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奇特的茶,我賭你一定沒喝過!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茶是博大寬容的,它不僅包括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茶,也欣然接受很多非茶之茶的存在,例如大麥茶、苦丁茶、菊花茶等等~

這款奇特的茶,我賭你一定沒喝過!

非茶之茶就像生活中的調味劑,偶爾穿插一下,既滿足了我們的獵奇心理,也豐富了我們的味蕾。

今天給大家說一款超級特別的茶,小懂賭99%的童靴都沒有喝過哦!因為小懂自己也是第一次見到……

玉 林 茶 泡

這款奇特的茶,我賭你一定沒喝過!

這款非茶之茶,名字就叫玉林茶泡,屬於廣西玉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味道清甜的泡茶甜品,又是一種經精雕細琢、耐人觀賞的工藝品。

簡單來說,可觀賞、可泡水、可即食,就是一個全才啊!

這款奇特的茶,我賭你一定沒喝過!

廣西的玉林茶泡是廣式蜜餞冬瓜糖的進階版,它根據茶泡的類型來選擇原料:

平面型茶泡選用玉林特產“石瓜”,瓜體表面要光滑、碧綠,重5公斤以上的“老水”石瓜;

立體型茶泡選用木瓜,其中以身滑無凹溝、渾圓均勻、重0.5~1公斤者為佳;

組織型茶泡選用木瓜或石瓜的表皮層有韌性的部分。

這款奇特的茶,我賭你一定沒喝過!

▲立體型茶泡

像可以泡在水裡的茶泡,屬於平面型,選取靠近皮的部分,修切成5cm見方、5mm厚的方塊。

這款奇特的茶,我賭你一定沒喝過!

以二十幾把精細的鏨(zàn)子為工具,雕刻而成。在冬瓜上雕刻,無法畫草圖,需要製作者對於花紋圖案熟稔於心,下刀分毫不差。

這款奇特的茶,我賭你一定沒喝過!

▲鏨子

鏨好的冬瓜片,用糖水經過反覆的浸漬、曬乾,一個星期後,茶泡就製作完成了,保持在乾燥處貯存即可。

這款奇特的茶,我賭你一定沒喝過!

▲曬乾

享用茶泡時,最好先用綠茶泡好開水,然後再把茶泡放進綠茶裡泡著,過一段時間,茶泡中的糖分帶著冬瓜的清香慢慢釋放到茶水中,茶水甜絲絲的。

玉林茶泡的歷史

這款奇特的茶,我賭你一定沒喝過!

早在宋代時,玉林就已經開始有茶泡出現。每逢春節,玉林民間就以茶泡招待賓客。

至清代,茶泡在嫁娶中作用頗重

玉林的富裕人家,嫁女時用茶泡遍請親朋好友,俗稱“新人茶”。男家有客來賀,也以茶泡奉茶,並用紅紙包兩個茶泡給客人帶走。這個習俗一直沿襲到新中國成立前後。

這款奇特的茶,我賭你一定沒喝過!

茶泡中最大最精美的,是新郎到女方家迎親或“回門”時敬送的一對,有五方寸大小,所刻花紋精緻。

這一對茶泡不能吃,新郎要帶回放在茶桌上,當送嫁人到達新郎家時,男方所奉上的一對同樣的茶泡。

除了迎婚嫁娶外,在做壽、孩子出生等場合,玉林民間也常以茶泡奉客

每家每戶製作茶泡的,必是女子,哪家的茶泡手藝精細,泡茶時必得客人稱讚。所以,茶泡又是玉林女子的另一種“女紅”。

另外,茶泡還是人們給長者祝壽的一種禮品。這種風俗一直持續到20世紀40年代。

這款奇特的茶,我賭你一定沒喝過!

由於玉林茶泡全為人工操作,製作繁雜,工藝要求高,難以大規模生產。隨著解放後,食品工業發展,食品樣式繁多、物美價廉,茶泡的地位迅速下降。80年代,只有少數老鏨工繼續進行少量生產。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玉林茶泡這種擁有數百年曆史的獨特工藝,現在已經開始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線了。

這款奇特的茶,我賭你一定沒喝過!

現在基本上很難找到純手工製作的玉林茶泡,市面上能買到的那種厚厚的、很規則的茶泡,有可能是機器生產或者半手工做出來的。

小懂很是希望,能有機會品嚐到玉林茶泡,體驗一次茶與果結合的別樣香甜。

快快留言和小懂分享下你見過的奇特茶吧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眾號,隨時隨地提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