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马温并不是小说杜撰,真实历史中确有其事,后又发展出新意义

原文标题:《弼马温并不是小说杜撰,真实历史中确有其事,后又发展出新意义》

熟悉西游故事的朋友都知道,齐天大圣孙悟空有一个软肋,就是“弼马温”,不懂天庭官阶的孙猴子以为看马是一个很厉害的官,因为所有天庭的马都归他管。但是后来才知道,这是个天庭后勤保障部里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官职。

弼马温并不是小说杜撰,真实历史中确有其事,后又发展出新意义

都说艺术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不知道大家晓不晓得弼马温这个名头真正的来头?有个台湾的学者认为,在古代的时候,猴子和马的关系非常紧密。这位叫做邢义田的学者,说这两种动物的关系主要是在防疫方面。

弼马温并不是小说杜撰,真实历史中确有其事,后又发展出新意义

在古代尤其是明朝,马是地位的象征,通常都是有官位、有钱人才能买得起马,养得起马。但是牲畜和人一样遇到病菌会生病,非常害怕遇到瘟疫,不幸遇上的话,家里的马都得玩完,不管花多少银两医治,也不管是什么品种的马,就连珍贵的汗血宝马都跑不了。这时候古代中国人的想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北魏时候传下来一个方子,给马厩配个猴子,就能预防相关疾病。

弼马温并不是小说杜撰,真实历史中确有其事,后又发展出新意义

猴子有防疫的功能吗?这个问题很难解释,毕竟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不然也不会传这么多年。而且在明朝著名的中医著作《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就非常相信。在这本书中,非常明确的说,养马的时候,把猴子的粪便和草料拌在一起,给马吃下去就行。听着就像口服的疫苗一样,马吃了就能免疫。李时珍还非常支持“弼马温”的说法,他主要是将医学和汉语言音韵学结合并作出的推论。他说弼马温如果从口语角度来考虑的话,很像是一句话的减缩版:让马躲避瘟疫。如果加上孙悟空的“猴设”,就是猴子让马能够躲避瘟疫。他认为虽然一个成精的猴子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但是让孙悟空看马,而且授了一个官职,非常符合中医理论。

弼马温并不是小说杜撰,真实历史中确有其事,后又发展出新意义

猴子和马的关系真的很密切吗?传说也好中医验方也罢,虽然猴子就这样和马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猴子生存,华夏大地有一个地区叫做北方。下雪的北方,在这样的地方,猴子一定会被冻死,或者得感冒而死,或者得肺炎而死。但是人们还是相信猴子能够吓跑瘟神,于是就在马厩的柱子上刻一个猴子。那意思就是:真的我没有,假的也能吓死你。

弼马温并不是小说杜撰,真实历史中确有其事,后又发展出新意义

在更冷的地方,军队为了让战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还专门搞出了一个“便携版”:用画在木板上的猴子代替雕刻的猴子像。这种做法被日本学去了,崇拜中国文化的他们什么都能学走,在文献中很多流传至今的日本书画作品中,猴子被拴在马厩的柱子上。

弼马温并不是小说杜撰,真实历史中确有其事,后又发展出新意义

后来随着时代更替和文学发展,马和猴子在一起又产生了新的语义联系。应该有不少的朋友知道,中国有一句俗语,那就是“马上封侯”,意思无非就是能够通过努力,或者凭借运气,能够实现加官进爵和走马上任梦想。为了讨个吉利和讨个彩头,人们就把马和猴子雕刻在了一起,让各种形态的猴子骑在马上,这样就方便大家一眼就能辨认出“马上封侯”的寓意。说到这里,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文学艺术和文字功底,这都能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寓意。

弼马温并不是小说杜撰,真实历史中确有其事,后又发展出新意义

这种形象的吉利的寓意也流传到了喜欢马的游牧民族中。在西北和蒙古的考古发掘中,就发现了不少这样的摆件、画像等等。看来西游记中,很多人物和剧情设计并不是瞎编的,至少孙悟空当马官这个安排是有理有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