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今年的端午节与父亲节,悄然“偶遇”

端午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与提倡,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父亲节,100余年之前在美国诞生的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推崇与喜爱。

本来,这是两个关系不大的两个节日,然而却在今年,悄然的不期而遇。他们“偶遇”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粽情端午:今年的端午节与父亲节,悄然“偶遇”

端午节遇上父亲节

我有一个朋友阿伟,本是湖北黄冈人,因为妻子是我们当地人,便为了伟大的爱情奔赴千里,在这里定居扎根。自从2015年在枣庄定居,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阿伟回湖北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全部累加起来的时间,亦不过二十天左右。

我曾经问过阿伟,为什么不多抽点时间,或者节日,回去看看。阿伟告诉我,他自己何尝不想多回去几次,奈何因为种种原因,不得回去。一般也就是春节的时候回去一趟,顶多再加上一次中秋节。

数日之前,在和阿伟闲聊之时,无意聊到今年端午节和父亲节“偶遇”的话题,他喜笑颜开又毫不隐晦的拨开手机,向我炫耀他的车票。原来,他今年早早地就预订了与其妻子往返于湖北和枣庄的车票,而车票上显示的时间,正是端午假期。我佯装不知,嘴上却故意问他“今年怎么想着端午节回去呢?”

“这不正赶上端午节和父亲节一起吗,”阿伟扶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继续说道:“上次与父母过端午节还是十年之前的高中,至于父亲节,每年也都是打个电话而已,今年我和妻子一提这事,她便欣然同意。”我看着喜不自禁的阿伟,点了点头,也真心的为其高兴。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没什么,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就是一个端午节,一个父亲节吗。我却对阿伟的话感同身受,大为赞同。阿伟的车票与心情,不但反映了其对于父母的思念,更是衍射了我国人民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与新兴节日的接受。

有人曾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对于这个观点,我甚是赞同。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但是变化也越来越快,人们普遍也变得比较浮躁,也更加迷茫。我们需要一些特定的“仪式感”来消除、缓解这种浮躁与迷茫,而诸如端午节之类的传统节日,亦或父亲节之类的新兴节日,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仪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