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津閩三大自貿區打造2.0升級版

粵津閩三大自貿區打造2.0升級版

網絡配圖

■中國聯合商報 記者 畢淑娟 北京報道

繼2015年國務院批准廣東、天津、福建為第二批自由貿易試驗區並印發總體方案之後,5月24日,國務院再度推出進一步深化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此次對三地的規劃方案的最大亮點均體現在“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在高水平開放、拓展新動能、區域協調發展、簡政放權等方面制定了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55項新試點任務清單。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院院長桑百川、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經濟學家宋清輝三位專家在接受《中國聯合商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此次方案的出臺,標誌著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的改革開放進入了2.0升級階段。隨著方案的落地實施,自貿區將更好地發揮“試驗田”作用,創造出更多的寶貴經驗,取得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有助於帶動整個中國改革開放的水平提高。

三大自貿區55項新試點清單

5月24日,國務院發佈了《進一步深化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進一步深化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

在三地的方案中,“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是共同出現的一句話。

同時,三地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了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55項試點任務清單。

從方案內容看,廣東自貿試驗區圍繞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範區,提出了建設公正廉潔的法治環境、建設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和深入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等18個方面的具體舉措。

廣東省副省長歐陽衛民表示,廣東自貿試驗區將充分發揮制度創新優勢,在CEPA框架下,率先對港澳服務業進一步開放,擴大港澳金融、會計、律師、建築等專業服務範圍,引入香港建築工程管理模式,將港澳的航線作為國內特殊航線來管理,不斷突破粵港澳深度合作的體制機制障礙,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天津自貿試驗區圍繞構築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增創國際競爭新優勢、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提出了創新要素市場配置機制、推動前沿新興技術孵化和完善服務協同發展機制等16個方面的具體舉措。

天津市副市長趙海山指出,按照深化改革方案,天津將擴大汽車、飛機、船舶維修等先進製造業領域和銀行、保險、金融服務業的開放,探索融資租賃企業稅前扣除政策,率先開展租賃產業配套的外匯制度創新,還要全力打造汽車平行進口全產業服務鏈,探索開展平行進口汽車標準符合性整改等。

福建自貿試驗區圍繞進一步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加快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提出了打造高標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進政府服務標準化透明化和加強閩臺金融合作等21個方面的具體舉措。

福建省副省長鄭新聰強調,下一步福建自貿區主要在電子信息、石油化工、金融、文化創意和健康養老等領域培育生成一批新項目、好項目。對臺先行先試是福建自貿試驗區獨有的特色,下一步將支持在自貿試驗區就業、生活的臺胞在醫療、融資、購房、住宿等方面享受大陸居民同等待遇;臺灣企業在科研經費申請等方面享受大陸企業同等待遇等。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院院長桑百川認為,三地方案有一些共同點,也有其特殊性。它們的共同之處在於深化改革開放,抓具體落實,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簡化行政手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完善政府服務,改善政府監管職能,放管服相結合等。

而就特殊性而言,桑百川表示,廣東利用過去改革開放先行的條件和原有體制改革中先行的優勢,重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更大膽地推進金融領域的開放,形成金融開放的特區;福建主要是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撐平臺,推進海峽兩岸之間的經貿合作,爭取在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中有更大的斬獲;天津的重心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形成高新技術的孵化基地,推動創新發展,同時構建相對完善的營商環境,創造外貿競爭的新優勢。

打造三大自貿區2.0升級版

據《中國聯合商報》記者瞭解,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成為我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2015年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成為我國第二批自貿試驗區;2017年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七個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成為我國第三批自貿試驗區。至此,全國自貿試驗區的數量達到了11個,形成了“1+3+7”的雁陣格局。

與此同時,各自貿試驗區深入探索、大膽嘗試,差異化試點後再進行復制推廣,目前已形成了153項改革試點經驗分批次向全國推廣移植。對此,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指出,這些改革試點經驗來自地方,但服務於全國,較好地體現了對比試驗、互補試驗的成果,達到了通過差異化探索,形成更多元化、更高水平的制度創新成效,更好地釋放了自貿試驗區的改革紅利和開放紅利。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其實我國自貿試驗區建立的初衷就是一塊試驗田,意圖是把通過試驗形成的一些做法、模式進行推廣複製,從而帶動整個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最早建立的上海自貿試驗區,這些年經過不斷髮展已升級到了3.0版本。廣東、天津和福建自貿試驗區的建設也有3年多時間了,已具備了升級的條件。此次出臺的三個方案實際上就是進一步提升功能的方案,廣東、天津和福建自貿試驗區將會升級到2.0版本。相信未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遼寧等其他七個自貿試驗區也會升級。

