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炎炎夏季,樓面溫度60度以上,多數葉菜栽種不易。即便勉強成活,也會面臨嚴重的病蟲害侵襲,其品相多為不佳。那麼,在酷暑盛夏,如何保證家庭綠葉菜的供給?我給大家推薦幾種合適的品種。

一,木耳菜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木耳菜(學名:Gynura cusimbua),別稱潺菜、落葵、豆腐菜、紫角葉,菊三七屬植物,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2米。花果期9-10月。木耳菜以幼苗、嫩梢或嫩葉供食,質地柔嫩軟滑,營養價值高。可作湯菜、爆炒、燙食、涼拌等,其味清香,咀嚼時如吃木耳一般清脆爽口,故名木耳菜。其在南北方普遍栽培,在南方熱帶地區可多年生栽培,在北方多采用一年生栽培。

和青菜等其它葉菜相比,木耳菜栽培有幾個明顯優點:

1、特別容易成活——不用擔心出芽,不用管徒長與否,只要有水有土,一般都能長好。

上年藤蔓剁碎後漚肥,藤上結的籽隨土裝入箱子內,第二年紛紛出芽。一次播種,可收穫多年: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2、病蟲害很少,除了木耳菜自身的蛇眼病外,木耳菜一般沒有嚴重的病害,家庭植特省事。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3、環境適應性極強,耐熱,耐陰,比常見葉菜能耐旱。即便普通花盆,也能種出不錯的收成: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木耳菜的缺點是有股獨特的土腥味,如果不喜歡木耳菜特有的味道,那就改種別的葉菜吧,比如下面的

二、紅薯葉

在歐美、日本、香港等地掀起一股"紅薯葉熱"。在以前,紅薯是長壽保健食品,而紅薯葉卻被廢棄或作為飼料,只有在瑞金周圍的小部分地區才有吃紅薯葉的特徵。經研究發現紅薯葉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元素含量極高。蛋白質含量2.74%,胡蘿蔔素5580國際單位/100克,維生素B2為3.5毫克/公斤,維生素C為41.07毫克/公斤,鐵3.94毫克/公斤,鈣74.4毫克/公斤。薯葉與菠菜、芹菜、白菜、油菜、韭菜、黃瓜、南瓜、冬瓜、萵苣、甘藍、茄子、番茄、胡蘿蔔比較,在14種營養成分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熱量、纖維、鈣、磷、鐵、胡蘿蔔素、Vc、VB1、VB2煙酸等13項薯葉均居於首位。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紅薯喜溫怕冷,能耐受40度高溫,適合樓頂環境。紅薯喜光,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葉色較濃,葉齡較長,莖蔓粗壯,莖的輸導組織發達,產量較高。用二培桶種紅薯,既可摘葉食用,秋季還能收紅薯,一舉二得。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紅薯葉主要吃法:

1、蒜茸紅薯葉:將嫩紅薯葉莖洗淨,放入沸水鍋中焯後撈出用涼水沖涼,切成段。大蒜剝皮搗成茸。炒鍋置火上,放素油燒至四成熱,放人大蒜茸炒出香味,加入嫩紅薯葉莖翻炒,加入鮮湯、精鹽、炒入味,加入味精、麻油,撒上剩餘的蒜茸拌勻即成。

2、番薯葉燉冬瓜:鮮番薯葉60克,冬瓜100克,燉煮服。主要治療糖尿病肺胃燥熱型,煩渴多飲、口乾舌燥、形瘦善飢,舌邊尖紅,苔黃幹,脈數。

3、將紅薯葉同肉絲一起爆炒,食之清香甘甜,別有風味。

4、將紅薯葉燒湯,或在熬粥時放入。

5、與花生面或豆麵一起煮,做成渣豆腐。

6、取鮮嫩的葉尖,開水燙熟後,用香油、醬油、醋、辣椒油、芥末、薑汁等調料,製成涼拌菜,其外觀嫩綠,能令人胃口大開。

三、莧菜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莧菜喜溫暖,較耐熱,生長適溫23~27℃,20℃以下生長緩慢,10℃以下種子發芽困難。要求土壤溼潤,但不耐澇,對空氣溼度要求不嚴。屬短日性蔬菜,在高溫短日照條件下,易抽薹開花。在氣溫適宜,日照較長的春季栽培,抽薹遲,品質柔嫩,產量高。

很多年前,我撒過一次莧菜種子,一直到現在都不用刻意播種,每年春季,上年殘留的莧菜種子就會發芽: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莧菜葉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對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可起到促進作用,並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內痙攣。同時含有豐富的鐵、鈣和維生素K,可以促進凝血。

莧菜富含膳食纖維,常食可以減肥輕身,促進排毒,防止便秘。 同時常吃莧菜可增強體質,所含 比茄果類高,有"長壽菜"之稱。

莧菜能促進兒童生長髮育,其鐵、鈣的含量高於菠菜,為鮮蔬菜中的佼佼者。亦適宜於貧血患者、婦女和老年人食用,維持正常心肌活動,促進凝血、造血和血液攜帶氧氣的功能。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還有一些適合夏季生長的“野菜”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馬齒莧,只是本人不喜歡吃,所以每年都當野草處置: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還有空心菜也是夏季綠葉菜的可選品種。耐熱、栽種容易,採摘持續時間長。只是相對於上述幾種,蟲害稍微多點,但比青菜好得多。

酷暑季節種什麼葉菜好?

上述幾種蔬菜,種植簡單,病蟲害少,而且能耐受高溫酷暑,你不妨試試。換個思路,你再不會為夏季高溫期間,葉菜生長不好煩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