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被骗,警惕网络黑灰产业链

近日,全国首例电商平台诉“刷手”案宣判,淘宝请求刷手赔偿1元胜诉。

互联网经济时代,线上销售面对全国消费者利润可观,各电商平台的销售者为开拓市场,除采取平台自营付费广告、提高排名位次等方式展开经营外,有一部分商家店铺则采取见效更快但不合规的虚假“刷单”手段来提高自己产品的销售量与好评率。

“刷手”被骗,警惕网络黑灰产业链

何为“刷单”?即买家假意购买产品,在交易平台付款,完成交易后,卖家将款项通过网络转账等方式全额返还给买家,从而以虚假交易的形式增加产品的销量,提高卖家商品的排名和信誉度,误导其他购买者。

有“市场”就有需求,存在刷单现象,自然就有刷手,而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这个“市场”展开违法犯罪活动。

近日警方接到不少报案称“刷单”被骗,受害人大多是大学生。因为“刷单”低投入高回报的诱惑,不少大学生利用暑期兼职“刷单”打工挣钱,不料却陷入犯罪分子铺就的陷阱中。

“刷手”被骗,警惕网络黑灰产业链

这些大学生大多是如何被骗的呢?

他们大多是想利用假期做兼职,加入譬如“正能墙返利”等的兼职群,群内人士会发送一些诸如“刷单可赚钱,一单返10%或一单30元”、“现金返利,充值按比例返现”等的信息,有意向者添加相关人士的个人微信或QQ详聊。一般对方会承诺只要根据指示拍下指定商品,付款后截图发给相关人员,就会把本金和报酬返还给“刷单人”。

第一次刷单,犯罪分子往往会马上就将本金和佣金通过微信转款或支付宝转款返还给受害大学生。而后,受害大学生便会失去戒心,多次在网上按照犯罪分子的指示多次进行刷单,或者听信犯罪分子所述千元以内的“返利名额”没有了,只能再多交点钱以争取更高数额内的“返利名额”,而缺乏警惕心的部分受害者就会不断给犯罪分子转款,最终在犯罪分子迟迟不肯返款并将受害人拉黑的时候,这些受害大学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目前,“刷单”这种黑产业链,不仅污染电商平台的决策数据,也会对消费者产生严重误导。对于实施了破坏电商平台信誉排名机制,严重危害互联网经济秩序的“组织刷单炒信”行为的组织者可能触犯非法经营罪。而利用“刷单”这种黑产业链进行诈骗的犯罪分子,更是黑上加黑。

利用“刷单”进行诈骗的犯罪分子往往分工明确,自成体系,“高薪返点”的诈骗套路设计的十分隐蔽。在其内部有专门负责推送招聘广告的,有专门负责实施诈骗的。而用来实施诈骗的诸如QQ号、微信号、手机号、支付宝账号、银行卡账号等联系和付款工具大多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上一些产业链上购买来的。犯罪分子为了降低受害人的警惕心,提高可信度,往往在受害人付完钱后,私下与提供方进行结账,高额提成,快速提现。

“刷手”被骗,警惕网络黑灰产业链

当下,在各行各业热烈拥抱互联网,形成各种“互联网+”模式后,犯罪也逐渐“互联网+”,网络犯罪已成为第一大犯罪类型,由于网络犯罪门槛和成本较低,未来绝大多数犯罪都可能借助网络实施。

但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和目前对网络犯罪行为追溯能力的有限性,对网络黑灰产业链的打击处于攻坚期,在国家提供公权力予以规范和救济时,受害方也应提高警惕心,尽量避免落入犯罪分子制造的陷阱,若不慎落入陷阱,则案发前后都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1、案发前提高警惕,收集并固定好证据,每一步都截好图、保留通话联系记录等并保留原始证据;

2、案发后及时报警,事态不紧急涉案金额较少,可登陆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主要针对虚假网站的举报)或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可直接拨打热线12377),举报后会有网警受理。事态紧急涉案金额较大可以直接拨打110并说明情况,会有网络警察受理报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