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IPO數據造假背後,是基因技術撐不起的千億市值

華大基因董事長又說大話了。

12月27日,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在2017深商大會上表示,未來的5-10年,可以化學合成任何生命,不是開玩笑,人造生命的進展可能比人工智能還快。

華大基因:IPO數據造假背後,是基因技術撐不起的千億市值

此前汪建公開反對HPV疫苗(宮頸癌疫苗)接種,有“醫藥一哥”之稱的德傳投資董事長姜廣策在朋友圈轉發相關文章並稱,“只能說這個董事長很無知,這個股票很高估,買這股的投資者很可憐!”姜廣策隨後表示,董事長缺乏最基本科學素養,股票被嚴重高估。

汪建曾表示,華大基因將來會所向無敵,這是科研和產業共同決定的。目前華大針對全體員工進行癌症檢測,“如果我們的員工有什麼問題,那也是我們的恥辱。”未來華大將做到人人可及,實現終身服務。

如此看來,之前王老吉可延壽事件中,華大基因總裁尹燁的點頭似乎也並不是禮節性的了,難怪王思聰怒懟:“禮節性點頭也是傻逼”。

不過,華大基因的爭議還不止於說大話這麼簡單,上市前的IPO數據造假和狂飆的股價也成為爭議的焦點。

華大基因IPO被疑造假

華大基因在2015年12月11日的招股書顯示,生育健康類服務2014年產量約為51.56萬個,銷量約為51.56萬個。

而在2017年3月14日報送的招股書申報稿則顯示,2014年產量約為42.51萬個,銷量約為42.51萬個。

同時,招股說明書中涉及的相關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數據又一致。雖然數據出入明顯,但華大基因並未在招股說明書中給出任何解釋。

此外,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刊登的判決日期為2015年1月12日的判決書顯示,2014年,華大基因中心建設項目入駐大梅沙片區,因涉及土地利用性質、環境保護等方面問題,收到三千多人的聯名反對信。

另據(2016)粵行申1522號和(2016)粵行申1523號的廣東省高院行政裁定書顯示,華大基因的控股股東因建設項目將會造成環境汙染且有潛在生物危險而兩次遭到周圍居民反對。

值得注意的是,在華大基因招股說明書中,上述三起訴訟情況並沒有進行披露。

今年11月27日,華大基因董事會關於上述問題,向華大基因發佈問詢函。之後,華大基因發佈公告回覆深交所問詢函,稱招股書兩次預披露稿的數據差異原因為統計口徑不同造成,公司財務信息真實、準確。

而針對深圳大梅沙的項目建設工程引發的周圍部分居民反對及三起行政訴訟案件,華大基因也在公告中做了相應回覆。

公告稱,截至公告披露之日,三起案件中的兩起案件均以原告敗訴終結,最後一起案件尚處於二審審理階段,待終審判決。公告還稱,依據相關規定,華達控股作為第三人涉及的上述三起行政訴訟案件不屬於法定需披露項,公司招股書無需披露。

但市場似乎對華大基因的回覆並不“買賬”。在11月28日短暫反彈後,華大基因在12月29日盤中近乎跌停,創下截至目前近一個月新低183.6元/股。

業內人士表示,在IPO申報資料中出現這樣的數量差錯,無論原因如何,都可看出華大基因在基礎管理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和過失。

華大千億市值遭質疑?

事實上,除了招股說明書的披露問題之外,市場對華大基因的各種質疑聲也越來越大。主要集中在華大基因是否擁有足夠的技術來支撐目前的高市值。

看空華大基因的投資者認為,華大基因並沒有所謂自己高科技含量核心技術,只是在2013年收購了CG公司測序儀的專利知識產權。

與其說華大基因是靠技術致勝,不如說其是靠購買別人機器做服務更貼切,核心技術掌握在上游企業手中,華大基因永遠都要受牽制,這樣是賺不到大錢的。

在基因產業鏈上,上游為測序儀器和試劑供應商,中游為基因測序與檢測服務提供商,下游為醫療、科研機構和企業等使用者,而號稱基因測序第一股的華大基因更多的是通過早置備國外先進設備建立起的行業地位。

雖然華大基因業務貫穿上中下游,但其核心業務仍然是測序服務。收購CG也是一把雙刃劍,這相當於把測序巨頭illumina逼成了自己的競爭對手,illumina自然不會把戰略優先合作權給予華大,尤其是不會給華大優惠價格。而華大基因在近期還無法離開illumina的設備。

另外,華大基因的未來盈利增長點似乎也不在基礎技術的提高上,而是集中在無創產前的市場拓展。

華大基因副總裁劉娜此前在公司上市時表示,基因檢測屬於新興產業,大眾意識處於不斷提高的階段,華大基因的滲透率也在較低的水平。

數據顯示,每年新生兒有1100萬元,隨著二胎放開,新生兒應是1900萬元到2000萬元,無創產前在市場上的滲透率不足20%。劉娜稱“大家想一下隨著市場的增長我們的空間有多大?”

