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網董事長李慶奎提前退休,人事變動引發發電集團合併猜想

南网董事长李庆奎提前退休,人事变动引发发电集团合并猜想

【無所不能 文 | 沈小波 徐雷鵬】昨日,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在官網頭條位公佈:南方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李慶奎去職退休,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總經理孟振平繼任南方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

昨日上午,南方電網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組部相關幹部局負責人到南網宣佈中組部這一人事調整決定。孟振平同時不再擔任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等職。

李慶奎提前退休,孟振平正當盛年

李慶奎出生於1956年3月,現年62週歲,距慣例的退休年齡63週歲,還有大半年。

按中組部和國資委的規定,一般來說,央企領導退休年齡是60週歲,視情況可以放寬至63週歲。

在具體操作中,凡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正職均為63週歲退休。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全稱是“中央管理的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原有53家。2015年,中國電力投資集團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合併為國家電力投資集團;2017年,神華集團、國電集團合併為國家能源集團,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剩下51家,南方電網是其中一家。

南方電網首任董事長袁懋振出生於1946年11月,任南方電網董事長前,為國家電力公司南方公司總經理,2002年國家電力公司拆分,南方公司化為南方電網,袁懋振成為首任董事長,在任直到2010年2月,滿63週歲退休。

袁懋振的繼任者為趙建國。趙建國原為國家電力公司廣西電力公司總經理,國家電力公司分家後進入南方電網,2010年任南方電網董事長。

2016年6月,華電集團與南方電網負責人調換。趙建國去華電集團任董事長,原華電集團董事長李慶奎任南方電網董事長。

央企負責人調換是央企人事調整的一個現象,最典型的是三大運營商負責人輪換。2016年央企人事調整,除華電與南方電網負責人調換外,還有哈電集團董事長鄒磊調任東方電氣任董事長,原東方電氣總經理斯澤夫任哈電集團董事長。

李慶奎更像一個過渡角色,2016年到到任南方電網,距退休只有2年多時間孟振平則不同,1962年出生的他正當盛年。

孟振平出生於1962年,國家電力拆分後任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副總經理、總會計師。 2015年,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與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合併為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孟振平任總經理。按慣例,孟振平可在南方電網任上直至2025年。

李慶奎任內 南方電網順利推進電改

輸配電價改革是電力體制改革中的大事之一,南方電網是最早進行輸配電價改革的。早在2014年,深圳就完成了全國首個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探索建立完善“准許成本加合理收益”電價機制及配套辦法,為全國電價改革提供了範本。

李慶奎就任南方電網董事長後,將深圳的輸配電價改革經驗推向全網。到李慶奎離任,南方電網覆蓋的五省區輸配電價改革實現了全覆蓋。

輸配電價改革,結合煤電聯動、電力市場化改革,僅2016-2017,南方電網區域內,用戶用電成本就減少了827億元。

2018年,李慶奎繼續推進跨省跨區電網和增量配電網價格核定,並在發改委指導下繼續降低用戶電價,第一批全部為工商業電價。李慶奎預計2018年南方五省區一般工商業用電成本將降低120億元。

2016年3月,就在李慶奎就任南方電網董事長三個月前,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成立,這是兩大國家級電力交易中心之一。李慶奎任內,繼續推進電力交易中心建立,南方五省區已經各自成立相應的省級電力交易中心。

2016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出臺了《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暫行)》,要求各地應適時啟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建立以電力中長期交易和現貨交易相結合的市場化電力電量平衡機制。

南方電網又開風氣之先,在電力現貨市場建設上走在全國最前面。電力現貨市場也是李慶奎任內才開始推動的重大電力體制改革工作。

2017年8月,南方電網下發了《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工作方案》,確定了三步走的實施方案。其中第一步要求,2018年底南方(以廣東起步)具備開展集中式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試點條件。

截止目前,廣東省電力現貨市場交易規則已經編制完成,確立了“1+8”的規則體系,預計年內廣東電力現貨市場將進行試運行。這也是各省電力現貨市場中,進展最快的。

南方電網在電改上走在前面是傳統電改也只是李慶奎任內的工作亮點之一。李慶奎任內,有序推進南方電網既有的各項戰略,包括與區域國家的電力互聯、拓展海外業務、支持西電東送,以及作為電網最基本的電網運行安全、用戶服務質量等。

李慶奎為南方電網確定了“十三五”的發展目標,確保完成“185611”目標,即南網公司中心城區客戶平均停電時間低於1小時,廣州、深圳等10個主要城市客戶平均停電時間低於1小時;客戶服務第三方滿意度不低於80分;非化石能源電量佔比不低於50%;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6%,累計有效專利擁有數不低於10000項;境外資產佔比不低於10%。

李慶奎離任時,南方電網年收入達4946億元,2016、2017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前100名。

電力央企合併猜想

孟振平任南方電網董事長後,國電投總經理職位出現空缺;今年7月,華能集團總經理黃永達到齡退休,華能總經理一職暫時空缺; 8月,大唐集團董事長陳進行退休。至此,五大發電集團中已有三家領導正副職出現空缺。

這引發外界猜想,電力央企是否將迎來新一輪合併重組。

2017年6月,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合併組件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在此之前,神華集團董事長、國電集團總經理都因職務調動而空缺。

央企正副職空缺是央企合併的有利條件。國資改革專家祝波善曾稱,人事問題是央企重組中的棘手問題,兩個董事長、總經理需合併為一個董事長、總經理,如一邊缺一個,重組就容易得多。

  • 猜想1:國電投+華能

國電投與華能的合併是目前相對可靠的。原國電投董事長王炳華曾在多個場合表示,華能集團與國電投集團“大家有意往一起想,還在推進中。”,但因為兩家集團公司下屬多家上市公司,“一些信息不太好披露。”

澎湃新聞也曾爆料,國電投與華能集團就合併事宜正在接觸中。

國電投與華能集團隨董事長均在職。但華能集團董事長曹培璽1955年出生,已處於退休年齡。

如國電投與華能集團合併,資產將達1.9萬億元,超過國家能源集團的1.8萬億。

  • 猜想2:華能+大唐

華能集團與大唐集團的合併也是坊間傳言之一,主要是因為兩家發電集團領導空缺天然匹配。

就在最近的7、8月,大唐董事長職位空缺,華能總經理職位空缺,不由得引發業內猜想。

巧合的是,華能董事長曹培璽、大唐總經理陳飛虎曾有過交集。2002-2008年,二人均在華電集團內任領導職務。

華能集團、大唐集團合併後,總資產將達1.7萬億元,稍遜於國家能源集團。

南网董事长李庆奎提前退休,人事变动引发发电集团合并猜想

主要能源央企現任負責人年齡

南网董事长李庆奎提前退休,人事变动引发发电集团合并猜想南网董事长李庆奎提前退休,人事变动引发发电集团合并猜想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找能豆君 | icaixinenergy ; icaixinenergy2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無所不能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