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四爷拿到了《百官行述》为什么要烧掉?而不是留作把柄

雍正王朝中除了邬思道,其实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人物,这就是任伯安。曾经是吏部一个小笔贴式,后来闲居经商却在六部九卿和诸位皇子阿哥中,经营穿梭。很多大官在他面前,都像奴仆一样可以指挥来去。只因为,在他的手中有一份特别重要的文档——《百官行述》。

雍正王朝:四爷拿到了《百官行述》为什么要烧掉?而不是留作把柄

这个东西记录的是朝中大臣们的功过是非,曾经犯过哪些错误,贪污受贿啊案子判错了诸如此类。简而言之,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把柄。

当初很多小官,现在20多年过去了,基本上都已经升迁了,甚至有的做到了封疆大吏或者说是尚书大臣。那么曾经这一点污迹,就尤为重要了,很可能会成为对头攻击自己的证据。

雍正王朝:四爷拿到了《百官行述》为什么要烧掉?而不是留作把柄

朝中大臣,对此却是无可奈何,毕竟是有把柄在别人的手里。虽然说任伯安是九阿哥门人,但是,渐渐的已经坐大不听八爷和九爷的节制了。

这是一个危险人物,也是一颗定时炸弹。但不巧的是,遇到了四阿哥胤禛,邬思道的一招连环计,不仅拔除了江夏镇,而且还活捉了任伯安。《百官行述》自然也到了四阿哥的手上。这可是一份重量级的文档,可以号令六部九卿,又让其他的皇子阿哥有所忌惮的重要把柄。但是我们看老四并没有搬回自己的家,当作一个令牌来使。而是,邀请了其他的阿哥们来吃酒,当着众人的面烧掉了这个《百官行述》。自己压根拆都没有拆,看都没有看。

雍正王朝:四爷拿到了《百官行述》为什么要烧掉?而不是留作把柄

就应该是让很多人也匪夷所思的,一件事儿了。既然这个《百官行述》如此重要,为什么四爷不用他作为自己的一面王牌,却直接烧掉了呢?

实际上,这个东西,是一把双刃剑,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百官行述》牵涉的大臣和皇子实在太广了,牵连太深,瞬间四阿哥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雍正王朝:四爷拿到了《百官行述》为什么要烧掉?而不是留作把柄

对四阿哥来说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自己拆了,抄下来作为一个重要的把柄,可以去要挟别人。第二种是,不拆不看上交给皇帝。第三种就是不拆不看也不上交给皇帝,而是直接当着众人的面销毁了。

如果说老四选择的是第一种,自己拆了把它作为一种把柄的话,那么很可能爵位不保被永远圈禁。用来要挟别人的话,必然会成为朝中大臣群起而攻之的对象,也会被康熙皇帝所忌惮。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仅没有要挟成别人,很可能自己会受到重要的处分。

雍正王朝:四爷拿到了《百官行述》为什么要烧掉?而不是留作把柄

如果说,老四选择的是第二种的话直接上交给皇帝。结果,必然是会受到,康熙皇帝的处罚。这个东西看似是一份证据,但实际上,牵涉的大臣和皇子阿哥实在太广了,皇帝也不可能一一去查处,这样一来就动摇了国本,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你交给了皇帝,皇帝反而还不好处置。等于是把麻烦给了皇上,皇上不处罚你处罚谁呢?

雍正王朝:四爷拿到了《百官行述》为什么要烧掉?而不是留作把柄

所以综合考虑,老四选择的第三种是最聪明的一种做法。自己没有拆开看,又当着其他人的面销毁了,这样既可以表示自己正大光明,同时为皇上解决了一个重要的麻烦,还收获了其他大臣们的心,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雍正王朝:四爷拿到了《百官行述》为什么要烧掉?而不是留作把柄

所以我们看,康熙帝回京之后,对于,四阿哥的处置,只是问了一下,你为什么要把它烧了呢?但是并没有作出其他的处罚。

无独有偶,《大宋提刑官》中有一个人做了和任伯安一样的事情,这个人叫刁光斗,也是,记录了朝中大臣们的,各种把柄证据龌龊事儿。结果被宋慈逮住了,宋慈就不聪明,他把这些东西直接交给了皇帝。本来以为皇帝会按照名单处罚这些大臣,没想到皇帝直接一把火全烧了。并不是皇帝不想处置,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处置。人谁无过,皇帝还需要依靠这些臣子们来为自己,治理国家呢。如果,都处置了,国家必然大乱。

雍正王朝:四爷拿到了《百官行述》为什么要烧掉?而不是留作把柄

水至清则无鱼就是这个道理!

四阿哥烧掉了《百官行述》不仅为自己解决了麻烦,也为皇上解决了麻烦,还表现出自己没有其他的想法,这才是真正聪明的做法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