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胡之匈奴(漢):劉淵

我們回到混亂中原大陸,講下晚成漢兩年建國的漢(前趙)建國情形。

匈奴這個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從秦朝起就和漢人的政權一直糾纏,始皇帝強大之時被蒙恬趕得倉皇北竄,到了漢朝初期,匈奴逐漸強大起來,漢高祖劉邦還曾被圍白登,險些被匈奴捉了去,到了漢武帝期間,被衛青和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又斬殺的部族凋零,匈奴也是頑強就想野草也一樣,一旦有點春風春雨就能迅速復甦。但是匈奴也並非一直在北方遊牧,大漢時和漢朝一邊打仗一邊和親,部分匈奴貴族就自稱是漢甥,還用漢朝皇帝的姓做自己的姓,逐漸融入了漢人生活,

魏武帝曹操期間,曾命令南匈奴單于呼廚泉入居幷州境內,分匈奴部眾為五部,劉淵的父親,左部帥劉豹是呼廚泉兄長的孩子,部族最為強盛。劉淵,字元海,小時候就聰明伶俐,拜師上黨大儒崔遊,博習經史。小時候就志向不凡,有一次和同學們聊天道:“我常恥隨(隨何)陸(陸賈)無武,絳(絳侯周勃)灌(灌嬰)無文,隨陸遇漢高祖,不能立業封侯,絳灌遇漢文帝,不能興教勸學,這豈非一大可惜麼。“所以在博習經史的同時,且兼修武事,膂力過人,善於射箭,可謂是文武齊全。

曹魏亡國前夕,劉淵到洛陽做人質,很受司馬昭的優待,安東將軍王渾父子說劉淵文武全才,可為東南統帥,李熹也推薦他督領西軍,但都被阻攔,無非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知道後,頗為不滿。為此,齊王司馬攸勸晉武帝殺他以除後患,但王渾又進諫說我們以信義治天下,怎麼能無辜殺人質。所以一直沒有殺死劉淵,但也一直沒有授予實權,後來劉豹死後,晉武帝授劉淵為左部帥,離開了洛陽,埋下了隱患。


十三、五胡之匈奴(漢):劉淵

劉淵(劉元海)

八王之亂時候,劉淵被成都王司馬穎留在鄴都為自己效力,王浚與東贏公司馬騰起兵反司馬穎,司馬穎難以抵抗就採納劉淵的建議,讓其聯絡匈奴五部以支持自己,但因為司馬穎後來敗走鄴都,給了劉淵藉口,正好再加上部眾勸告,也就假裝表示了一下,“我答應過他(司馬穎),不可以不救。”被劉宣(劉淵的叔祖)等一勸,他也就算了。在西晉之時,部分匈奴貴族已經不滿意自己的地位,劉宣等就擁護劉淵做了大單于,想借此時機恢復呼韓邪曾經的榮光,但是劉淵的胃口可不那麼小,他說你們是有見識,但還是目標不夠大,大禹出西戎,文王生東夷,帝王有何常種,現在我手握雄兵十餘萬,如果向南與晉爭鋒,都能以一當十,勢如摧古拉朽,就可能建立漢高祖的功業,最不濟也能是魏武帝的功業,呼韓邪何足道。劉宣等趕緊拍馬屁說大單于英明,那就趕緊趁此機會稱尊吧。劉淵自是順應,晉永興元年(304年)十月,劉淵在左國城建國稱漢,自稱漢王,改元元熙,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築廟祭祀,也不知道漢祖漢宗,認不認這個所謂的外甥,追尊蜀漢後主劉禪為孝懷皇帝,劉禪估計會認吧。然後立長子劉和為世子,劉宣為丞相。一切的開國制度,都按照兩漢的故例,可見劉淵氣魄、志向當真不小。

歷史上建國稱雄,要是沒有強大的軍事基礎,基本很難,劉淵建國也不例外,一方面有自己匈奴嫡系的支持,另一方面有亂世中的一些梟雄的加入。包括後趙建立者石勒、大盜王彌、劉靈等人。

大概介紹下這幾個人,石勒本是羯人,居住在上黨,晉太安年間,幷州饑荒,刺史司馬騰為籌措軍費,買賣胡人,石勒被賣給師歡,師歡因其奇異,其耕作的時候有鼓角聲,所以對石勒很優待,後來石勒認識了牧馬的汲桑,石勒這個名字就是汲桑幫忙起起得,兩人非常投緣,聽說公師藩起兵就糾合壯士投靠了公師藩,石勒這個人打仗非常勇敢,經常作為先鋒衝鋒陷陣,後來公師藩被“屠伯”苟晞打敗殺死,石勒和汲桑又逃回了牧場,兩人鍥而不捨的造反,又糾集了一撥人馬,四處劫掠,汲桑自稱大將軍,石勒為討虜將軍,打著為司馬穎報仇的名號,在公元307年,攻陷了鄴都,殺死了司馬騰,但是很快他們也被司馬越派的“屠伯”苟晞採用堅壁清野的戰術擊敗,苟晞就是汲桑的剋星,石勒和汲桑也各自逃散,後來汲桑被殺,石勒隨後投靠了劉淵,被封為平晉王,並且允許石勒至上黨召集胡人,作為自己的親軍。後來幫忙劉淵賺取了烏桓的張伏利度,劉淵大喜之下,讓石勒都督山東征討諸軍事,並將伏利度的軍馬也歸石勒節制,自此成為漢的一員大將,當然自己逐漸也在亂世中有了爭雄的資本。

