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令人心忧!提高教师待遇迫在眉睫!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调查显示,教师职业当前一个显著地特征就是性别比例失衡。特别是在过去十年,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显现出不均衡的态势,令人心忧。

截至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据统计中发现,女考生竟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其背后原因复杂多面,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内情。

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令人心忧!提高教师待遇迫在眉睫!

第一、女性参与劳动比例提升

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度提高可能是教学职业女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过去10年中,世界范围内女性教师比例增长最多的3个国家日本、德国和希腊,女性就业率提高了11%,而其他有数据的国家女性就业率平均增长了8%。

第二、对男女职业的刻板印象

对女性和男性各自擅长领域以及能够从事的职业的刻板印象,也可能造成不同教育领域的性别分隔。例如,科学领域女性教师比例低可能因为社会上将科学看成主要是男性所从事的领域,从而妨碍了女性追求该领域的高等教育阶段学习。

第三、工资水平对男性吸引力低

与其他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相比,教师工资的性别差异更加明显。经合组织各经济体平均而言,25岁至64岁的男性小学教师收入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男性的71%,初中阶段提高到76%,高中阶段增长到81%。

而女教师收入明显更高,小学女性教师收入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女性工人的90%,在初高中教育阶段,甚至略高于同龄女性。男性与女性相对工资的巨大差异可能让教学行业对女性更具吸引力,尤其在较低的教育阶段。

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令人心忧!提高教师待遇迫在眉睫!

要解决当前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现状,首先就要从提高教师的收入和整体福利待遇着手,因为现如今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压力,那就是养家糊口,随着房价飞涨,中国整体男女比例失调,无论在找对象还是谈婚论嫁,作为男性同胞,都要依赖自己的收入解决这些问题,福利待遇提升不了,即便有一腔奉献教育事业的热血,也硬生生的逼到其他行业领域。

其次,我们还应该从源头上来缓解性别失衡,即在师范院校招生上扩大男生比例,为更多男生进入教师队伍创造条件。高等师范院校需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男生认识男性教师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克服社会职业选择方面的偏见。针对当下中小学招聘考试中不利于男性的现实,在教师招聘设岗时对性别做出相关的规定,以保证男性教师的基本比例,还可以通过增加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实践性笔试评价等方面的考核内容,让更多的男性应聘者有机会进入面试环节。此外,教育部门可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就业引导,比如当前最紧要的编制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