《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導讀:人生中,不可能事事都能讓自己順心,多半是,煩心的事情更多,甚至有時還一件接一件。常言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如果總是遇到心煩意亂的時刻,該怎樣讓自己快樂起來呢?

《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有時候,我們會感到很孤獨,覺得身邊連一個說話的知心朋友都沒有。其實,這種時候,我們可以藉助書籍,與古人先賢交朋友,吸取他們的人生智慧。《菜根譚》,寫於明朝時期,作者為洪應明。他將不少的處世智慧,變成簡短有力的句子,即使是今人,仍能深受啟發。小編我也常常誦讀,在書中汲取營養。

《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他將不少的處世智慧,變成簡短有力的句子,即使是今人,仍能深受啟發。小編我也常常誦讀,在書中汲取營養。今天,與大家分享一段十分有感觸的句子。

《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世人只緣認得我字太真,故多種種嗜好、種種煩惱。前人云:“不復知有我,安知物為貴?”又云:“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浸?”真破的之言也。
《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卻又還說了:“如果能夠拋開‘我’,知道我們的身體等那些外在可以看見的東西,並不是能夠被自己掌控的,那麼,世界上就沒有煩惱,可以傷害到自己”。這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其實,我認為這段話中,古人的兩句話,就代表了兩種觀點。有人就認為“我”很重要,因為如果沒有自己的意識,如何感受外在的一切呢?而另一種觀點是,其實“我”也好,外在的一切也好,本質都是虛幻,如果太看重自我,便會產生諸多煩惱。基於這兩點,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在此與大家分享。

《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一、自卑時要忘掉卑微的自己

可能很多人在內心中,總有一種“我不配得到”或者是“不配擁有”的想法。尤其是,當遇到心儀對象,而對方各種外在條件均優於自己時,我們總習慣把自己放得好低好低。而且時常覺得,世界一切美好的事物,成功的人生,意外的驚喜,遇到條件好的對象,都與自己無緣。

《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而事實上,我們真的不如他人嗎?儘管某些先天條件並不夠好,但這並不能成為我們看輕自己的理由。為何我們會產生這些想法呢?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太過於在乎,那些外界對自己的評價。而往往,這其中的某些負面評價,就成了我們煩惱的根源。

《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很多時候,總覺得別人對自己有諸多想法,實際上,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得那麼重要。負面的評價,如果不那麼在意,他們就不會左右我們的心。

所以,在自卑時,要忘掉那個卑微的“我”,大家的靈魂都是彼此獨立與平等,何來優劣高低之分呢?

《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二、自滿時要忘掉得意的自己

雖說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順心如意,但有時,也確實會碰到成就感爆棚的時刻。也許是某個月的業績很出色,也許是參加了比賽贏得了寶貴的榮譽,也許是中了大獎等等。總之,在生活中,雖說不是經常碰到,但總還是有一些很開心得意的時刻。通常,像這種時候,自滿、得意、驕傲的情緒就會不請自來。

《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尤其是,我們喜歡將這些成就,到處宣揚。分享自己的喜悅,本不是壞事,但如果帶著一絲得意,一絲炫耀,那這種好事,有可能就會隱藏著變成壞事的風險。同樣的道理,還是因為我們太過於看重自己,覺得“我”的一切都很重要,所以才會如此這般。

《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為何好運總是不持久?因為我們很難不得意、不驕傲。往往在這種自滿的時刻,需要忘掉得意的自己,這樣,才會讓自己的成功之路,走得更穩、更遠。

《菜根譚》:心煩意亂時,想明白這一點,快樂不請自來!

所以,在很多個心煩意亂的時刻,其實只需要想明白這一點——不要把“我”看得太重,放下自我,便會趕走許多煩惱,讓快樂不請自來!

嗨,很高興在這裡遇見你,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與詩文會友一起,品讀國學經典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