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2018年半年报值得关注的几个点和未来可能的变化

(一)在智能装备领域

在珠海、武汉、洛阳三地设有 5 家子分公司,其中有 10 个智能装备相关的研发部门,研发人员近 300 人。智能装备领域主要业务涵盖了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工厂自动化、热交换器设备、钣金注塑设备、智能物流仓储设备、智能环保设备、智能检测设备、精密传动部件、工业信息化等十大板块。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公司已研制出水平多关节(SCARA)机器人、六自由度关节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等不同种类品,负载级别覆盖 1~180KG,广泛应用于家电、家具、电子等领域。主要客户覆盖家电、3C、食品、厨卫、化妆品等行业,产品性能和质量得到客户和市场充分肯定。同时,工业机器人在公司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累计为格力电器自动化减员约1200 人

格力进军工业机器人领域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经过刻苦攻关,已成功实现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2018年,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经专家组一致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点评:格力发展智能装备有个好处是自己产业链够长,这些东西可以在自己内部先使用,再向市场推广。另外智能制造主要还是为了提高自己主业效率。这个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在财务报表体现,厚积才能薄发

(三)销售费用减少,

毛利率减低?

我们知道这几年随着产品结构升级,空调均价其实应该是提高的,毛利率应该是提升的,那 么为何格力毛利率不增长甚至微降呢?

我们知道随着这几年营收的提高,按道理说销售还利应该是越来越高的,为何这几年销售还利一年比一年少呢?按道理说销售费用应该是越来越高,但是我们看上面销售费用率从2014年的24%降到2017年的11%?甚至到2018年中报8.8%?

格力2018年半年报值得关注的几个点和未来可能的变化

原因就是2015年开始每年计提的销售还利小于当年冲减的销售费用

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当年的销售费用会因此减少;通过销售价款优惠支付销售返利时,

会减少当期营业收入,会使销售毛利率下降,但同时冲减销售费用,因此对营业利润没有影响,销售净利率不受影响。所以这几年虽然毛利率不升微降,但是利润率在提升,符合格力电器这几年产品结构升级和效率提升的事实。

(四)预收款变少?

格力的销售还利一般从九月份开始,打款贴息只有每年九月有,金额为9月回款额的4%。提货奖励从每年9月开始计算,金额为提货额的4%,按月递减0.5%直到3月。淡季奖励为9月到第二年3月的提货额的1-2个点。年终返利为全年销售额的8-11个点。所以你会发现,具体到每年,第二季度的预收款是最少的,第三季度是最多的。 今年半年报预售变少除了这个惯例,跟第二季度过早热5月开始热,第三季度行情比较难也有关系。预收少也说明可能不压货了。 今年下半年的出货量和终端零售量正常情况下

会比上半年差,但是整年依然好于去年的预期,这点不用太过当心。 重点关注后面几个月的房地产销售数据和终端零售数据。

(五)外销 毛利率下降也有点看不懂,按道理说今年人民币贬值,自主品牌比重提升,毛利率总体应该是提高的。

2016上半年汇兑收益 23.5亿,衍生金融工具取得的投资收益亏10.7亿,实际挣12.8亿。2017上半年 汇兑损失4.9亿,衍生金融工具取得的投资收益挣0.8181亿,实际亏4.08亿。2018上半年汇兑损失 2.4亿,衍生金融工具取得的投资收益挣4.8亿,实际挣2.4亿。2018年汇兑怎么会损失2.4亿?要知道格力有307忆折算成人民币的美元啊,看看福耀玻璃汇兑收益。

(六)股东方面

前海从2.99%减持到只有1.92%,中国人寿从0.89%加仓到1.13%,值得注意的是高领资本从0.84%减持到0.75%,对美的集团这个季度从1.64%减到1.62%,第一季度是从1.74%轻微减到1.64%。

(七)董的一些言论

大家觉得格力搞芯片,投入这么多,我们股民不答应,是员工创造财富,不是你股民的这些钱在创造财富,是劳动创造财富,不是资本创造财富,这个概念一定要清晰。

有一种投资者,他们真正是想跟着企业发展,通过企业发展来获得收益。我希望这些投资者能够维护企业的发展战略,能够意识到不是你投资的这个公司用股价给你带来回报,而是企业通过创造带给投资者回报我希望投资者能用这样的心态来投资格力。作为投资者,不是说希望他们跟着格力长跑,我不能强行绑着投资者一直跟我跑下去,而是希望投资者要有好的心态。

未来格力可能会有几个主业,空调是一个主业,再有一个是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智能装备方面,必须要解决工业母机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经解决了。我们工厂里一边是德国的数控机床,

一边就是格力的数控机床,同时在加工叶轮,如果我们的数控机床能走向世界,为全球服务,是一个什么概念?在机器人方面,以后工厂越来越智能化,是需要有技术支撑的,这个支撑点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三个是铸造(其实也是智能制造的衍生),铸造是很枯燥的,不赚钱但我要干,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做基础,一切都实现不了。所以我选择的这几个领域都是挑战自己、吃苦头的事情,都不是马上能够赚大钱的东西。

( 铸造:2017年,格力与武安携手打造的格力·邯郸(武安)中原智能装备基础件产业基地开工,标志着格力正式进军铸造行业。方向格力电器配套铸件、新能源汽车铸件、工程机械、核电、工、火车、家电、机车、特种机械等行业铸件和高端模具、智能机器人、3D打印铸件等。

格力将利用多年积累的智能制造技术切入这一领域,推广自动化生产方式,显著提高铸件行业的精益制造、绿色制造水平,改善目前的铸件行业小而散、污染严重等问题。)

对于格力的发展,我们讲2023年做到6000亿,我们只是说有这个梦想,有这个目标,并没有讲我们2023年一定会做到6000亿。

点评:格力要搞大事情,董阿姨并不什么关心股价的涨跌,也并不关心股东的想法(叫股东为股民),认为管理层和员工才是决定公司未来的关键,所以他想不通为何她收购银隆被否定,她不分红就跌停。

从创造公司价值角度来说她是对的。从管理公司角度来说,管理层也比股东专业。但是在现在的证券市场,

资本也是治理公司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制约管理层的一个重要力量,要去他们。

董阿姨还是国企风格,自己认为对,就不愿意跟人解释。你要知道伟大的巴菲特,每年都要给股东写一篇长长的信,每年开股东大会,回答股东和机构各种问题。沟通非常关键,让别人让同你,让大家知道你在做什么,在做对企业竞争有利的事情,在做对企业和股东长期有利的事情,而不是让人误解,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巴菲特提过“1美元原则”,公司留存的1美元如果能创造超过1美元市值的话,就不应该分红,留存继续创造更多价值,像伯克希尔·哈撒韦那样,从不分。

众所周知,格力管理层工资比美的低,也不像美的各种股权激励,只能靠自己死工资买股票(前一段总工程师还在买买买呢),那么分红就是他们能在这个企业获得的最大利益,而且董阿姨比其他格力管理层更缺钱,投资银隆的钱也不知道哪里抵押贷款的,也不卖股票,这利息钱总要付的吧。 从这个角度,格力管理层的利益是和股东一致的从历史看,也是厚道的。所以目前还是继续信任。

所以我对格力的判断是:未来几年格力会发展新业务和释放蓄水池,这样能降低空调行业本身的周期性,让业绩更平稳更好看。但是新增业务也会占用更多本来分给股东的资金,短期几年内分红肯定会降低,这样的变化就看你自己选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