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导读

近日,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方分局局长、党委书记汤才坤博士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作了题为《智慧建造与高效建造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项目实践》报告,汤博士的分享让论坛来宾们切实了解到雄安建设的方方面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下。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项目基本概况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位于原容城县小白塔村东、马庄村北。南邻荣乌高速,处于新老城区交汇之处,是后续建设的启动基地。

工程总占地24.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2万平方米,由7栋2-5层钢结构和1栋3层集成化模块房屋构成。该项目是雄安新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承担着雄安新区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会议举办、企业办公等多项功能,是雄安新区功能定位与发展理念的率先呈现。

2017年11 月 22 日,经过严格的招投标及公示程序,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项目采用投资、建设、运营、基金管理一体化模式,为国内首例联合投资人(UIP)模式,由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与联合投资人共同设立基金并负责基金的管理,打破了“投资人不管建设、建设者不去使用”的传统模式。

基金既用于项目建设,也考虑通过支持未来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获取运营收入。项目公司除负责项目建设阶段全过程的统筹管理外,还设置招商及运营部门,通过招商引资、自运营等方式,使项目收益达到最大化。

项目于2017年12月7日开工,2018年3月28日完工,历时112天。2018年4月17日,项目整体移交物业运营管理。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贯彻新发展理念

规划建设未来之城

1、知名大师联袂设计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要求,项目由孟建民、崔愷两位院士、庄惟敏、周恺两位大师联合组成集群设计团队开展了总体方案设计工作。

2、古今交融的园区风貌

园区不仅拥有三纵三横的庭院式建筑布局和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还有现代工业风的气息。贯彻了“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指导思想。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清华大学雄安论坛来宾参观雄安市民服务中心

园区整体规划设计充分体现创新、共享、生态,展现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源高效循环利用、模块式可生长、人和建筑环境有机协调、公共配套服务开放共享、面向公众的智慧展示、绿色装配式快速建造等先进理念。

国内外优秀专项方案设计团队全方位还开展了园区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园林景观、BIM 应用、智慧园区、能源供给等专项设计方案研究。

3、装配式建筑应用

本着经济、适用、快速、低成本以及新区生态优先理念,项目大量采用装配式设计,在整个项目中装配化率超过70%。除了钢框架结构形式之外,园区北侧的企业临时办公区共7栋房屋,面积3.3万平方米,全部采用模块化集成房屋建造。

4、被动式建筑应用

项目政务中心和会议中心为被动式房屋设计,充分利用被动式自然能源和内部热源,在保证建筑内较高生活舒适度的条件下,实现建筑低能耗运行,与执行现有节能标准建筑相比可节能50%以上。

5、运用复合能源系统

园区在能源系统的选用方面,考虑容城当地充分的地热能源,因地制宜采用“浅层地温能+再生水源+冷热双蓄技术”,利用电能和土壤、生活污水提取能量,作为园区冬季供暖、夏季供冷和生活热水的能源来源。夏季最大供冷负荷 8684 千瓦,冬季最大供热负荷 7723 千瓦,日最大提供生活热水100吨。每年节约标煤约 608 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1516 吨。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6、引入“海绵城市”理念

园区景观工程面积约 21 万平米,引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设置北高南低微地形,在人行道设置透水砖、车行道设置透水沥青,营造“雨水花园”,利用下凹式绿地,汇聚并吸收来自地面的雨水,增加近 8000 立方米的雨水滞蓄容积,涵养地下水源,加上雨水管涵,可调蓄收集20000立方米的雨水,并在旱时回灌再利用。可保证场地经历30年一遇暴雨时不内涝、不积水。

7、集约示范性综合管廊

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打造新区智慧集约的示范性综合管廊系统。考虑管线直埋平面布置和高程交叉的问题,保证既能方便管线维护、也可实现雨水资源利用,园区采用雨水调蓄设施与综合管廊合建形式,总长度3.3千米。采用全覆盖的干线、支线和缆线三级耦合体系,入廊管线主要有:给水管、再生水管、消防管、空调冷热水管、热水管、电力、通信,共7种。

