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專家學者齊聚大佛寺(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清)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眾高僧大德與會(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廣東省社科院歷史所所長李慶新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清)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周永衛(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中山大學人類學院教授姚崇新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清)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姚瀟鶇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學愚講話(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清)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華南師範大學博士禪海法師(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深圳大學博士吳蔚琳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清)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北京大學教授王邦維老師對以上發言做出點評(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中山大學教授鍾東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清)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西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楊玉輝(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黑龍江佛教協會會長靜波法師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清)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中山大學教授馮煥真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嚴耀中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清)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廣東省社科聯研究員林有能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中山大學古文獻研究所教授李福標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清)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曹旅寧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劉玲娣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清)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董大發言(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黃夏年對以上發言進行點評(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清)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教授何方耀作總結(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廣州大佛寺方丈耀智法師聆聽論壇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各位專家學者暢談(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果仁)

“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舉行

集體合影(圖片來源:菩薩在線 攝影:妙清)

菩薩在線廣東訊 9月2日,以“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為主題的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市大佛寺舉行。本次論壇和學術研討會是由廣州市佛教協會、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

廣州佛教與對外交流”討論會由中山大學教授姚崇新主持。廣東省社科院歷史所所長李慶新就“元韶禪師與臨濟宗在南嶽的傳播”一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周永衛在發言中,以西北籍僧人的的弘法足跡為切入點,考察了嶺南和南海絲路在佛教東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山大學人類學院教授姚崇新在發言中講述了廣州光孝寺駐錫外國高僧的若干事蹟,並認為光孝寺在中外佛教交流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姚瀟鶇依據詳實的史料,在發言中介紹了六朝嶺南佛經譯者的信息。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學愚在講話中梳理了與中國佛教密切相關之“絲綢之路外交”的歷史,並提出中國佛教協會的產生的一個原因就是“外交”,“外交”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中有重要意義。而“外交”不只是一個政治層面上的意義,在歷史上的民間“外交”也有其不容忽視的重要性。華南師範大學博士禪海法師從粵語和巴利語中有極為相似讀音這一現象入手,提出了巴利語對現在粵語佛教詞彙有影響的假設。深圳大學博士吳蔚琳在發言中介紹了《善見律毗婆沙》的研究價值,提出諸多有關此文獻的研究問題。在論壇的最後,北京大學教授王邦維老師仔細地對每一篇報告一一進行了的點評,提出了諸多極具參考價值的建議,同時他還認為本次論壇提出了很多具有發展性的研究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學愚主持以“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為主題的學術論壇。中山大學教授鍾東就“唐代廣州的佛教及中國化”問題進行了發言,他提出唐代廣州是佛教中國化不可忽視的地方,同時呼籲學者應該用新思路對該問題作進一步的研究和闡述。西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楊玉輝就“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寺院的現代發展於轉型”一題進行了講話,對都市背景下的寺院發展提出了建議。華南農業大學博士宋躍華在講話中結合佛學與管理學,也指出了這樣的交叉學科在當今時代需求緊迫,但學科研究又十分空缺的現狀。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黑龍江佛教協會會長靜波法師的發言深入淺出,輕鬆幽默地為聽眾講述了信徒在當今社會該如何修行佛法,如何輕鬆應對當今社會砸向人們的煩惱。中山大學教授馮煥真對以上的說法進行了點評,從對“聖”、“俗”二諦的看法入手,講述了自己對佛教的認知。

廣州佛教的歷史人物”論壇由廣東省社科聯研究員林有能主持。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嚴耀中憑藉著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在說話中提出了關於真諦佛學的幾點評說。廣東省社科聯研究員林有能在發言中考察了關於真諦在廣州行蹤的幾個重要問題。中山大學古文獻研究所教授李福標在講話中指出了釋古奘《虛堂詩集》的文獻價值,認為其對探索清初廣州海幢寺和韶關丹霞山別傳寺、考察清康熙中後期嶺南禪宗發展狀況及海幢寺派的活動是不可或缺的文獻。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馮煥珍在講話中梳理了太虛大師在廣州的弘法歷史,並認為太虛大師此舉對廣州佛教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華南師範大學教授曹旅寧以《鹹陟堂集》為材料,剖析了成鷲在嶺南佛教史上的地位等問題。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劉玲娣在發言中介紹了自己的以粵籍僧人“元韶”的生平事蹟為議題的研究。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董大學在發言中以考古資料為研究材料,介紹了《金剛經》與禪宗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黃夏年對以上的發言做出了詳盡的點評,對每一位學者所說議題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教授何方耀最後進行本次學術會議的總結髮言。他悉心的整理分類了本次論壇所遞交的論文,逐篇為論文貢獻了自己的建議。同時他認為本次論壇緊扣主題、內容豐富,回顧了廣州佛教發展的歷史,分析了佛教在文化交流中的歷史作用,明確了當代佛教的社會責任,為廣州佛教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指明瞭方向。

本次以“廣州佛教與宗教中國化”為主題的佛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大佛寺圓滿落幕,學者法師們各抒己見,促進了思想的交流與碰撞,為廣州佛教的蓬勃發展提供了不可忽視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