在白明看來,升級版的特點就是從整體上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水平,但更為重要的看點是在於每個自貿試驗區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提出了符合自己特色的“自選動作”,並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多項探索。其中,廣東自貿試驗區是對接“兩區一樞紐”——粵港澳大灣區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以及對外開放的新樞紐,總結出的一些推廣複製經驗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外合作的律師事務所;天津自貿試驗區背靠京津冀一體化,一方面參與日韓為主的東北亞合作,另一方面通過歐亞大陸橋服務於“一帶一路”,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如融資租賃、汽車的平行進口等;福建自貿試驗區則面向閩臺合作,發揮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作用,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三證合一”,一證通天下,減少企業跑腿辦證,有利於製造業的發展;

“這些自貿試驗區既有統一經驗,也有特色經驗,結合起來就是一個立體的自貿試驗區經驗。”白明說,“這說明我國自貿試驗區不僅在面積上越來越大,而且在範圍和水平上也得到了提升。”這種梯度擴展的過程積累了更多經驗向全國擴展,如負面清單制度等。隨著三個方案的落地實施,試驗內容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具有普遍性,自貿區將更好地發揮“試驗田”的作用,取得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後續其他地區大面積地跟進後,有助於帶動整個中國改革開放的水平提高。

持續釋放制度創新紅利

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賦予三大自貿區更大的改革自主權,需要進一步改革放權,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持續釋放制度創新紅利。對廣東自貿區而言,首先應該在擴大市場準入方面取得新突破,出臺最新一版的自貿區負面清單;其次是大力支持國際貿易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在金融開放創新方面實施新舉措。對天津自貿區而言,應亟需加強京津冀協同,探索建設京津冀自貿港,以及完善政策及產業配套,提升自貿區綜合環境。對福建自貿區而言,應該發揮沿海近臺的綜合優勢,在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總體而言,宋清輝認為,三大自貿區應借鑑改革開放創新的新經驗,力爭在政府職能轉變、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等方面探索形成一大批制度創新成果。同時,加大開放力度,以開放合作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促進自貿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指出的是,三大自貿區不能埋頭苦幹,應該借鑑國內外自貿區的成功經驗,對標國際高標準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並牢牢把握現代自貿區的發展趨勢,博採眾長,兼容幷蓄,才能使得三大自貿區達到全球先進水準,持續釋放自貿區制度創新紅利。

而此前一天,5月23日,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複製推廣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11個自貿試驗區所在省市和有關部門結合各自貿試驗區功能定位和特色特點,全力推進制度創新實踐,形成自貿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將在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

任鴻斌表示,商務部將督促檢查改革試點經驗複製推廣工作進展情況及其效果,加強改革開放措施的系統集成,及時總結各領域“試得好、看得準、風險可控”的創新成果和做法,採用多種方式發佈實施,持續釋放自貿區制度創新紅利。

對於自貿試驗區的未來發展,白明建議,可以向自由貿易港發展,同時繼續擴容。要形成自貿試驗區網絡,使自貿試驗區相互之間可以自由結轉。比如,在上海自貿區投資的企業,到西安自貿區要享受同等待遇,或是享受政策優惠的最大公約數。同時他也希望未來政策不要一刀切。“假設西部自貿試驗區平均一畝土地投資強度是100萬元,東部自貿試驗區平均一畝土地的投資強度就是幾億元,如果對自貿試驗區面積規定一刀切,對中部地區來說就是一種約束。”

在桑百川看來,當前國際經濟貿易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對我們的挑戰是巨大的,中國只有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繼續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完善營商環境,更快地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才能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培育對外經濟貿易的新優勢,系統地化解我們所面對的各種經濟風險,破解一些改革開放過程中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