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也难救场 7月新车销量跌至冰点

SUV也难救场 7月新车销量跌至冰点

如果把6月车市的下滑归咎于火爆的世界杯,那么7月的继续下跌原因似乎要复杂了许多。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今年1-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数据要稍高于去年同期的增速,但整体速度已回落到近年的低位水平。具体到月份来看,今年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56.7万台,不仅同比环比双双下滑,轿车、SUV以及MPV各个细分市场继续前月的下滑态势,在传统淡季里似乎有种“跌跌不休”的意味。

SUV也难救场 7月新车销量跌至冰点

在乘联会看来,7月新车零售增长乏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异常炎热的天气影响了车市人气,同时由于受美国贸易摩擦的影响,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了不少消费者信心;此外我国中西部楼市销量的较快增长,让消费者投入楼市力度加强,从而影响购车消费。

品牌

品牌销量上排名靠前的依然还是熟悉的面孔,只是座次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

从乘联会给出的7月品牌综合销量来看,一汽-大众终于在12个月后再次击败了长期屹立冠军的南方兄弟,夺得单月冠军。尽管高尔夫、捷达、A6L、Q5等车型都出现了下滑,但得益于在轿车前20名中占据5个席位,以及奥迪整体的微弱增长,一汽-大众仍然有一定优势。别忘了,它还有刚刚上市就在快速增长的T-ROC探歌,同时它和上汽大众下半年都有新的SUV车型等待亮相,竞争也势必更加激烈。

SUV也难救场 7月新车销量跌至冰点

身后的上汽通用虽然稳定,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也都有着不同程度增长,但主销车型英朗的一蹶不振仍然是品牌的一大隐忧,算不上火爆的昂科威、探界者SUV车型也将面对南北大众全新SUV车型更严峻的挑战。同样很稳定的吉利虽然依然有6款车型破万,两位数的增幅也领跑前十的所有品牌,不过主销车型博越销量跌破2万台,可能也与SUV热度下降、同类产品竞争加剧有关。好在轿车产品仍然强势,新加入的博瑞GE以及即将步入战场的缤瑞,都有可能成为吉利新的增长点。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领克02的加入,领克品牌也在7月首次突破单月销量万台。

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日产在前十名中的位置一直比较稳定,二者7月的增幅和销量也相差不大。身后是同比增长7.5%的一汽丰田,其6月末上市的奕泽首次计入销量就有超过2500台的成绩,未来仍然有大幅增长的可能。而东风本田、北京现代虽然排名有所提升,但整体销量较去年同期都有所下滑。

在此前曾进入前十名的品牌中,上汽7月虽然在总量上有些逊色,不过单月和今年累计的同比增幅,都超过了两位数,并且高于不少前十的自主和合资品牌。在轿车、SUV产品线已经十分丰富的情况下,荣威Marvel X以及名爵HS等车型也将相继入市,加上稳定的新能源产品,品牌回归前十只是时间问题。

相比之下,长安、长城以及长安福特则要失意得多。长安方面,除了逸动系列破万勉强还算稳定之外,CS系列的SUV车型以及一直未有较大起色的睿骋CC,都有不同程度的环比或同比下滑,没能给品牌足够的信心。新车尚有时日才能上市的长安福特,由于缺乏新产品的导入,一直未能让颓势得到改善。根据福特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长安福特销量33037辆,同比下滑43%,全线产品均有两位数的下滑,其中福克斯、蒙迪欧、翼虎等车型的降幅更是超过50%,恐怕新福克斯和新福睿斯即便马上到来,也很难迅速挽救下滑中的品牌。至于一直醉心于SUV的长城,唯一破万的哈弗H6下滑幅度也超过3成,WEY的两款车型也下滑至月均3千余台。尽管最近品牌最新推出了哈弗F系列的新车和VV6等产品,但“换汤不换药”的产品更新和只依靠SUV单条腿走路,已经让长城很难追上吉利、上汽等其它自主品牌的增长步伐。

轿车

数据显示,今年7月国内轿车共售出新车80.97万台,相较于6月下滑7.0%,对比去年同期小幅下跌3.8%,不过总体体量仍大于SUV市场。

SUV也难救场 7月新车销量跌至冰点

由于轩逸和朗逸的下滑,比前月多售3千多台的卡罗拉在7月登顶轿车销量榜首,不过由于目前新朗逸的终端优惠还未完全放开,卡罗拉和轩逸还能风光多久仍然是未知数。大众仍然占据了前十名中的一半席位,其中帕萨特的大涨最让人意外。如果说其去年同样的大起大落多由于阶段性的压库所致,那么今年或许是由于换代车款即将上市,现款在市场上凭借着较大的优惠能获得更多人青睐。

改款后已然成为国民车的自主轿车帝豪,在7月冲破2万大关,排名也有所上升,也依然是轿车前十名中的国产独苗。与卡罗拉同平台的雷凌在销量上虽然有些差距,不过作为这个级别的热门车型,同样能在前十名中占据一席之地。一直因为三缸争议而低迷的英朗,似乎还没有回过神来,虽然销量比前月增加了2千余台,但离回温尚有距离。同样面临窘境的福睿斯,继续下滑至刚刚突破1万台,想必福特也很希望全新福睿斯在8月底上市之后能够改善目前的局面。此外,前月还有2万台的韩系代表领动,在7月差点跌破万台关卡,毕竟在品牌力有限、同类型自主和合资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韩系想要靠轿车出头仍然不易。