8、职住平衡的共享空间

按照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的“职住平衡”的理念,市民服务中心建设了企业办公区和生活服务区。未来雄安新区投资、创业的企业可以入驻园区合理办公。企业办公区引入了随用随租的共享办公理念,使办公空间的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园区的“OZ办公区”是专为初创阶段的小公司量身打造的共享办公平台,为创业公司提供拎包入住,直接办公的便捷服务,有助于中小型企业快速地成长和发展。此外,园区在生活服务配套方面引进了超市、酒店、餐饮、幼儿园等生活服务设施,足不出户即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9、数字运营的智慧园区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整个园区大量使用智慧化应用设计。园区推广新区1+2+N的个人信用账户体验,在无人酒店、会议服务、规划展示等多个应用场景设计了人脸识别认证,只需刷脸即可自由通行。在生活服务区,规划了无人超市、无人汽车驾驶、菜鸟驿站等新型设施,减少了人工投入,服务更加智能化。园区推广新能源交通方式,共设置有200多个充电桩,并在所有1000多个停车位预留有拓展接口,可补充安装,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个禁止传统能源汽车进入的园区

10、虚实共生 从BIM走向CIM

响应新区数字镜像城市的要求,项目执行全生命期BIM应用,通过物联网、GIS、云服务等技术,实时采集大量的信息数据,尽可能的实现过程中产生的数字信息与现实建筑信息的同步生长,并在竣工之后将数据上传至新区的CIM平台,为后期城市的数字运维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持。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清华大学雄安论坛嘉宾在大礼堂听讲

建造雄安质量

呈现高标准建设样板

市民中心的整体施工建造异常紧张复杂,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项目建设历程。

  • 5天 完成施工现场临建布置;
  • 7天 完成 12万m³ 土方开挖;
  • 10天 完成 52000m² 基础结构施工;
  • 12天 建成 1.9万m² 办公生活区;
  • 24天 完成 1.12万吨主要钢结构安装;
  • 30天 园区7万m²建筑全面封顶;
  • 24天 完成3.3公里综合管廊结构施工。

建设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期短,施工时段特殊。从2017年12月7日开工到2018年3月28日基本交付,施工周期仅112天,并且全部处于冬季和跨越春节;

二是业态多,任务重。市民中心作为包含8个单体的群体建筑,不但单体间功能各异,而且作为未来新区向全国和世界展示的窗口,在建造过程中我们还探索性地增加了不少未来新区城市发展所需的功能设施。比如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综合管廊、大数据下的智慧园区等。因此3个多月时间建造的不单是一个园区,更是一个浓缩版城市,同时还是一个开放的旅游城市(仅今年五一期间,建成后的园区迎来全国各地参观游客超过5万人,现在每天平均要接受10多批次来自国家部委、省市政府、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考察观摩)。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三是交通不便,短时间内需要组织大量资源聚集现场。项目仅南侧有一条6米多宽的乡村主干道奥威东路通达现场,白天车水马龙,交通阻塞严重,冬季夜间冰冻打滑,安全隐患大。按照总控计划和施工部署,8个单体同步推进,开工后的96小时内3000吨钢筋要运至现场、168小时内12万方土要外运,同时后续还有大量资源也要快速跟进,几乎没有喘息时间。

四是建设标准高,要求严。雄安质量要求我们在快速建造的同时,还要追求更高更严的精益建造质量、安全发展质量、绿色环保管控质量、智慧建造管理质量,全面实现项目又好又快、又快又好的建设。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在雄安新区管委会、雄安集团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设计院以及相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与配合下,中建联合体发挥中建智慧,提供中建方案,多措并举,践行了设计理念,优质快速地完成了项目建设,为新区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主要有以下体会:

1、创新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中建三局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创新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建立了“总包管总、工区主战、专业主建”的三级管理模式。该模式效仿兵团快速实施大歼灭战方式,并结合扁平化矩阵管理架构,在项目实现三局内部不同公司之间的强强合作,项目与系统内、外专业单位的共享合作。

由建设北京最高楼中国尊项目的三局大项目公司管理团队牵头,联手中建三局最强的号码公司三局一公司和最强的直营公司三局总承包公司组成联合总包部。总包部下设两个工区,分别由一公司和总承包公司承担。在各单位进场前即进行界面划分,明确施工主体,为雄安项目的高效建造提供保障。总包部负责与雄安集团、SPV公司和设计院等外部单位的沟通协调、各种专业资源引进、建造总进度管控和各种标准制定下达;工区负责具体实操和对总包部引进至其辖区内各类资源的管控。保证项目在最短时间内高效组织资源、高效管控资源、高效信息沟通,最终高质量快速完成园区建设任务。

