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療,坑多需謹慎,繞行攻略來了!

當你的經濟實力允許,卻無法在國內治癒疾病;

當你有能力享受更好的醫療環境,獲取更大的生機;

當你受疾病困擾,卻得知病痛其實是可以得到減輕的時候。

你是否會選擇海外就醫呢?

隨著我國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外信息交流的逐步增多,越來越多的內地居民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尋找更好的醫療資源,只要條件允許,國內患者也能赴海外享受先進發達的醫療服務。

國外固然有很多先進的技術,領先的設備,然而這就是海外醫療的全部了麼?

當然不止如此!如果你有意到海外就醫,這些坑點一定得避過!

海外醫療,坑多需謹慎,繞行攻略來了!

一、服務部分的坑點

一些海外醫療服務機構服務質量差,只顧掙錢。這對就醫者來說不只是財務上的損失,更是關乎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的大事!

1、有些中介沒有配置專業醫學翻譯

有一些醫療中介機構根本沒有配置專業醫學翻譯,而是僱傭一些沒有醫學知識的學生擔任翻譯。他們對檢查結果、病情和治療方法等方面的翻譯容易出現偏差,導致發生醫療糾紛的風險增大。

2、客戶隱私容易外洩

客觀來看,中國的出海醫療目前總體還處於市場的早期階段。換言之,這仍然是一個小眾市場。 “高端客戶往往重視隱私,所以這類服務在傳播性上相對較弱,但隨著越來越多競爭者的加入,對整個行業會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出海醫療市場還需要長久耕耘,醫療專業性和服務意識皆不可少。

3、隨訪不容易實現

國際部治療之後再行隨訪不易,需要再跟同一個醫生聯絡,安排預約等等,耗時耗力,或者只能拿上病歷資料跟本地醫生隨訪,是否能按時隨訪,能夠嚴格跟進用藥都是現實存在的問題。

專科醫生看完就到此結束,回國之後,國內醫院接不接受美方的診療意見,接不接受治療方案都成問題,對重病慢病患者來講,治療的連貫性對控制病情至關重要。

移路分析組小結:在外就醫,時間就意味著金錢+生機。由於翻譯不當造成的醫療事故不在少數,事後家屬痛心不已卻也無法挽回。隱私洩露、難以隨訪更是讓人苦不堪言,這些服務方面的問題務必在國內提前確定到位,全力避免。

海外醫療,坑多需謹慎,繞行攻略來了!

二、技術部分的坑點

這些醫療旅遊項目種類繁多,例如PET-CT防癌體檢、癌症基因檢測、胎盤抗衰老、活細胞治療等。但實際上,這些醫療旅遊項目的背後,存在不少商業噱頭,甚至健康風險。

1、癌症基因檢測有那麼神奇嗎?

現在有一些旅遊公司推出出國癌症基因篩查項目,或者所謂的“早早癌篩查”。這些檢測號稱只需要抽幾管血,檢查只需不到一小時,就能有效檢測癌症發生的概率。

實際上,關於基因檢測,請記住兩個最基本的原則:

1. 基因檢測只是手段,關鍵在於其目的。

2. 是否有必要做檢測,先諮詢醫生意見。

基因檢測有很多種,比如針對腫瘤患者的靶向基因檢測、針對孕婦的胎兒缺陷基因檢測,都已經被證明對於特定人群有較大的幫助。例如對於某些類型腫瘤患者,醫生會建議做靶向基因檢測,這些檢測結果對於能否靶向藥的使用起到決定性作用,像針對肺癌患者的EGFR、ALK檢測等。

而針對健康人群的癌症基因檢測,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日本的,目前的水平都無法達到精確檢測的程度。在中美日正式的癌症診治指南里面,也沒有推薦將基因檢測作為健康人群的癌症篩查手段。

海外醫療,坑多需謹慎,繞行攻略來了!

目前癌症基因檢測費用仍然較高,土豪也許可以隨意,而對於廣大中產階級來說,還是把錢放到性價比更高的檢測方式上。

實際上,癌症基因檢測在國內的一些大醫院和基因公司都有開展,一般不需要專程跑到國外去做。另外如果做了癌症基因檢測,無論是在哪個國家做的,請確保有專業的醫生對檢測進行解讀。

2、PET-CT可以用於常規體檢嗎?

相對於B超、CT和MRI,PET-CT是一種比較新的影像檢測手段。PET-CT由PET和CT兩部分組成,在檢查前,醫生將1放射標記的葡萄糖通過靜脈注入受檢者體內。由於腫瘤組織代謝活躍,對能量需求較高,所以葡萄糖會在腫瘤組織上聚集,在PET圖像上高亮顯示。對於非常早期的癌組織以及淋巴結轉移等CT上較難分辨的情況,PET都可以做出精確監測。

在腫瘤方面,PET-CT一般只針對於以下兩類人群:

1. 確診腫瘤患者,用於判斷腫瘤轉移或復發情況。

2. 未確診但前期檢查高度懷疑腫瘤的人群,用於進一步確切診斷。

海外醫療,坑多需謹慎,繞行攻略來了!

