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關羽、馬超、黃忠、趙雲之間的恩怨糾纏

關羽性格驕傲自負,剛愎自用,善士卒而傲士大夫。這也是他丟失荊州的主要原因,由於看不起傅士仁、糜芳,經常對其訓斥,一點也不給人留臉面。才導致兩人最後獻城投降。關羽本事是有,文轁武略樣樣精通,要不也不會被劉備重用,留下守荊州,其才能也是後人所公認的,在武廟中被列位七十二名將之一,這是對其才能是何等的肯定。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而關羽的這些缺點卻是致命的。

正史中關羽、馬超、黃忠、趙雲之間的恩怨糾纏

馬超在劉備攻打成都時投降劉備,當是劉璋死守成都,仗著城高牆厚不予歸降,正好馬超帶其弟馬岱等來降,劉備甚為高興,心生一計,秘密派給馬超大量的軍隊,換成馬超軍的服裝,讓馬超率領在成都城外駐紮。成都城內兵將看見馬家軍歸降劉備,非常害怕,他們知道西涼軍的厲害,連曹操都不是其對手,要不是曹操使用離間計,是打不過西涼軍的。

正史中關羽、馬超、黃忠、趙雲之間的恩怨糾纏

馬超在城外一出現,嚇的劉璋馬上投降了,於是劉備成功佔領了成都。就這樣馬超正式歸降了劉備,而遠在荊州的關羽,聽說馬超歸降,由於與馬超素不相識,只是聞其大名。天下提起西涼馬超,誰人不識!於是寫信與諸葛亮,內容是問諸葛亮馬超之才如何?有誰可比馬超相比。心中不服之意躍然紙上。

諸葛亮是何等聰明之人,心知關羽不服馬超,才會如此之問。諸葛亮馬上回信給關羽。

正史中關羽、馬超、黃忠、趙雲之間的恩怨糾纏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諸葛亮的溢美之詞讓關羽頗為受用,得意之色溢於言表,還拿著信給眾賓客看,至於嗎,恐怕別人不知道他比馬超強,其炫耀之意也太為明顯了,別人皆知關羽心驕氣傲,皆誇關羽了不起,關羽此時都快飄起來了。

正史中關羽、馬超、黃忠、趙雲之間的恩怨糾纏

由於諸葛亮等人的縱容,使得關羽之傲氣越來越嚴重,根本不把任何人看在眼裡,甚至後來把孫權也不放在眼裡,人家好在是一國之主,居然辱罵其來使,傲氣達到了頂峰。

黃忠在真實歷史中根本就沒有和關羽交過手,黃忠是自動歸降的,歸降後黃忠在攻打漢中時立下了大功,刀斬了夏侯淵。劉備為感其功,稱漢中王后,想任命黃忠為後將軍,諸葛亮深知關羽的性格,怕關羽不服黃忠而生事,於是勸說劉備取消任命。

正史中關羽、馬超、黃忠、趙雲之間的恩怨糾纏

《三國志黃忠傳》記載:“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

諸葛亮認為黃忠的名望根本不及馬超關張等,黃忠在漢中立如此大功,馬超張飛皆親眼所見,自然予以認可,但關羽不同,其遠在荊州,根本不知此事,加之其心驕氣傲,心中必會不服。最終劉備沒有采納諸葛亮建議。任命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

正史中關羽、馬超、黃忠、趙雲之間的恩怨糾纏

正史上並無記載關羽收到劉備此任命的任何反應,是不是如諸葛亮所料看不起黃忠,正史上沒說,也不知劉備怎麼解決的。但三國演義中說得很詳細,關羽拒絕接受,並說了:“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這樣傷人的話。最終被費詩說服。

三國演義中的記載不太可信,因為關羽雖然傲氣,但對於劉備還是是言聽計從的,根本不敢拒絕劉備之任命,也不會說出那樣傷人的話,關羽別管怎麼傲,也是不敢不給劉備面子的。

正史中關羽、馬超、黃忠、趙雲之間的恩怨糾纏

趙雲很早就歸順劉備,並且在劉備落難之時投奔,此種行為關羽相當佩服,從此關張趙雲隨劉備出身入死,親如兄弟一般。長板坡救主,雖不如演義說的七進七出,但確實是救了劉禪,正所謂功高莫過救架,劉禪雖然當時還不是皇上,但對劉備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關羽對趙雲更加佩服,別說趙雲也沒在四大將軍之列,就是位於四將軍之列,關羽也是絕對沒有意見的。

如果真如演義中所說,關羽說出不與黃忠為伍的話,也是多半為了趙雲鳴不平,為什麼新降的黃忠被任後將軍。而自己的兄弟卻還是一個雜牌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