2、全产业链集成保证资源快速到位

根据专业性质、工程量大小和工期要求,市民服务中心项目设计、土建、钢构、机电、装饰、泛光照明、标识、室外市政园林等分部分项工程所需主要专业单位超过30家,挖掘机和汽车吊等主要机械设备超过150台,主要物资供应商超过100多家,总包和各专业分包主要管理人员多达近1000人,高峰期单日施工人员接近7000人,短时间内各种优质资源能快速组织到位并能立即投入战斗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在中建集团的高度重视下,除中建三局、中海地产、中建设计和中建基金4家联合体外,系统内中建钢构、中建装饰、中建安装、中建集成、中建电商、西部建设等中建系能参与建设的优势专业单位都齐聚雄安。系统外的清华院、中国院、深圳院、天津华汇院等多家国内优秀设计院以及中国节能、国家电网、达实智能等业界知名专业公司也积极投身项目建设。中建招采平台库中录入的数百家优秀物资供应商也纷纷请缨,根据项目进度积极备料。中建全产业链的支撑以及国内高端专业单位的参建保证了项目优质高效履约。

春节期间是项目建设最为复杂和关键的阶段,劳动力和资源供应市场极度紧缺。为此项目精心筹划,提前完成工程款支付,保障工人春节期间工资补贴足额发放,促使20余家参建单位均在春节前完成资源准备工作,并相继投入最优势资源圆满完成了春节期间既定目标。

3、标准化+信息化提升综合管控水平

雄安无小事,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每天有大量人群聚集在奥威东路,手持照相机和手机对现场进行拍照。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质量和安全稍有闪失,很有可能被上传,成为政治事件。开工伊始,项目就实施

标准化管理。建立了完备的质量和安全管控体系,制定了严密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编写了冬季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方案及创优方案,配置了专职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团队对现场昼夜巡视,对重要部位旁站监督。

雄安新区作为面向世界的窗口,而我们作为雄安的第一标,为积极响应国家数字城市的规划目标,展示我国建筑行业的科技创新力量,我们快速定向研发了透明雄安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在项目开工建设的10天后,即2017年12月18正式上线,成为新区基建项目中首个启用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该系统把传统的智慧工地、BIM、施工信息化管理融合到了一起,其集成度达到了新的高度。该平台作为数据集成枢纽,将虚拟的BIM模型、无人机航拍图像、监控影像、施工管理的记录、大量环境监测、水电能耗监测等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全部囊括,实现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并预警。

项目还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利用现场布设的24个监控点,通过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对现场实施全天候不间断监控。利用BIM技术建模,提早发现问题,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返工。利用

RFID+二维码技术,实现主要构件质量的追溯。利用三维扫描技术核查结构机电偏差。利用VR技术展示精装效果,获得沉浸式体验。利用情绪识别系统,保证工人以健康的生理和心理从事施工生产。利用人脸识别系统,杜绝无关人员的进入,保障项目的安全平稳。从第一铲土开挖到最后一棵树苗入坑,项目实现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安全生产零伤亡。

智慧建造平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行良好,项目管理者用网页或者手机就可以清楚的查看,并依此高效准确地下达指令,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为工程在时空限定的条件下顺利履约提供了技术支撑。除了辅助我们施工以外,也为监管提供了快速通道,得到了各方的肯定,未来新区建设工地的进度、质量、安全、物料、劳务、能源消耗和环境等管理将会更加透明,可以说智慧建造代表了新区未来建造的趋势。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4、精细化+工业化技术实现高效施工

项目大量推广新技术应用,累计使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10个大项、28个子项。其中,通过钢结构技术、集成模块建造技术、机电设备安装数字化预制加工技术、装配式墙体技术、一体化卫浴等技术,实现工程全专业装配化建造,提升施工效率,提高建造质量。

利用基于BIM 信息化建造技术,对解决工程建造中的信息孤岛、推动参建各方高效协同运作,实现实时、精确、高效地交换和共享工程建造过程中的大量信息,进而实现工程项目的高效建造。

