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古村求助 28個董事長進山「點石成金」

一个古村求助 28个董事长进山“点石成金”

恬靜的古村渴求富裕。

浙江在線9月2日訊(記者 鮑亞飛 通訊員 徐國強)從靠海的杭州到大山裡的淳安姜家,開車要將近3小時,翻過不遠處的大山連嶺,那一邊就是安徽。

姜家鎮,有點偏,但這裡大部分村莊有些“老”,能見之處的水“有點甜”。

“甜頭”,在最近這半年來得非常直接,當然不只有水的味道,還有各個古村裡村民的生活——自從28個公司的董事長集體進村後,山鄉的面貌正在發生從表及裡的變化……

古村裡讓人糾結的

“古溪之閒”

姜家鎮下玉泉村是一個有著數百年曆史的山區古村莊。村中一條小溪蜿蜒而過,穿亭映樹進入千島湖。有山有水才有靈氣,但這裡的水卻一度讓村子裡的人十分糾結。

“村裡的小溪有4公里長,二三十米寬,漲水見魚,水退見蛙。”今年90歲的汪撿前老人說,他喝著這一溪水長大,見證了小溪從清至渾再復清的過程。“總體來說是十多年前,小溪裡的垃圾眼見著多起來,偶爾有人去撿拾,但不能解決問題;三五年前集中治理,汙水垃圾基本都‘管’起來了,水也好了,但沒有魚。”他覺得一條溪沒有魚就沒有生命,很可惜。“環境是好的,水也是清的,但就是閒著沒用。”

很多村民的看法和汪撿前老人一樣糾結:能不能讓小溪更“活”一些?

時間到了今年6月。

洪旭光是杭州旭光照明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土生土長的下玉泉村人,聽到同村人的糾結,他決定承包這條小溪,不僅養石斑魚,還請了專人維護水體,魚養大了賣錢,賣的錢還能為村裡集體經濟創收。

初始,村民有些不解,小小一條溪能養幾條魚?能給村裡多少錢?

洪旭光卻覺得,只要是水清、村美的好事,就值得做。他和村裡簽了協議:每年交給村集體費用3萬元!

僅僅幾個月後,再去看,河道有專人在看護,垃圾有專人在清理;水裡的魚已經成群,大的已經長成圓珠筆長。

“坐在這裡可比空調房裡舒服,看得到水,見得到魚,吹得到山風。”8月30日下午5點,橫架在小溪之上的廊橋裡坐著五六個老人,搖著蒲扇,講著他們小時候上山砍柴、下河摸魚的往事。

一个古村求助 28个董事长进山“点石成金”

“消薄指導員”

在做沒人做過的事

洪旭光承包了閒置的小溪,還承包了老舊的700多平方米村大會堂,他要在這個地方搞一個LED產品加工點,這將解決村裡100多人的就業。

洪旭光僅僅是1/28。其他27人的身份和他一樣——“消薄指導員”。

“消薄指導員”是一個新名詞,更是一種新做法:今年6月開始,姜家鎮以姜家商會為主體,選派了28名作風正、愛家鄉、懂經濟的商會企業家,分別擔任28個行政村的集體經濟消薄工作指導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村裡做好村集體經濟消薄增收,一年一聘。他們參加鎮村集體經濟發展會議(不參與村集體其他事務),列席鎮村其他相關會議,如果貢獻突出將享受當地的招商優惠政策。

於是,選派工作開始後,這些消薄指導員各展神通,回到各個村裡找資源、想辦法,為村集體增加收入出謀劃策。

餘帛錦是上海杉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姜家村的消薄指導員,他引進了“莎莎民宿”,租用了村裡的多棟閒置房;獅石村消薄指導員劉新華為村裡對接“玄山美食驛站”,為村集體每年增收8萬餘元……

一个古村求助 28个董事长进山“点石成金”

村中一條小溪漲水見魚,水退見蛙。

半年增收千萬

古村正在變美變富

消薄指導員制度的推行,其實基於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2011年到2013年基本是虧的,2014年到2017年的總收入也就二三十萬元,每年賺的錢連貸款都還不上。”村民們富不起來,村裡也“沒錢辦大事”,姜家鎮雙溪村負責人說,村裡沒錢,協調發展的路就會比較艱難。

下玉泉村周美琴書記證實,138戶480多人的村,集體收入大概只有1萬元,即使想慰問老人、看望病殘都要仔細“計較”。

儘管最近幾年姜家鎮大力發展鄉村遊,但由於起步較晚,到2017年,近一半鄉村的集體經濟非常薄弱。

今年年初,姜家鎮成立“消薄增收領導小組”,確立由鎮黨委書記牽頭,行政村黨組織書記總負責,村兩委、會計各司其職的工作機制。幾乎每個週末,領導小組的成員都會來一次“頭腦風暴”,民宿經濟、蠶商經濟、果園經濟等詞彙在大家腦子裡翻來覆去地轉,“消薄指導員”應運而生。

除了村裡的“閒置資產”盤活外,農家菜籽油、高山土蜂蜜、千島湖有機茶等有了機會進入縣城、省城,低收入農戶的農產品被優先外銷——包括無人問津的空房子、小河流、荒山,正被這些董事長“變廢為寶”、“點石成金”。

最新的一組數據是,最近半年來,在鎮村各級(包括先期介入、被正式選派)消薄指導員共同努力下,姜家鎮28個行政村共完成總收入1009.69萬元。“商會+鄉賢”的新思路正在被複制,群策群力的做法也使得姜家鎮徹底打開了增收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