同時,華大基因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並不如想象中的大。其招股說明顯示,2014年至2016年的三年內,公司在科研方面的投入的增幅並不算大,研發費從1.31億元增長為1.77億元,而在2015年還出現了大幅下跌,僅為1.02億元。

從未來的AI+基因大數據領域看,華大面臨的挑戰也很大。華大擁有大量基因數據,但是數據處理及AI還沒有顧得上。汪建也曾表示,現在很多業務忙不過來。

儘管如此,華大基因市值仍然曾超過千億,這意味著華大基因高估值也存在合理性。

而華大基因擁有的多個“首次”疊加的基因題材,吸引了大量散戶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華大基因是中國甚至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是中國第一個參與測序人類基因組、第一個收購國際測序儀公司、第一個在中華世紀壇留名、第一批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批准臨床應用產品、中國第一家國家基因庫的建設運營者。

華大基因的技術水平、業界地位、政府支持等各方面的優勢,也讓投資者對其頗為看好。其還未上市時,就先後獲得了紅杉資本、軟銀、雲鋒基金、深創投等四十多家投資機構的支持。

此外,華大基因上市以來正趕上一系列藍籌醫藥股市值提升階段。尤其是在恆瑞醫藥市值突破2000億元的示範作用下,作為行業龍頭,華大基因必然會享有一定的市盈率溢價。

汪建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在上市那天有一個表態,至少五年不減持。中國的出生缺陷、全球的出生缺陷不控制不減少,我永不減持,華大基因怎麼估值都不為過。”

基因測序市場競爭激烈

《招股說明書》顯示,華大基因2016年營業收入為17.11億元,營業利潤為3.82億元,其中,收入來源最高的是生育健康類服務,達到9.29億元,佔比54.62%,其次是基礎科研類服務和複雜疾病類服務。

華大基因:IPO數據造假背後,是基因技術撐不起的千億市值

華大基因業務構成

在生育健康類服務領域,華大基因正面臨來自貝瑞和康、安諾優達等的猛烈攻擊。貝瑞和康成立於2010年5月18日,業務聚焦於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及儀器試劑盒銷售,2016年收入達到9.22億元,淨利潤為1.42億元,與華大基因幾乎旗鼓相當。

在資本市場,貝瑞和康正積極籌劃借殼A股上市公司天興儀表,有望與華大基因爭搶中國“基因測序第一股”。

至於安諾優達,其在無創產前領域號稱佔據10%左右的市場份額。有意思的是,貝瑞和康、安諾優達都是由前華大基因員工創辦的。

這類公司業內戲稱為“華小”,專注於在細分市場尋找機會。而在“華大”“華小”之外,國內基因檢測公司的數量已超過600餘家。

華大基因:IPO數據造假背後,是基因技術撐不起的千億市值

華大基因歷年五大客戶來源

客戶對華大基因的黏性似乎也在不斷下降。除了中科院首次掉出前五大客戶,作為華大基因2016年第二大客戶的美年大健康自身也開始佈局基因檢測平臺——美因基因。

後者在2016年11月已完成1.67億元融資,已開發出易感基因檢測、腫瘤早期篩查、藥物敏感基因檢測、微生物基因檢測等“治未病”的基因檢測產品。

在業內看來,“分食者”數量日益增多得益於產業成本下降和可觀的市場增長空間。

二代基因測序技術已將成本從16年前單個人的9526.3萬美元降至今天的1000美元,雖然仍不便宜,但對需求的刺激依然顯而易見。

以華大基因力推的無創產前檢測為例,按照滲透率20%,單次檢測費用2000元計算,華創證券預計存量市場大概有64億,這還沒有考慮二胎開放效應。

而全球基因測序市場噴發態勢更為火熱,業內預計其市場規模將由2007年的7.9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54.5億美元,預計2018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11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1.1%。

到2022年其市場規模更將突破300億美元。Markets and Markets預測,中國的基因測序產業2012-2017年間年複合增長率有望達20%-25%。如此快速的增長未來勢必吸引新一輪玩家的進入。

2015年下半年,時任華大基因CEO王俊、華大科技CEO李英睿等人離職創辦碳雲科技,聚焦AI+基因大數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華大未來產生衝擊。

不過汪建並不認為,他表示,一家獨大沒有好結果,基因測序市場無窮大。

汪建這麼說也有其底氣。2017年12月18日,深交所發佈公告稱,從2018年第一個交易日起,華大基因將被調入創業板指數。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就在當天,華大基因開盤後一路震盪下跌,最後居然跌停了。

A股市場永遠存在不確定性,而站在“基因科技”的風口,曾經市值達到千億的華大基因未來該何去何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