利用BIM虚拟技术与实际进度相匹配,制定了4247条涵盖项目所有工作内容的超细颗粒度的工程控制计划,过程中对各项计划进行精细化把控与纠偏,推动工程稳步进行。

项目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并同时践行新区生态优先理念,得益于设计院大量采用了工业化设计思路以及项目在结构、装饰、机电、室外市政等各专业采用的装配式建造方法。整个项目装配化率测算为75.8%,施工期比传统模式缩短40%,建筑垃圾减少80%以上

项目钢结构约1.1万吨,全部在工厂预制加工,运至现场吊装,建造速度快。项目在24天内实现了7个单体钢结构全面封顶,相比传统建筑模式工期缩短40%,也创造了新的施工记录。项目企业临时办公区全部采用模块化建造,这在国内是首次如此大的规模使用,主体结构、水电系统、内部硬装及内部桌椅、床、电视等软装,全部在工厂内流水线生产,节省50%以上的现场施工时间,实现了三、四天盖一栋楼的“奇迹”。另外,项目以全装配式外墙体系为基础,采用为ALC板+保温+成品金属板,全部实现了外墙系统的装配式安装,而且墙面一次成型,不需要抹灰等湿作业。大板材安装提高了功效,取消抹灰也避免了冬季施工容易出现的质量隐患。

为提高施工效率及工程质量,机电专业在现场建立了机电设备安装数字化预制加工基地,占地面积3000m²,配置全套加工分解软件,运用高精度BIM技术建模,实现图纸自动生成、材料统计、消隐处理等功能。较传统做法能提高工效45%~50%,材料费用降低 8%~10%。这套工艺采用后安装作业时间显著缩短,因为前期预制不受现场作业场地限制,安全性显著提高,减轻了工人的现场劳动强度。

装饰装修也大量使用装配式技术,比如一体化卫浴、装配式隔墙板等。全装修选用标准化、工厂化生产的部品材料,制作安装、湿作业工序大部分工作于工厂内的标准流水线中完成,保证了质量,具有更高效生产力,有效减少部品现场作业,工程实施进度更为可控。

5、绿色施工建设环境友好型工地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项目在施工过程始终贯彻生态优先的理念,严格执行“四节一环保”的基本要求,打造新区施工建造的典范。

园区在建设过程中设置环境监测设备,对工地现场的温度、湿度、PM2.5、PM10、风力、风向、噪音、污水等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噪声扬尘自动监测系统依托自动化监测终端,可以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环境扬尘重点监控区进行连续自动监测,并通过4G网络传输数据。污染物、噪音超出设定的阈限时进行预警。

为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现场采用了诸多绿色施工做法,比如主要施工道路采用20mm厚钢板满铺钢板路面,钢材虽然一次成本高,但材料可周转回收,降低使用总成本,同时减少土地硬化,十分环保。

6、党建引领打造政治高地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一项政治工程,项目的顺利履约还得益于国有企业党建优势。项目党工委极力增强全体建设者四个意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项目的建设优势。通过文化建设凝聚力量,以“拓展幸福空间”为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蓝色力量,推动绿色发展。项目大力弘扬“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和“瞄准方向扣扣子,紧盯任务钉钉子”的精神,多次召开了全员誓师动员大会,增强全体参建单位使命感和责任感。春节期间项目党工委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制定春节专项补贴政策和反探亲制度,让员工及家属过上别样的春节,让奋斗者有幸福感。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形成了独特的雄安精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这个春节过得非常有意义,大家可以想一下5000人在这过节什么感觉呀?年三十下午在我们的晚会上,领导跟我们一起合唱《真心英雄》。我们很多企业的负责人,当地的老百姓,共好几百人就跟我们一起联欢,所以这个春节是非常难忘的春节。这也是在雄安的第一个春节,有的工人跟家里打电话,说他很自豪,因为我在建雄安。

结语

雄安新区先进的理念,加上优化的设计,加上中建的科技创新,加上科学的组织管理等于112天,这是雄安质量下的雄安速度。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对企业培育并全面塑强包含真正产业导入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产业链融合与全要素资源掌控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步规划建设的数字城市,智能新区等将对中国未来城市建设有着巨大的示范引领效果。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绿色化、智慧化、工业化的建造模式也将提升中国建筑行业的建造水平。

目前,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已经正式运营,有关专家表示,从这里将可以管窥未来雄安新区的绿色建筑和低碳运行,一座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智慧新城呼之欲出,它也将继续为中国及世界贡献解决大城市病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装配率超70%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如何建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