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援疆路,一生胡楊情

三年援疆路,一生胡楊情

美好時光總匆匆,轉眼又是十年功。十年前盛夏,經自願與選拔,我光榮入列湖北第四批援疆幹部工作隊,作為臨時黨委副書記,協助領隊張家勝書記服務管理援疆幹部,同時擔任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圓滿完成三年援疆任務後,我又服從組織安排,在“湖北的新疆”神農架林區任職四載有餘。

只為那醇厚人文與獨特自然,從祖國西部到湖北西部,新疆也好,神農架也罷,我切身感受到了另一番真善美。西部於我,都是故鄉,都有化不開的莫逆之緣。援疆三年的許多人和事、知與行、樂與愁、聚與散不時浮現……尤其是胡楊,這個新疆故鄉獨特的生態元素,和新疆博州以及神農架的幹群一樣,已融入我生命的要素,構成我信念的因子,給我滋養,助我堅強。

感悟胡楊,致力歷練涵養

胡楊是典型的“磨難樹”“抗爭樹”,能在烈日下昂首、在嚴寒中傲立、在酷域裡堅挺、在絕境內生存。援疆三年,我慢慢走近、漸漸瞭解、細細體悟,終於心敬神會。胡楊讓我如此喜歡、鍾愛、禮讚直至崇拜,不止於攝影師眼中的絢爛,也不只畫家筆下的奇絕,更有經年累月、聞香品茗般用心捕捉到的風骨之美。在我看來,一批又一批援疆幹部,和一代又一代新疆的拓荒者建設者、神農架的開發者保護者一樣,都是深深植根在祖國大地上一棵棵、一片片無怨無悔、不屈不饒的胡楊。

回望來路,援疆開啟全新人生航程。當年誓師場面歷歷在目,省領導勉勵壯行言猶在耳。省委組織部翟天山部長萬里相送,自治區韓勇部長和全國援疆幹部總領隊張明平部長盛情相迎。在蒙古民族東歸西遷的愛國之地,悠揚的草原民歌、聖潔的哈達、神秘的敖包和甘甜的美酒,讓我們瞬間“加盟入夥”正式成為新疆人。從此,我們把新疆作為“第二故鄉”,把博州幹群作為親人,126位隊友也凝結成了兄弟姊妹。大家牢記使命、真情融入,以打工仔心態對待待遇、以主人公姿態對待工作,有的過度勞累病倒在工作崗位,有的失去親人未能盡孝床前,有的如鴻雁孜孜不倦於萬里征途,有的援疆期滿後主動申請留疆再援,大家用千個日夜的真情大愛,譜寫了一曲曲塞外團結樂章,架起了一座座鄂疆連心橋樑。經歷了援疆,似乎再沒有什麼艱苦不能忍受,再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再沒有什麼壓力不能承受,再沒有什麼責任不能擔當!

三年援疆路,一生胡楊情

感悟胡楊,勇於作為擔當

胡楊被譽為“英雄樹”“精神樹”,其卓越生命力無樹可匹,是大西北人心中圖騰。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千年鑄就胡楊魂。胡楊也是名副其實的“包容樹”“團結樹”,惡劣生態下抱團互助,固木成林,大漠展奇觀,戈壁競風流。

不到新疆,不知祖國之遼闊;不到新疆,也不知疆情之複雜。歷經新疆一系列暴恐事件考驗洗禮,才能從內心理解團結穩定是中華民族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生命線。身臨其境、親歷其事,才會對國情區情有更深刻領會把握。我有幸見過阿克蘇農民為侯長安書記寄送的手工版畫《我們的好書記》,侯書記離疆多年,當地群眾仍把他牢記心間。只有在援疆之後,才能體會這中間飽含多少心血汗水、作為擔當!每每想起,心頭就不由閃現風骨傲立的胡楊,油然而生見賢思齊的嚮往。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我們不會忘記,“7·5事件”後,省領導十分關切憂心我們人身安全。身處千里之外、危難關頭,我們沒有選擇逃避、退縮,而是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義無反顧地與新疆各族幹群拉手並肩,共同防範打擊三股勢力,以實際行動夯實群眾基礎、應對社會輿論。援疆隊伍具有來源多地、身份多類、個性多樣、駐地多點、需求多面、思想多元等諸多特點,服務管理工作對於領隊張書記和我是極大考驗,我們樹牢“以服務實現管理、以成果體現價值”理念,堅決摒棄臨時鬆散觀念,穩步推行以分隊為基礎的目標責任制,嘗試“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管理,探索多方聯動共管機制,達到管理有詳規、考核有細則、工作有目標、完成有措施、生活有關愛、思想有交心、業餘有活動、技能有提升,得到了鄂疆組織部充分肯定,還被兄弟省市援疆援藏工作隊學習借鑑推廣。隊伍建設成效直接轉化為援疆工作業績:人才智力援疆成為湖北特色,全新模式援建的華師一附中博州分校成為全國援疆品牌,得到中央肯定。“看病找湖北大夫、上學找湖北教師”成為博州人的習慣選擇。自治區努爾主席高度評價:“湖北援疆幹部在博州人民心中樹起了一座豐碑!”

三年援疆路,一生胡楊情

感悟胡楊,盡心感恩報償

胡楊還是執著一念、感天動地的“感恩樹”“鍾情樹”。如果把荒漠戈壁比作大地母親,胡楊就是當之無愧的赤誠孝子,從不嫌棄母親的貧瘠和匱乏,虔誠堅守,不忘初心,相依為命,不離不棄,至死心甘情願。

三年援疆,西部強烈紫外線為我的膚色刷上了一層古銅,常有人笑侃我就是“新疆人”。四年神農架,自加壓力爭先創優的責任,又把我的鬢髮妝扮得星星點點。很多領導同事關愛我心疼我。我由衷感激他們,同時也真誠告訴他們:在新疆、在神農架,為了屯墾戍邊和保護開發,無數先輩“奉獻青春獻終生,奉獻終生獻子孫”,和他們相比,我的區區付出羞於啟齒、不值一提……離家別妻七年,也許吃過點滴苦,但鄂疆兩地組織卻給了我很多鼓勵和榮譽。我得到過“優秀援疆幹部”、省黨代會代表、省政協委員的殊榮,援疆期間留下的《兩鄉情緣》《三年思索》小集子,還有幸得到過新疆努爾主席親筆批示讚譽。

回首過往,無限感恩:感恩中央英明決策陽光普照!感恩邊疆為內地發展的奉獻!感恩125位援疆隊友同舟共濟風雨兼程!感恩妻女親人寬容體諒支持犧牲!我當生如胡楊,做真君子、偉丈夫,滴水之恩、報以湧泉,無愧頂天立地、有情有義的故鄉胡楊。(文/餘軍)

餘軍,現為湖北省直機關幹部,援疆期間任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黨委組織部副部長,湖北第四批援疆幹部工作隊臨時黨委副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