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孩子們在城市裡生活的越久,對真正的自然之美和野性之美就越缺乏感知能力。高樓大廈、寬闊繁榮的街巷,這些鋼筋水泥像一個個灰色的牢籠,把孩子們和自然隔絕起來。

爸爸媽媽們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是如何在石頭上蹦蹦跳跳、採下小花做成花環、用樹葉吹出聲響的嗎?這些親近自然的小遊戲同樣也能取悅我們的孩子。康乃爾大學環境心理學教授威爾斯的研究顯示,孩子與大自然的接觸越多,壓力程度越小,注意力集中時間越長。

並且,親近自然何必遠行,家門口的小花園,甚至小區裡的花圃就能夠豐富孩子的視覺、聽覺,甚至是嗅覺,讓孩子的感官得到充分的滿足。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和小鳥當哥們兒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論是城市或鄉間,小鳥可能都是孩子們最熟悉的野生動物。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試在自家附近的花園裡做個鳥類餵食器,給孩子一個近距離觀察這些小精靈的機會。或者只是單純地帶孩子一邊漫步一邊欣賞它們的婉轉啼鳴,看看能不能借由它們的聲音,分辨出是哪一種鳥類。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再靠近一點蟲蟲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雖然遇到有刺或咬人的昆蟲總是得小心為上,但大多數的昆蟲都是無害的。不僅如此,許多昆蟲還有著非常美麗的花紋和色彩,對孩子有股神奇的吸引力。爸爸媽媽們不妨帶著孩子進入昆蟲的神奇小世界追逐它們美麗的身影,觀察大自然在這些小生物上的鬼斧神工。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小小野外攝影師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必親臨非洲大草原,家門口的公園裡也有精彩的風景。通過照相機的鏡頭,孩子能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周遭的世界。

爸爸媽媽們可以參考一些很棒的戶外攝影作品,從中獲取靈感,然後直奔後院或附近的公園,和孩子有模有樣地當起大攝影師,將自然界的一舉一動盡收鏡頭底下。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蒙上眼走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是一個最能激發孩子想像力的遊戲。把孩子的眼睛蒙上,能延展他們對世界的感知。因為視覺是人類最依賴的感覺,一旦不能用眼睛去看,孩子們就必須調動平時很少用的感官去聽、去摸、去聞,注意力完全集中於這些感官上,各種感覺會靈敏許多,認知會更鮮明。

爸爸媽媽和孩子決定好誰先領路、誰蒙上眼睛後,遊戲就開始了。領路人可以帶著夥伴走任何看起來有意思的路,但要提醒夥伴留意地上的障礙物、垂下來的樹枝等,還要牽著夥伴的手去摸有趣的東西,帶著他感受周圍有意思的聲音和氣味。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微觀之旅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所謂“微觀之旅”,就是沿著1-1.5米的細繩所走的極短的“遠征”。給孩子一副放大鏡,和他一起趴在地上沿著路線一釐米一釐米地爬過去,觀察自然界的每一個細節:彎彎草葉上五彩斑斕的露珠、沾滿花粉閃閃發光的花甲蟲……小孩子對微小的事物尤為喜愛,他們對這個“微縮森林世界”全神貫注、如痴如醉的樣子會令你大吃一驚。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爸爸媽媽們還能和孩子們一起發揮想象力,比如引導孩子把自己想像成螞蟻大小,同時問一些有趣問題:“你現在到哪個國家了?那隻蝸牛想要幹嗎?當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水珠會是什麼感覺?……”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食物鏈卡片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個遊戲能讓孩子清楚地瞭解自然界各成員間的關係,敬畏自然神奇的平衡。爸爸媽媽提前準備一些空白的紙片,然後讓孩子把園子裡發現的植物和動物名稱都寫在一些小卡片上,接著就可以開始問問題了:“地球從哪裡得到能量?從太陽!那麼是哪一種類型的生命第一個利用這種能量呢?是植物!現在我們就來建一個金字塔吧!”先排列植物卡片,然後讀出剩餘卡片上的動物名稱,讓孩子分清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食草動物卡片將被排列在植物卡片上面,再把食肉動物卡片排列在食草動物卡片上面,這樣孩子就能對大自然食物鏈有一個基礎的認知了。

小花園的奇妙旅行,這才是在家門口遛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