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文學作品中的浪漫主義

談談文學作品中的浪漫主義

中國古代小說,是沒有現實主義作品的。所謂現實主義,是今天的人,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而得到的看法。

中國古代小說,總是披著浪漫主義的外衣,包括古代文藝。即使一些悲劇性的故事,也以浪漫主義來包裝。例如,孟姜女哭夫,竟然哭倒了長城;竇娥死後,立馬下起了六月雪。梁祝這一愛情悲劇,最後以化蝶而得到永恆。對於戲曲,搬上戲曲舞臺的,往往是小說中最浪漫的部分。

中國的讀者,也是傾向於浪漫主義。中國社會,不強調個體,作為個體的人,往往受縛於各種社會約束和對集體的無條件服從。因此,中國的讀者,往往偏向於浪漫主義風格的作品,喜歡大團圓的結局。這種傾向,也在影響讀者對小說的理解。

談談文學作品中的浪漫主義

如果看腰斬版的水滸,會覺得非常浪漫主義。英雄好漢們得勝而歸,忠義堂排定座次,似乎是一個理想的天堂。但是,看全本的就不一樣。好漢們的悲劇結局,把讀者從浪漫主義氛圍中拉出,促使讀者去思考現實。但大多數的讀者,還是樂衷於好漢的理想天堂,而不希望好漢們一個個悲催地隕沒。

水滸並不是真正的現代意義的現實主義,只是古代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真相隱藏在迷霧中,促動的,是讀者的思考。在今天的讀者看來,小說的真實含義,是無法把握的。

西遊,也有一個浪漫主義的高潮,就是孫猴大鬧天宮,得勝而歸。此後發生的一切,漸漸離開浪漫主義。這種寫法,也掩蓋了真實。讀者在浪漫主義的引導下,往往忽略了具有現實性的一面。三國,也具有類似的結構。當小說進行到一半左右,對劉備一方的神化包裝,越來越難以為繼。其實,最後部分的蜀國一方,非常難看,作者勉強將狗屎包裝成狗糧。

談談文學作品中的浪漫主義

西遊,也有一個浪漫主義的高潮,就是孫猴大鬧天宮,得勝而歸。此後發生的一切,漸漸離開浪漫主義。這種寫法,也掩蓋了真實。讀者在浪漫主義的引導下,往往忽略了具有現實性的一面。三國,也具有類似的結構。當小說進行到一半左右,對劉備一方的神化包裝,越來越難以為繼。其實,最後部分的蜀國一方,非常難看,作者勉強將狗屎包裝成狗糧。

紅樓,是另外一種浪漫主義。大觀園這個理想世界讓讀者不忍離去,不願看到它的沒落。小說的後半段的悲劇性劇情,更加強化了大觀園的理想色彩。在這一心理支配下,狗尾續貂的看法,也是正常。

紅樓的曾經無限風光,在於其中的浪漫主義。清朝的封建士大夫,熱衷於閱讀和探討紅樓,有所謂“開篇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一說。

那個時代,封建道統嚴重束縛著人們,士大夫更是如此。個人婚姻,是長輩安排的;女人們,以無才為德。而紅樓卻營造了一個與此相反的理想世界。女子們,走上前臺,管理著賈家這麼一個小社會。女子們,可以和男子們交流,而沒有封建道統的強烈限制。女子們,都有比較好的教育,能與男子們很好的進行思想交流。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封建時代的指定婚姻,以及婦女基本沒有接受教育,以及婦女出了家庭,對外部世界缺乏了較,使得封建士大夫,在夫妻之間是缺少共同語言的。而書中的寶玉,不僅有一個互相傾心的林黛玉,更有眾多可以交談和溝通的不同性格的女子。

這些,對於深受封建道統束縛的士大夫來說,是多麼大的心理震動。為之掬一把淚,為之動一回情。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當時的轟動了。今天,社會早已不是當時的社會,因此,今天不會為之轟動,讀者也越來越少。隨著一些封建時代過來的老古董的逝去,紅學也在迅速衰微。

其實不應該有紅學,紅樓也不應該列入四大。因為封建時代已經基本遠去,現代社會正在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