根據中國衛生部頒發的規劃方案,PET-CT檢查陽性率不得低於70%。而實際上,目前在市面上的PET-CT體檢中,癌症的檢出比率遠遠低於這個數,也就是說大多數受檢者只是經歷了一場沒有必要的輻射而已。

每做一次PET-CT,受檢者所受到的輻射值在10~30mSv之間,這是什麼概念呢?

一個人每年受到的自然本底輻射大約是1~2mSv,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5公里的的地方,輻射是2.88 uSv/小時(2014年數據)。照一次PET-CT,相當於5-10年的自然本底輻射,或者相當於在福島核電站附近待上1年。

因此,如果不是醫囑要求,不建議將PET-CT作為普通人的常規體檢手段。如果你看到你的醫療旅遊項目裡含有PET-CT,請務必慎重考慮。

三、法律部分的坑點

目前,國內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旅遊部門未出臺任何與出國就醫相關的規章制度和管理細則。所以這有可能造成隱患。

1、協議簽署不規範

按照正規程序,患者到海外醫療需要由醫療中介機構代表遊客與國外醫療機構簽訂協議才能實現。但現實中,一些中介公司沒有與國外醫療機構簽訂任何協議,一旦出現問題或事故,消費者將面臨正當權益無法保障的問題。

2、醫患糾紛潛在法律風險

由於醫療行為的發生地和患者居住地分屬不同國家,法律體系存在較大差異,一旦在醫療過程中出現意外或者發生醫療事故,患者取證難度較大,需耗費大量時間、人力和經濟成本。

四、觀念部分的坑點

說到底就是利用中國人盲目信任大地方、大醫院裡的醫生的“大”崇拜觀念。

以美國為例,一些深諳中美兩國醫療行業的美籍華人認為:國內的海外醫療中介過多誇大美國大醫院的名頭。一方面,中國國內的海外醫療中介選擇和美國大醫院合作是因為——只能和美國大醫院合作,另一方面,國內的海外醫療中介瞭解中國百姓,中國人在中國看病都只去清北協和,怎麼會願意來美國了還跑去什麼橘子郡某個醫生的診所去看病呢?

下面是美國華人對於中美醫療行業的思考。

美國和中國醫療系統第一點不同就是資源分配。不同於中國優秀的醫療資源只集中於北京上海,美國優秀的資源分佈在各個城市,也許我家附近那個“小”診所的神經內科醫生就是美國神經內科協會的前任主席,也許我的家庭醫生因為卓越成就而被邀請去白宮晚宴。

他們不一定在某個大牌醫院裡面,但是不代表他們不能使用醫院的資源,他們的診所沒有華麗的噴泉,但是不代表沒有體貼的護士,安靜的診室。

海外醫療,坑多需謹慎,繞行攻略來了!

中美醫療系統第二點不同就是分級診療制度。中國目前推行的分級診療制度是:基層醫院/診所——上級醫院——再上級醫院。

然而由於傳統就醫習慣,大家普遍只相信大醫院的專家,感冒頭痛一定要去掛專家號,哪怕只給我看五分鐘。美國的分級診療系統是家庭醫生—專科醫生(醫院)—家庭醫生,這是一個科學完整的就醫流程。

因此造成的典型國內外醫生口碑的差別就是:幾乎全部的中國醫生只存在於醫院且依附於醫院的名聲,美國的醫生是創造自己的品牌。

美國的華人常常舉例說:加州比弗利山莊不僅僅是好萊塢明星的家,西海岸奢侈品集散地,也彙集了美國頂級醫療中心,比如有個叫BHCC的地方,全稱比弗利山莊癌症中心,裡面的每一位醫生背後都掛著數個國家級科研項目、臨床試驗。

他們不僅僅是來訪的傑克、露西的癌症醫生,也是希望之城,西奈山,UCLA相關部門的當家花旦, 但是不能僅僅因為你沒有在這些大牌醫院裡面看到他們就說 “呵,哪來的醫生啊”。

移路分析組總結:海外就醫,是無奈中多出來的一條路。到一個陌生的國家,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尋求一個治病的良方。這個過程經不起太多意外的波瀾,提前規劃,尋找靠譜的機構,做好充足的準備功課。無論是服務、技術還是法律上的坑點,都可能因為提前多做了一點而避免。願準備海外就醫的朋友,多一些準備,少一些煩憂,早日恢復健康,如願以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