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你不懂,就不要勸我大度,可能你也做不到原諒

有些事發生在別人身上叫故事,自己親身經歷了叫事故。時間會沖淡一切,曾經很在意的人也會隨著逐漸走遠,慢慢的淡忘掉,偶然聽到朋友提起那個名字再也不是整個人頓一下,而是先反問那個人是誰?

你對一件事是什麼態度,那你的人生就是什麼態度。並非所有的錯、所有的人都可以原諒。“原諒”這件事並不能用來批判一個人的惡與好,不能用於批判他的品德優劣。

我的故事你不懂,就不要勸我大度,可能你也做不到原諒

原諒是一件有底線的事

在《長大》中有這麼一句話“不是所有的錯誤都能被原諒,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原諒你。”樓下早餐店的小夥子在來這裡打工之前,曾經跟他的大學好夥伴一起創業。那時候的他剛畢業,又沒找到喜歡的工作,正好他的哥們跟他說一起幹點什麼,然後他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了,卻不知道最後被騙了,還欠下了十幾萬的債務。剛畢業的他沒辦法去償還這麼鉅額的債務,然後債主就找到了他的家裡,去向他家人討債。

最後他的家人幫他還了這筆債,但是也因為如此,他的父親更顯蒼老了。後來那個朋友登門道歉,但是他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選擇原諒他,他對那個朋友說“你不配得到我的原諒,你犯下的錯已經越過了我的底線。債主上門討債的時候,我父母的恐懼的眼神我至今還不能忘記,我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你。”

並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道個歉,然後就當什麼事都沒發生過的,原諒是一件有底線的事,越了雷區就會炸,在炸彈毀滅範圍內引爆它就會玩火自焚。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這些故事在我們看來就像看電影一樣,看完笑一笑就過了,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一件事的表面風輕雲淡,卻猜測不到故事背後的心酸。

我的故事你不懂,就不要勸我大度,可能你也做不到原諒

時間並不是萬能的良藥

我看到一遍文章寫到過一位教授在他的最後一堂課上,講了他曾經因為上課的時候被一位學生誣告成了反派,還因此沒了工作,瘸了一條腿,妻子看不上現在的他也離開了他,這件事使他的人生從此變了另外一個軌跡。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磨難後,他從新站上了三尺講臺,終生奉獻給教育事業。

我以為他會像很多故事的結尾一樣懷著聖母瑪利亞的心去原諒所有人。但是教授的說法給了很多人不一樣的答案,那個學生在向教授登門道歉的時候,教授對那個學生說“我們以後還是不要再見面了吧,我不恨你,但也不會原諒你。”後來我大概想了一下,依稀能猜出這位教授為什麼不能原諒這位學生了。

《愛情公寓》裡的展播與胡一菲有一段對話,展播問一菲“如果有一個人深深地傷害了你,你要多久才能原諒他?”胡一菲答“原諒他?原諒他是上帝的事,我的任務是把他送去見上帝。”

時間不是萬能的,它沒辦法去彌補受過的傷害,沒辦法等價償還失去的東西,原諒只能滿足對方的內疚心裡,卻抹不平被害者的心。

我的故事你不懂,就不要勸我大度,可能你也做不到原諒

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你只喜歡我認為

在知乎傷有一位網友分享了一個自己小學的故事。他小學的時候追隨媽媽去到外省上學,可能是外來生的關係,他並不受班主任的待見。有一次,他上課遲到了,被罰站在講臺上,但是這個還不夠,班主任還大聲吼他為什麼遲到?他有點害怕的回答道“剛剛在排隊,剛好回來的時候鈴響了,其他同學也遲到了,你怎麼不抓他們罰站呢?”

班主任因此事大發雷霆說他頂嘴,還把遲到的人都點了個名,並向那些學生說是他要把你們供出來的。從此他的小學日子就沒再好過。後來他上了大學,回憶起這些事情的時候,說道“現在讀大學了,想起那些往事,依然久久不能原諒這個班主任。”

旁人在看這件事的時候會覺得他很小氣,連自己的老師都不能原諒,但是如果你們的小學老師這樣對待自己,給你留下的陰影,你無法想象。選擇原諒的人大多都是旁觀者迷,當局者清,我們永遠沒辦法成為他人,也沒辦法真正的從他人的角度去判斷這件事。

我的故事你不懂,就不要勸我大度,可能你也做不到原諒

對於傷害你的人,可以釋懷的就輕裝上陣,不能忘卻的雖然不予報復,但也銘記於心成了永遠無法抹去的痛。很多人喜歡站在道德的高點去批判一個人、一件事,他們應該懂得一個道理:你若是不懂別人的苦,就不要隨意勸別人大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