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的西鐵人」鐵路「眼科」檢測師

「高温下的西铁人」铁路“眼科”检测师

走進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安康電務段燈泡檢車試驗室,一陣熱浪迎面撲來。信號工李大平趴在試驗檯上,一邊記錄,一邊扯著肩上的毛巾擦汗。

「高温下的西铁人」铁路“眼科”检测师

信號燈被稱為鐵路“眼睛”,紅、綠、黃、白、藍5種顏色或組合代表不同的列車行車指令,是確保鐵路安全暢通的重要行車設備。李大平日常的工作,就是對這些“眼睛”進行檢測。

「高温下的西铁人」铁路“眼科”检测师

燈泡雖小,但要裝進信號燈內,卻要連過三關。第一關,每批次先抽取5只燈泡,連續進行16.5V超高壓、250小時加速試驗。如果出現兩個燈泡不合格,則全部退回。

「高温下的西铁人」铁路“眼科”检测师

第二關老化篩選試驗最為關鍵。試驗必須連續進行3個小時,不能有絲毫中斷。冬夏時節,為錯開用電高峰,防止跳閘中斷,李大平每天早上5點半就要開始作業。

「高温下的西铁人」铁路“眼科”检测师

李大平每次要同時檢測54個燈泡,每個燈泡25W,54個燈泡同時點亮,相當於一千多瓦的電爐子擺在面前,站在旁邊稍微一動就渾身是汗。由於距離檢測平臺很近,室內的空調就顯得有些不太“給力”。

「高温下的西铁人」铁路“眼科”检测师

燈泡檢測,電流精度需控制在0.1A之間,才能準確挑選出適合列車和調車兩種不同用途的燈泡。

「高温下的西铁人」铁路“眼科”检测师

時間久了,李大平摸出些門道。他找來一塊機械室廢舊電源屏,給調壓器裝上穩壓源,既防止頻繁跳閘導致反覆測試,又保證輸入電壓穩定,測試數據又準又快……

「高温下的西铁人」铁路“眼科”检测师

老化試驗結束後,李大平將所有燈泡取下,降溫後,還要進行最後一關——光通量檢測。暑運期間,李大平一人要完成近3000只燈泡的檢測工作,相當於給500多公里鐵路線上的信號燈炮進行了一次“健康體檢”。

供稿:安康電務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