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教父》8個不爲人知的幕後細節


在美國影史最偉大電影排行榜上,《教父》長期佔據榜首。不過,這部電影拍攝前後的不少細節都還不為人知。比如,那隻在教父手上愛打呼嚕的貓。導演科波拉後來說:“馬龍手中的那隻貓不是計劃好的。”白蘭度顯然很喜歡孩子和動物,這也成為了電影的一部分。但這也差點毀了這一鏡頭。當劇組人員聽到白蘭度的對話時,他們根本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問題不是白蘭度,而是那隻貓,它的呼嚕聲破壞了聲音。你仍然可以在音軌上聽到它。

【最後一幕的沮喪殘忍】《教父》包含了70年代電影中最令人沮喪的一幕:凱·科里昂意識到她的丈夫是一個兇殘的流氓,而他的辦公室的門卻在她面前慢慢關上。不過,科波拉也拍下了另一個結局,一個與書中的結尾相符的結局:凱在教堂裡點燃蠟燭,希望能拯救她丈夫的靈魂。但科波拉最終選擇刪掉這一幕,結束了他的電影。對一部關於黑手黨的電影來說,這種情感上的殘忍並不過分。

【他們真的殺了一匹馬】當傑克·沃爾茨醒來時,馬的頭在床柱上。觀眾們對這匹馬的死感到憤怒,許多人問它是不是真的獸首。是的,它是。電影公司曾鼓勵科波拉使用假馬頭,但他不喜歡這個模型。他的道具師在新澤西州發現了準備屠宰的馬。藝術指導挑選了一匹看起來像電影裡的馬,說:“當那匹馬被宰殺時,把它的頭送給我們。”科波拉後來回憶道,“有一天,一個裝滿乾冰的板條箱裡裝著這匹馬的頭,來到我面前。”


【我相信美國】最初,科波拉計劃用柯里昂家族婚禮的明亮鏡頭揭開影片的序幕。但是,當一個朋友看到劇本的草稿時,他懷疑科波拉是否能以一種更與眾不同、更出乎意料的方式開始這部電影。科波拉把他朋友的話牢記在心,寫了一篇很長的演講,以一句簡單、難忘、諷刺的話開頭:“我相信美國”。

【白蘭度的試鏡】科波拉知道馬龍·白蘭度永遠不會接受正式的試鏡,於是他帶著一臺便攜攝像機來到白蘭度的家裡,告訴他他們想在磁帶上“嘗試一些東西”。根據傳說中的測試,白蘭度穿著和服,把他的長髮往後拉。慢慢地,他把自己變成了老頭子,把他的頭髮染黑(據說是擦鞋油),把面巾紙塞進他的臉頰,讓自己看起來像只鬥牛犬。然後,白蘭度吸了一口雪茄,小聲咕噥著,散發出他那著名的教父光環。

【橘子散落一地】對於電影的製片設計師來說,橘子只不過是另一種精心挑選出來的讚美,而不是其他嚴肅的著裝。他說:“我們知道這部電影不會是關於明亮的顏色,而橙色是一個很好的對比。”最終,散落一地的橘子,象徵著教父的死亡。


【1000顆子彈造成的死亡】桑尼在長灘堤道收費站的死亡是一個高潮。有一些小線索,比如收費站司機丟了硬幣,可以透露結果,但是沒有時間。當六名男子拿著機關槍站起來時,桑尼流露出被數百顆子彈擊中的可怕痛苦,而桑尼的屍體上還附著著400多個爆竹,汽車和收費亭隨即爆炸。這個場景需要三天時間,技術人員和炸藥的花費是10萬美元,對於一部預算約650萬美元的電影來說,這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費用。

【導演的女兒演了一個男嬰】在電影結尾著名的洗禮場景中,年輕的邁克爾·弗朗西斯·里茲由索菲亞·科波拉飾演,她出生於1971年5月。除了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員之外,索菲亞是唯一一個在這三部電影中都出現過的演員。當然,大家都知道《教父III》,但在《教父II》中,她可以被簡單地看作是把維託·柯里昂帶到埃利斯島的船上的一個年輕移民女孩。她的另一個身份,是導演科波拉的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