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死后含了七粒米,你知道为什么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诸葛亮死后嘴里含七粒米的情节,是出现在《三国演义》里的。在原著第一百四回中,作者写道:

吾死之后,不可发丧。可作一大龛,将吾尸坐于龛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内;脚下用明灯一盏;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则将星不坠。吾陰魂更自起镇之。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然惊疑。

这段话很容易理解,大概就是诸葛亮死后布疑阵,恍了司马懿一下。

诸葛亮在死后含了七粒米,你知道为什么吗?

可真要深究的话,大龛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意义?明灯又是什么?在这里又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在嘴里放七粒米?而不是七粒小麦?为什么一定要放在嘴里,拿在手里不行吗?

相信大家都去过深山古庙,亦或是去过深宅大院。我们一脚踏入,第一眼会看到一个影壁,影壁上会有一个洞。这个洞就是龛,龛里会有个神像。诸葛亮将自己置在大龛内,完全是把自己当成神了。

这盏灯也是很有讲究的,它的名字叫明灯,其实就是冥灯。有什么用处呢?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地方有这样的传统习俗,在老人过世之后,会在脚的一边点上一盏灯,这盏灯其实就是明灯。

诸葛亮在死后含了七粒米,你知道为什么吗?

明灯大概就是为逝者指引西去之路,让他能够干净利索的往生。至于为什么会用米,这是由于诸葛亮的身份所限。

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

根据周礼记载,各个阶层之间的界限不仅明确,每个阶层能用什么器物,也是被规定的死死的。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本就是士大夫阶层,死后所含也应该是玑。(玑即米)

诸葛亮临死前,在行军帐里大摆七星灯,意图延长自己的寿命。奈何天妒英才,被误闯误入的魏延,一巴掌拍散了七星灯。最后也身死魂灭,可悲可叹。

所以说七这个数字是非常有意思的,诸葛亮当然明白这个数字的含义。既然在行军帐里摆七星灯,能够为自己增寿,如果摆一个小型的阵法,是不是也能延缓灵魂消亡呢?

于是乎,诸葛亮大胆的将七星灯摆在自己的嘴里。以米为灯,以身为营,以龛为界,将灵魂锁在龛内不散。故而瞒天过海,以使将星不落。

诸葛亮在死后含了七粒米,你知道为什么吗?

从结果上来看,诸葛亮却是成功了。可是,如果把结果再往后推几十年,诸葛亮却失败了。诸葛亮这一瞒天过海,其实是在透支蜀汉的国运,他贪恋人世间的每一刻钟,都将以蜀汉的灭亡为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