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十自述》——向胡适母亲学学子女教育

读︱《四十自述》——向胡适母亲学学子女教育

1931年,胡适在北大任教十多年,写出著名的《四十自述》。

胡适幼年丧父,40岁成为北大文学院院长,其后的发展更是辉煌。

这本87页的小册子,主要记叙他从出生到留学前的19年经历。

这19年,是一个人人生发展最关键的奠基之年,教育的黄金期。

单亲妈妈冯顺弟是怎么做到的?

在人生经历上,胡适和他妈妈的身世不可谓不苦。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农家女儿。

顺弟年少懂事,为了给父亲要点嫁妆补贴家用,17岁便嫁给47岁的铁花先生(1889年)。铁花先生赴台湾任职后,逢甲午战争,台湾割让,死在任上。

顺弟婚后两年多生下胡适(1891年),胡适三岁三个月离开父亲回老家绩溪,半年后父亲去世(1895年)。

顺弟17岁结婚,19岁当娘,23岁成寡妇,46岁去世。

读︱《四十自述》——向胡适母亲学学子女教育

胡适母亲冯顺弟

在求学上进上,母亲管教,家族相助。

有三大支撑点。

一是家底支撑,起步高。

胡适从小上私塾,就和别人不同。别人家一年只给老师2个银元,他妈妈给6个,每年还增加,到后来12个。

老师对他不仅教认字,还每个字解释,每句话解释,让他学得明白、学得有兴趣,其他孩子则不管,任其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老师,学习效率不同、兴趣动力不同,结果截然不同。

二是家风支撑,走的直。

母亲始终要求,不能丢父亲的脸。父辈的榜样力量,兄弟辈的带头作用,指引了他的人生目标。

几个哥哥、亲戚朋友都给他借很多古典小说、评词唱曲阅读,让他在少年时候大量吸收古典文化,练就童子功。

三是家母支撑,动力足。

他母亲对外包容大度、自制明理,对内尊师重教、管束严厉,让胡适有一个良好的道德模范和管教环境。

胡适对母亲评价:“气量大,性子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如果我学到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读︱《四十自述》——向胡适母亲学学子女教育

胡适书法

三代培养一个贵族。聪明人也要有好的家族积淀和发展平台,尤其是有个好母亲。

胡适不可学,但胡适的母亲可学。

要培养儿女,推荐看看冯顺第的做法。

读︱《四十自述》——向胡适母亲学学子女教育

胡适与夫人江冬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