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打哭多少人?姚明改革获阶段性胜利

“中国红”打哭多少人?姚明改革获阶段性胜利

“中国红”逆转伊朗队28分,这场球差点把我看哭了。

整整三年没有这种感觉,上一次是在长沙,在“宫家军”亚锦赛夺冠的时候,全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犹然在耳。

如果说宫鲁鸣是把中国男篮从泥淖中拉了起来,那么姚明是把中国男篮扶了上去。现在的“中国红”,只是半支国家队,没有易建联,没有郭艾伦,它是姚明为明年世界杯准备的半个产品,更是姚明为中国男篮未来做的一次冒险的实验。

看人挑担不吃力。在亚运会的金牌价值大不如前的情况下,你可以说姚明这次押注让李楠和杜锋各担一队,分别试验两支国家队,一蓝一红,是在没有金牌压力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然而真正经过会战式大赛的人都知道,一旦到了决战赛场,亚运会收官之日,举国瞩目,“中国红”能不能打败伊朗队,决定着赛后的舆论氛围。

“中国红”打哭多少人?姚明改革获阶段性胜利

李楠早就预料到了这种压力,他临行提醒队员们,这亚运会是会战式比赛,与平常的比赛不一样。决赛过程跌宕起伏,第一节“中国红”落后7分,第二节一度落后达16分,王哲林、周琦、赵睿,这些在前面比赛打得不错的球员都成了口诛笔伐的目标。而在决赛之前,由于方硕三分球19投仅有4中,更是淹没于口水之中。

逆转击败伊朗队的意义何在?我在决赛前写《又见哈达迪,“中国红”不怕!》当中指出了:这场决赛,对伊朗太重要,对我们也重要。伊朗是为了锦标,振奋民心;我们不是,我们是为姚明,为他的改革能一帆风顺。

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态。仅就比赛而言,不应该有压力,不怕没金牌,但我们应该预料到如果输球,中国男篮接下来会陷入一种混沌的舆论空间,年轻人会自我怀疑,球星压力大增。

为什么要分两支国家队?姚明的本意不是让李楠和杜锋竞争,从他们俩上任之初遇到的口水就知道了。真正的目的是给年轻球员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我们的CBA被外援把持,年轻人机会太少了。决赛中独得20分的阿不都沙拉木,去年夏天“中国红”集训已经崭露头角,但接下来的CBA赛季他的出场时间不足20分钟,平均得分不到7分。我问过阿不,为什么不能像在红队时那样打球?他只怪自己发挥得不好。

“中国红”打哭多少人?姚明改革获阶段性胜利

好在有国家队的机会,那么多年轻人上场了。顶着黑子们猛烈的口水狂潮,方硕11中6,进了3个三分,拿下16分;赵睿5投全中,进了2个三分,得了16分还助攻6次;而阿不打了不到24分钟,11中7拿了20分,进了4个三分球,还抢下6个篮板。

我们历年亚运会,由于体育总局的锦标主义政策,让国家队的组成没有悬念,一直在“老的不想打,小的打不上”的怪圈里打转。这样的传统也让球迷习惯了亚运会必须夺金,不管国家队处于什么阶段,是该乘胜前进呢,还是吐故纳新。想想上届仁川亚运会吧,宫鲁鸣是带着拨乱反正的方针去的,没有进入前四,宫指导是背着天大的黑锅回来的。

由此可想姚明的不易,李楠和杜锋的不易。他从来没有说,2019年世界杯的主帅由两人竞争产生,李楠和杜锋却义无反顾。他们在做的事,明明已经超越了2019年世界杯的备战,却要为每一场比赛、哪怕是热身赛的失利背锅。

但李楠和杜锋都是好样的,从指挥各自的球队第一场输球开始,他们就没有考虑过后路。各带半支国家队,打世预赛、打亚运会,赢了是中国男篮赢,输了是教练扛。在他们的感召下,队员们没有因为各自发挥的起伏,而改变决战时的心态。

“中国红”打哭多少人?姚明改革获阶段性胜利

“中国红”一路打到决赛,除了对菲律宾一战,其他比赛关注的人并不多。我很讨厌现在太多的“一场论”,到决赛又变成“一节论”。方硕明明在联赛已经证明自己敢投三分也很准,却因为前几战手感不好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其实,他除了上赛季真正在首钢挑大梁,季后赛对辽宁有过出色的表演,打过几场这样的比赛?王哲林在前几场很好地完成了李楠的“双塔”任务,却因为第一节对哈达迪落入下风而被质疑怎样进的国家队,其实,第三节发飙已经不是大王的第一次。而赵睿在联赛中已经为青黄不接的广东队做出过巨大贡献,首战菲律宾更是“准绝杀”成功,却因为决赛首节两次失误而被喷死。

