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稿」十八路诸侯23:残暴异常的董卓在汝南袁家面前的克制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与生俱来的性格,是很难用常理解释清楚的。已经是东汉朝局掌控者的董卓,就带着他一贯的凶横残暴的脾气,成了东汉的国相——东汉历史上的第一任国相。董卓的性格不但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东汉王朝的命运。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23:残暴异常的董卓在汝南袁家面前的克制

图1、意气风发的董卓(《董卓进京》)

性格是个中性的东西,好性格也好,坏性格也好,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性格会发挥不同的效力。董卓能够从东汉边境的一个农家子弟,成为东汉平定羌乱主力军的将领,相信凶横残暴的脾气一定帮了他不少。这样的脾气,让他震慑部下,让他扬名军营,让他打仗却敌,让他步步高升。但也正是这样的脾气,将让他身首异处。性格这把双刃剑,能成就你董卓,也一样能毁灭你董卓。

此时,残暴的董卓掌控着东汉的兵权、政权、财权,一时间董卓有了从来没人有过的话语权。而得意便张狂的董卓,也完全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和来往的人说:“我这面相,是至贵无上的面相。”有一次,侍御史扰龙宗有事向董卓禀报,进去的时候忘了解下佩剑。董卓当场击杀扰龙宗。事情传出来,让所有的人唏嘘不已。这一事件,也让更多人的对董卓的残暴有了直接的认知。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23:残暴异常的董卓在汝南袁家面前的克制

图2、放纵士兵抢劫(《董卓进京》)

洛阳是京城,世家大族、皇族集中于此,自然也是天下财富集中的地方。董卓带着一直在西北边苦穷寒打仗的军队进京,一看到如此花花世界,自然免不了有士兵抢劫的事情发生。加上董卓一贯的带兵方式,和士兵同富贵、共生死的策略,面对士兵的抢劫自然不会禁止。于是就有了,董卓带来的西凉士兵在洛阳京城里,挨家挨户抢劫财物的事情。董卓这样一弄,搞的整个京城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居住在洛阳的世家大族,免不了财物受损,对于完全不讲道理的董卓,这些人可以忍一时,但心中的怨气可想而知。董卓一方面在拼命的拉拢士人,但另一方面又在这些事情上伤害士族。结果只能是,表面上的拉拢面对更多的回绝,而实质上的抵抗会越来越多。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23:残暴异常的董卓在汝南袁家面前的克制

图3、阳城劫掠(《董卓进京》)

董卓军队所做的最残暴的一件事,发生在阳城。董卓军队到阳城的时候,人们真正庙宇前集会。军队将集会的人们全部杀死,讲所抢劫的财物和妇女全部装在车上,把人头挂在车辕上。然后,军队唱着小调哼着歌,高高兴兴的回京城去。完全一副打了胜仗的样子。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京城附近,可以想见传播速度会有多快,董卓的恶名随之也传播了出去。

手上的士兵没怎么见过世面,董卓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给何太后下葬的时候,董卓乘机挖开汉灵帝刘宏的陵墓,把陵墓里的宝藏抢劫一空。相比之下,其他的如奸污公主,霸占宫女,公报私仇等都不值一提。在很多场合里,董卓确实是一副军阀相,和民国时候的军阀所做的事没啥差别。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23:残暴异常的董卓在汝南袁家面前的克制

图4、劫掠之后满载而归(《董卓进京》)

除此之外,董卓还干了一件,影响更为广泛的事情——滥发货币。董卓收集洛阳、长安所有的铜,包括秦始皇时候所铸造的铜人、铜马等等,导致钱不值钱,物价飞涨,一石谷要数万钱。而且董卓铸造的钱,没有轮廓花纹,人们用起来极不方便。就这样,民间开始将董卓的残暴和曾经收天下兵器铸造铜人铜马的秦始皇比较。碰巧,民间传说秦始皇是在临兆看到的长人,才铸造的铜人。而董卓是恰巧是临兆人,如今正好毁掉他们。虽然一个铸造,一个毁坏,但让老百姓体会到的是一样的残暴。

残暴的董卓已经不可避免的让自己的残暴被天下人知道了,传播的力量董卓这一会还没体会到。但对于世家大族,董卓心中的顾忌依然还在。看一看董卓是怎么处理不同意他废立皇帝,而且公然辞职不干的袁绍的,你就能明白即便残暴如董卓也一样得妥协。史书上说,董卓本来是想通缉逃亡冀州的袁绍。但在武威人周毖、汝南人伍琼的劝说下,董卓不但没有通缉袁绍,反而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还给袁绍封了邟乡侯。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23:残暴异常的董卓在汝南袁家面前的克制

图5、睡在宫中的董卓(《董卓进京》)

先看看周毖、伍琼是如何对董卓说的。周毖、伍琼劝董卓道:“废立皇帝的大事,是一般人不敢想的。袁绍当然不能像董卓你一样看得清局势,识大体,如今带着恐慌惧怕逃跑,并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如果现在通缉袁绍,他势必奋起反抗,反而使形势更加对立。袁家四世深受皇恩,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如果袁绍这个时候召集天下群雄,想必很多人追随。如果那样的话,东边可就不是明公你能控制得了的。还不如开恩赦免袁绍无罪,然后再封他一个郡守。袁绍一看自己罪被赦了,自然祸患就解除了。”

表面上看这两人的建议没啥问题,董卓也深以为然。可正是这个建议,给了本无官无职的袁绍一个官方的、两千石郡守的职位,让袁绍有资格被推举为反董的领袖。为什么这么好的一个建议,最后却害了董卓呢?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23:残暴异常的董卓在汝南袁家面前的克制

图6、弃官的袁绍不但没被通缉反而被封侯(《董卓进京》)

还要回到董卓和袁家的关系上来。董卓是袁家的门客出身,董卓也是袁绍叫到京城来的。在心里上,袁绍是看不起董卓的,而董卓却一直把袁家当回事。直到这一会,董卓依然忌惮袁家的力量。表面上看,是这二位,其中伍琼还是袁家的汝南老乡,劝通了董卓。但实际上,是董卓依然想和袁家和好。董卓到现在都没有做好和袁家决裂的准备。

而再看袁绍,名冠京城的大公子哥,被你一个西北佬董卓现在弄得到处跑,你给我一个官职,我就能买你账?想的也太简单了吧,我袁绍缺这个啊?想弄个郡守当,对我袁绍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你封我,是不是,怕我了?还是忌惮我们袁家吧?既然忌惮了,那就接着来,你怕什么,我就干什么。带着这样的心理,袁绍在董卓封他的地方起兵是迟早的事。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23:残暴异常的董卓在汝南袁家面前的克制

图7、董卓和袁家的关系没这么简单(《董卓进京》)

董卓不但封了袁绍当勃海太守,同时还任命了袁家的另外一个公子哥袁术为后将军,讨好袁家的意思可见一斑。可这一会,不但袁绍不会买你账,袁术一样不会。董卓你在京城干的这些事,是让天下人公愤的,我袁家能和你坐一条船上。袁术一样在董卓给他升官之后,逃出了京城,去了南阳。

董卓任命之前的典军校尉曹操为骁骑校尉,不算升官,但最起码董卓是示意了要拉拢你的意思。可一代枭雄曹操,面对这样的机会,会怎么反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