王彌本來是一個縣令的長史,亂世中縣令也糾眾作亂,後來被幽州都督王浚討平,但是王彌亡命而逃,然後聚眾為盜,在青徐州活動,擁兵數萬,聲勢浩大;劉靈小時候力大無窮,能用手拉住奔跑的牛,徒步追上奔馳的駿馬,但比較貧賤苦於無人引薦,經常嘆息道,老天爺,我貧窮至此,莫非是讓我造反不成。聽到王彌叛亂後,也召集了強盜,揭竿起義了。後因為為官兵所敗,兩人也分別投靠了劉淵。

公元308年之前,劉淵雖然稱王,但並沒有太大的發展,相反處境比較困難,一方面幷州一帶被劉琨據守,因為劉琨頗擅用兵,劉淵基本沒有什麼機會,另一方面離石饑荒,吃飯都成問題,以王彌等人為嚮導,派兒子劉聰帶兵數千,進攻河東,卻又被官兵殺了個落花流水,劉聰敗回。劉淵很是憂慮,侍中劉殷、王育就建議說,我們起兵只是守在一個小地盤,沒有打出什麼威風,當下應大舉出兵,攻下幷州,消滅刺史劉琨,再南向佔領河東(河東、平陽兩郡,今晉南),建立帝號;渡過黃河後,作為都城,再以關中士馬,東進直取洛陽,以前漢高祖劉邦就是這樣的策略,咱們為什麼不依葫蘆畫瓢呢。看來了解歷史很重要,劉淵一聽,這簡直就是提醒我不忘初心啊。趁著秋高馬肥,適合騎兵作戰的時候,向南進軍,一路攻下平陽、河東,石勒也督兵攻下鄴都,於是公元308年,劉淵公開稱帝,改元永鳳,把蒲子城作為都城。

隨後派遣石勒、劉靈,攻略魏汲和頓丘三郡,百姓五十餘壘都望塵而降。這幾郡在今冀南、豫北一帶,久經戰亂,成都王司馬穎覆亡以後,晉朝的統治力量薄弱,社會秩序混亂,居民為求自保,建立了許多村寨堡壘,但遇到像石勒這樣的強敵,除了投降,別無出路,石勒請示劉淵,給壘主也授予官職,挑選了壯丁5萬充軍,老弱任然安居,。次年,晉懷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劉淵遷都平陽,改元河瑞,封劉聰為楚王。

定都平陽之後,劉淵就窺伺洛陽,但劉琨一直是他的心腹之患,且上黨是南向洛陽進軍的道路。石勒此時勢力已經大漲,在河北鉅鹿常山一帶活動,自己還設立一個君子營,專門招納豪傑,張賓、孔萇等都依附於石勒。劉淵就派石勒為前鋒進攻壺關,劉聰、王彌為後援,劉琨趕緊派遣將軍支援,但被石勒與劉聰相繼殺死,劉聰軍勢大振,又相繼攻克屯留、長子,逼得上黨太守龐淳不得不獻出壺關投降,隨即漢兵兵鋒直指洛陽。此時劉聰以為洛陽可以輕易攻下,但洛陽沒那麼簡單,畢竟晉朝廷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更何況現在還沒有死。

八月劉聰攻陷宜陽後,中了詐降計,敗逃回去,十月他又發動第二次進攻洛陽的戰役。這次劉曜、劉景、王彌、呼延翼也都趕來助陣,帶領騎兵5萬,步卒3萬,誓要踏平洛陽。但天不遂人願,司馬越、北宮純、涼州刺史張軌等拼死守城,並趁劉聰燒香拜佛祈求老天幫助自己貢獻洛陽,不在營中之際,突襲劉聰部,部將呼延翼、呼延顥、呼延朗先後陣亡,於是只能再次無功而返。

劉聰兩戰洛陽都沒有取得意向的成果,看來天不予劉淵在世之日進入洛陽了。公元310年,劉淵病逝,共計稱王四年,稱帝三年,太子劉和即位。公元310年,劉和即位後,劉淵屍骨未寒之際,聽信讒言,就想除掉劉聰等兄弟,劉和自被立為太子就基本沒有領過兵打過仗,而劉聰久居軍旅,執掌兵權,自然劉和快速被劉聰幹掉了,在位僅僅幾天。劉聰奪了帝位,改元光興,尊單後為皇太后,立單後的兒子劉乂為帝太弟。公元318年劉聰去世,其子劉粲即位。劉曜(劉聰堂兄弟)又奪了堂侄的帝位,還把國號改稱為趙,所以歷史上稱為前趙。劉聰雖然滅掉了西晉,但是包括劉聰在內的後代幾位君主都是疏離朝政,縱情聲色,妄行殺戮忠臣,所以很快就為石勒所吞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