我喜欢和球迷在社交媒体上互动,但这次亚运会再一次为评论险恶而寒心。姚明派出的红蓝两队,是在新老交替时劈成两半的国家队,这一年多来,两次夏季比赛高峰,我花了很多力气表达这样的观点:给他们时间,不要轻易下结论,上下同心,支持姚明,支持李楠和杜锋,支持中国篮球这史无前例的改革。但在新媒体时代,真的力不从心。

李楠在决赛的表现并非偶然,他为这场比赛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双塔”首发、阿不轮换的内线方案,在亚运会从头用到尾,并没有因为菲律宾、中国台北打小球而改变,目标就是针对伊朗。你甚至可以说他准备了“秘密武器”——董瀚麟,他虽然没有得分,但作为“车轮战”对付哈达迪的第三中锋,在仅有的5分钟时间内防守表现出色,为周琦、王哲林争取了足够的休息时间。

“中国红”打哭多少人?姚明改革获阶段性胜利

哈达迪、巴赫拉米都是在CBA中延续了自己的运动状态,决赛前我甚至说他们的年龄加起来可能已经超过70岁了。CBA的教练都知道打哈达迪要用车轮战,如果说“亚外政策”尚有一点好处的话,那就是让大家都知道他的体能至少是35岁以上级别。因此才有了李楠的“车轮战法”,以及大家在落后时不急不躁的心态。

第一节打得不好,虽然有周琦劈扣哈达迪,但全队失误6-0,前场篮板1-4,三分线以内伊朗队19中9,我们才9中6,这是要崩溃的节奏。这次亚运会的转播非常残酷,教练在暂停时的讲话全都播出去了,李楠要求大家突破时坚决,动作简练,然后在第二节全都体现出来。这证明了红队平时的训练效果,队员的执行能力。一支篮球队,最宝贵的就是教练的意图得到充分的贯彻,这样教练在赛后才可以问心无愧地承担责任。

“中国红”最厉害之处是板凳深度,这体现教练对球队的设计。从“双塔”到4号位轮换成阿不都沙拉木,“中国红”由大阵容变成较小的阵容,上一战对印尼比较低调的阿不连得6分,追成30-38。 这就是我决赛前写文章说的“‘X因素’是阿不都沙拉木,他决定着‘中国红’的板凳深度”。

李楠对轮换阵容动足了脑筋,抓住了哈达迪体能的弱点,让周琦玩“田忌赛马”,第二节最后5分钟狂打伊朗的替补中锋,不仅夺回了篮板优势,而且有三分反击,连续造对手篮下犯规。而阿不在10分钟里面得了11分,成为比赛逆转的最大功臣。

“中国红”打哭多少人?姚明改革获阶段性胜利

四川队最了解哈达迪,如果一场比赛他打36分钟,一定是不得已而为之。从决赛看,哈达迪依然是亚洲第一中锋,当年那个让易建联都头疼的人。但年岁不饶人,号称33岁的哈达迪如果不是有很多走步没有吹,也不可能拿下27分和10个篮板。这场比赛变成了非常传统的内线角力,所以指责王哲林的人应该道歉。如果不是他在第三节坚决贯彻李楠的指令,与哈达迪强硬一对一,“中国红”的逆转不可能持续。

“中国红”在下半场再也没有让伊朗队后卫轻易突入内线,他们坚决不包夹哈达迪,这期间王哲林、周琦、方硕都立下大功,前两位勇敢一顶一,方硕则是在换防后以小防大。出色的防守让“中国红”有了大量反击机会,周琦又进了3个三分球,还有赵睿的“打三分”。他们在第四节那次防成24秒非常关键,当时只领先2分。

最后5分钟更是精华部分,李楠用的是周琦、阿不、小丁、方硕和赵睿,除了周琦和小丁,没有人打过这个级别的国际大赛。谁是核心呢?这不是原来的国家队,大家可以指望阿联,这不是火箭队,可以指望哈登或保罗。“中国红”只是半支国家队,核心在每个人的内心。

“中国红”打哭多少人?姚明改革获阶段性胜利

伊朗队就像过去的中国男篮,为了“为国争光”不管什么比赛都是倾巢而出,所以他们的更新换代没有那么快。“中国红”抓的就是他们的主将年龄老化,打不了40分钟。在持久战中,“中国红”的篮板球逆转超过了伊朗队,这是伊朗队在亚运会上第一次篮板球不如对手。而此前一直低迷的三分球,“中国红”22中13,罚球17中13也弥补了之前的短板。

这是李楠战略的胜利,更是姚明大胆创新的胜利。我们胜在年轻,人多,不服,更胜在思维上先进一步。

这场比赛在中国男篮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改变了几十年来惯有的思维,为接下来更多的改革措施铺平了道路。

今后,谁还要用锦标主义的观念固步自封,阻碍改革,这场比赛的全体将士随时对他狠狠打脸。

阅读苏群更多篮球文章

请关注公众号“苏群”(suqunbasketba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