中级车方面,帕萨特的“翻身”除了自身的增长之外,迈腾的小幅下滑也是一大原因。不知道随着下半年全新帕萨特换代,迈腾的压力是否会随之增加。紧随其后的凯美瑞相对来说销量比较稳定,路上见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想必产能已经得到足够释放。雅阁在前月突破1.4万台之后小有回落,没有继续增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受到机油门阴影的影响。余下的雪佛兰迈锐宝和日产天籁,都在8-9千台左右徘徊,其中后者最近刚刚曝光了全新换代车型的申报图,而曾与它们并驾齐驱的福特蒙迪欧则无法止住下滑颓势,7月仅千台入账;美系另外两个代表君威和君越的合计销量依然突破1万台。

豪华车部分,C级和E级双双破万,无疑奠定了奔驰目前在三驾马车中的地位;相比之下奥迪和宝马分别只有A4L和5系成为其轿车部分的强力支撑,而3系和A6L与前月的销量水平基本相当。凯迪拉克XTS和ATS-L的销量没有太多变化,整体也未能破万,捷豹XEL、沃尔沃S60L和英菲尼迪Q50L等二线豪华品牌的主销轿车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幅下滑。

在其它轿车中,新能源车型的表现较为突出。比如宝马5系新能源,7月销量1235台,相较于6月的三位数成绩有明显提升;上市不到三个月的吉利博瑞GE,两种混动车款合计有3684台的成绩,较前月继续提升;燃油车方面战斗力有限的奇瑞,凭借新能源车eQ的4千多台销量,也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SUV

曾试图赶超轿车的SUV市场,似乎迎来了红利消退期,在6月出现同比环比双下滑之后,7月依然未能止住低迷的态势。根据乘联会数据,7月国内SUV市场售出新车63.97万台,同比和环比下滑幅度均为6.9%。

SUV也难救场 7月新车销量跌至冰点

下滑中的卫冕冠军哈弗H6即将被刚刚推出入门车款的途观赶上,两者差距已经不到1千台;同样下滑的还有吉利博越,虽然稳定在第三名的席位,但月销量已减少至2万台以下。曾经赶超过H6的宝骏510,在6月的基础上继续下滑,而许久不见的传祺GS4,在6月新款上市之后,似乎随着性价比和产品力的增强而迎来了销量提升。除了它和别克昂科威、丰田RAV4之外,前十名中的其余车型全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也足以说明随着SUV市场越来越多新车和品牌的出现,激烈的竞争和逐渐饱和的市场,已经让此前热度居高不下的SUV市场开始降温。在这样的环境下,诸如长城等一心只靠SUV追逐利润的品牌可能真的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产品战略了。

6月才恢复过万的CR-V还没有坐稳,7月销量又跌至6803台,看来机油门事件仍然在持续发酵。同样状况的还有奇骏,或许是由于车型一直未换代,而日系对手如CR-V、RAV4等相继迎来改款换代,淡季的消费者处在持币待购的观望状态,其销量也从6月的近2万销量腰斩至7月的8千余台。相比之下,韩系SUV的代表起亚智跑在换新之后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稳定在9千多台的成绩也让其在一众下滑的SUV车型中坚守在排行靠前的位置。

豪华SUV中,奔驰GLC成为唯一破万的车型,而Q5在新款上市、老款同堂销售的前提下似乎仍没有完全释放出全新Q5L的潜能,增长空间有待观察,此外Q2L申报图也已曝光,距离上市的日子已经不远。尽管宝马的X1仍然不温不火,但刚上市不久的国产X3在7月已有3827台入账,未来仍有快速增长的可能。

在其它关注度较高的SUV中,同期推出的“双胞胎兄弟”丰田奕泽和C-HR却没有享受到相同的命运,前者2538的单月销量比起后者的151来说可谓是“吊打”。意在成为斯柯达入门SUV的柯米克,4335辆的成绩也要优于销量只有它一半的“师兄”柯珞克。在柯米克身前不远的,是7月底才刚上市的大众T-ROC探歌,这台还没上市就有四位数销量的入门级SUV,7月销量已翻番,达到4641台,以这样的趋势来看破万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而眼见着领克越走越高,长城的自主高端品牌WEY则陷入低迷,主销的VV5、VV7都只有三千多台销量,VV7已经落后上市不久的领克02。

MPV

在没有那么复杂的MPV市场,7月国内售出新车11.75万台,同比和环比下滑幅度在三个细分市场中最大,分别为8.3%和9.1%。

SUV也难救场 7月新车销量跌至冰点

尽管冠军依然是五菱宏光,但相比6月和去年同期,销量已下滑不少,优势不再明显。有着不输大哥宝骏730空间的宝骏360,凭借更实惠的价格和更高的性价比抢去了更多市场,排名提升的同时或许也会让宝骏心情复杂。而比亚迪宋MAX相比前两月销量出现一定下滑,不知道是否受到自家全新一代唐的冲击。

合资部分,别克两款主力MPV车型GL8以及GL6销量都相对稳定,奥德赛的销量相对前月也大幅增长94%,而艾力绅和途安则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过从排名和体量上看还算相对稳定。

整体来看,别克GL8、宋MAX等符合市场消费趋势的车型销量依然比较稳定,而五菱宏光的下滑和宝骏的大幅波动则说明在需求并不算旺盛的MPV市场,产品的洗牌和淘汰速度要比轿车、SUV市场快得多,这个市场主流车型的产品力需要更快更新。

小结

淡季、楼市、油价、政策等多方面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国内的整体车市,对于刚需人群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而对于那些观望者来说,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甚至阻止他们的成交。

文 | 辜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