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時代的那些胡人之劉淵

劉淵(?--公元310年),字元海,是匈奴大單于冒頓的後代,匈奴單于於夫羅的孫子,於夫羅死後,他的弟弟呼廚泉繼位為單于,曹操執掌北方後,將呼廚泉單于的匈奴分為五部,劉淵的父親劉豹被任命為左部帥,劉淵就出生在這樣的環境下。


五胡時代的那些胡人之劉淵

劉淵年幼時,在洛陽充當匈奴的人質,同時也學習了精深的漢文化,他認為當初漢高祖劉邦將宗室女嫁給冒頓單于,那麼冒頓單于的子孫就是高祖的外甥,因此匈奴單于這一支姓劉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就將冒頓單于的子孫都改姓劉了。由於他長相偉岸,文武全才,很受當時掌權的司馬氏看中,晉武帝司馬炎甚至想讓他擔任滅吳的重任,但終因他是匈奴人,始終未能得到重用。
五胡時代的那些胡人之劉淵


公元279年,劉淵的父親劉豹去世,劉淵回到部族接管了部眾,成為左部帥。晉惠帝時期,劉淵被封為五部大都督,漢光鄉侯,但是好運不長,公元300年,他因為一部分部眾叛逃回大漠,而被朝廷免官。
五胡時代的那些胡人之劉淵

隨著八王之亂的開端,劉淵復出的機會也來了,當時成都王司馬穎正在四處招募兵馬,準備奪取帝位,劉淵便往投靠,司馬穎封他為寧朔將軍,監五部軍事。劉淵看出中原的混亂已經無可收拾,在族人劉宣的鼓動下,便想脫離司馬穎,回幷州召集匈奴五部,準備起事。他表面上說為司馬穎招來匈奴五部用以對付北方的鮮卑人,騙取司馬穎信任,順利脫身後,便回到了幷州自己的部落中。


五胡時代的那些胡人之劉淵

公元304年,劉淵自稱漢王,定年號為元熙,尊稱劉禪為孝懷皇帝,國號為漢,正式脫離晉朝自立。自立後的劉淵,首先擊敗了幷州刺史司馬騰的進攻,並佔領了河東大片土地,定蒲子為都城,威脅洛陽和長安。這時候,遠近的流民亂軍先後來投靠劉淵,包括鮮卑族陸逐延,氐族酋長單于徵,東萊人王彌和羯族人石勒等,劉淵的實力大增,開始窺測中原。
五胡時代的那些胡人之劉淵

公元308年,劉淵正式稱帝,改年號永鳳。不久,他便命令其四子劉聰和王彌進攻洛陽。當時的洛陽,為東海王司馬越執掌,手上兵將尚多,雙方在洛陽城下拉鋸了許久,但是劉淵的匈奴軍沒有多大進展。劉淵聽從勸告,最終從洛陽撤軍。
五胡時代的那些胡人之劉淵

公元310年,劉淵病重,詔命其子劉和為太子,其他宗室成員輔佐,八月,病逝,劉和登基稱帝,但不久被他的四子劉聰擊殺奪位,劉聰最終繼位為匈奴漢第二任皇帝。劉聰繼承劉淵遺志,最終攻破洛陽和長安,覆滅了西晉政權。


五胡時代的那些胡人之劉淵

後世對劉淵的評價甚低,認為他是五胡禍亂的元兇,北宋司馬光更是評價道:劉淵以匈奴遺種,乘晉室之衰,奄有河汾天下。蠭起之眾輻輳而歸之,石勒、王彌皆北面為臣。聰承其故業遂陷兩都,執辱二帝,矜誇淫縱,殘暴無親,幸以病終,墳草未生,家為屠戮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