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翁子不投资不修行,挥霍尽十六亿家财,流落街头,靠乞食度日

大富翁子不投资不修行,挥霍尽十六亿家财,流落街头,靠乞食度日

唯默

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

如池边老鹭,无鱼而萎灭。

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

卧如破折弓,悲叹于过去。

──【第155, 156 颂】《南传法句经》

这两偈法句是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为一位大富翁的儿子说的:

在波罗奈国有一个拥有八亿财产的大富翁家里,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家中太富有了,举凡吃的、穿的……,无一不是最上等的,这婴孩简直成了天之骄子。孩子渐渐长大,他的父母说道:“我们家有太多的财产,几辈子花不完;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因为赚钱而尝到一丝一毫的苦,作我们的儿子不必那么累,他不需要工作。”于是他们鼓励儿子去学跳舞、唱歌,寻欢作乐,每天快快乐乐的过日子,生活无忧无虑。

儿子在城里结识了一个跟他们的家同样有钱的富豪之女,她的父母也是因为家里太富有了,将她捧为掌上明珠,教她整天唱歌、跳舞,快乐的过日子,没有其他困苦的事让她担忧。于是这一对不知天高地厚,真正“不识愁滋味”的青年男女,不久就结婚了。后来他们的父母相继过世,两家的财产加起来有十六亿之多,可是他们不懂得布施济贫,广结善缘。他们想攀龙附凤,结交显贵,于是夫妻俩计画着去拜谒波罗奈国王。

城里有一群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混混,也正计画着如何让富翁的儿子免费请他们天天喝酒。他们私下商议道:“如果富翁的儿子也会喝酒,我们就可以邀他一起喝酒,我们就不用花钱了。但要如何引他来喝酒呢?”

这一天,他们得知富翁的儿子去拜见国王,他们就准备了一些上好的酒和腌好的肉串,在路边一边喝酒一边烤肉吃。等富翁的儿子拜见国王回来经过,这群混混就蜂拥而上,围绕着富翁的儿子醉言醉语的大献殷勤:

“祝我们伟大的富豪之子长命百岁,永远快乐!”富翁的儿子听了很高兴,问他的仆人道:“他们到底喝了什么东西?”“噢!主人,他们喝的是‘生命之泉’,这东西很少人能喝得到的。”“这样吗?‘生命之泉’?

我也想喝一点!”

大富翁的儿子就这样开始学会了喝酒,这群混混如愿以偿的接近富翁的儿子,整天围绕着他,阿谀他、赞美他、逢迎他。富翁的儿子心花怒放,带他们到酒家喝最醇的酒,选最美的女人陪酒,一掷万金,毫不吝惜。

他身边的混混越来越多,不到几年就把他继承自父母的八亿财产花光了。

此时年近半百的富豪之子已然挥霍成性,不知反省、节制,仍然对着簇拥他的混混们说:“不要担心,尽量享受,我太太还有八亿。”渐渐的,太太的八亿财产也被他花光了,继而变卖田地、珠宝……。

大富翁的儿子渐渐老了,最后,他们把家也卖了,一贫如洗。昔日的酒肉混混一时都销声匿迹、成鸟兽散了,他与太太只好到别人家的屋檐下寄宿,两人拿着一个骷髅的钵到处乞食,吃人家的剩菜剩饭,甚至到垃圾堆里找食物吃。

有一天,他们流浪到一间寺院附近,捡别人吃剩丢弃的食物。佛陀看了不禁莞尔一笑,阿难请问佛陀因何而笑,世尊说道:“阿难:你看!这个城里最有钱的大富翁的儿子,他把十六亿财产花完,现在带着太太到处乞食。如果他在生命的第一步刚踏出时,将那些钱用来投资,他会是波罗奈城首屈一指的富豪;如果他在年轻时出家修行,他会证阿罗汉果,他的太太会证阿那含果。如果他中年时投资,他会成为波罗奈城第二等的富翁;出家修行则会证阿那含果,他太太会证二果斯陀含。如果他晚年投资,他会是波罗奈城第三大富翁;出家修行则会证二果斯陀含,他太太证初果须陀洹。如今他们把家里的财产都挥霍光了,沙门的果位也没有了,此刻他们的情况就像老迈的白鹭鸶,站在晒干的水池边找不到鱼吃,只有悔恨莫及了。”佛陀因此又说偈言:“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如池边老鹭,无鱼而萎灭。”“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卧如破折弓,悲叹于过去。”

众中很多人听佛陀说偈完了后,都证得二果斯陀含。

准提法门—招财、开运、增福最殊胜;药师法门—求官位、求富饶、求男女,现世成就不可思议。药师寺住持传授,高僧加持,圆满心愿!结善缘,4189387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