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人中王阳明为何较少被人提及?

谢雄枝


我是文开石,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首先,我们确定这个四圣人指的是儒家四圣人,即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

前三个人在儒家体系中的地位,都几乎是不可动摇的。属于早就自有公论,王阳明的资历辈分太靠后。

而带上王阳明这四个人组成的“四圣人”说法到了清朝才出现。而在之前,还有几个也有资格儒家圣人,比如让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比如一直都是儒家异端到了清朝才算“平反”的荀子。王阳明能从清朝开始与孔孟朱并列,已经算侥幸,他的成绩影响并不比董、荀高出多少。

王阳明主要是接着明朝,思想在整个东亚东南亚流传较广,实为一代大家,也是集大成者。

王阳明的阳明心学,确实是集大成者。但不够纯粹,他的思想受道家、佛家影响也很大,虽然明朝中晚期开始成为主流学说之一,但让传统儒家接受还是有一点困难的。

前有先贤大儒,旁有后起之秀,所以王阳明正好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虽然研究儒学的人必知其人,但大多属于外行的人,正好只知孔孟,几乎说不出第三人,何况他这个第四人。


文开石


大家目前公认的四大圣人是孔子、孟子、朱熹和王阳明。更具体的说这四位圣人应该是儒家四大圣人,而非中国四大圣人。谁将王阳明与孔子孟子和朱熹齐名四大圣人?这个来源无法考究。但是有书君认为应该是推崇王阳明的人才会评出这样的四大圣人供后世考评。

1、王阳明能够与其他圣人齐名肯定有他的独特之处,首先他们的思想一定的不同的。



孔子推崇仁礼,孟子推崇“民本思想”“仁政学说”和“道德伦理”,朱熹推崇“存天理 去人欲”,而王阳明推崇致心学,核心思想“致良知”,即“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2、王阳明的思想偏向唯心。


不适合国家建设初期的主流思想,因此不被推崇。我们更重视孔子、孟子的仁礼的道德思想,也推崇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所想表达的要克制自己的私欲,追求社会的和谐美好。

但是现在社会已经不再像过去那般动荡,王阳明的思想已经逐渐被我们所熟知和推崇。我国领导人多次称赞王阳明的思想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

3、由于王阳明的思想不是社会推崇的重点,而且我们从小到大课本中所熟悉的圣人形象一直都是孔子孟子等圣人,自然对王阳明不了解。



同时,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出了社会工作后没有像义务教育那种潜移默化的思想贯彻。想要静下心去了解王阳明有些困难,更何况去了解王阳明的思想再去传播推崇他的思想。


也是以为了解的人推崇的人的人少,他为后人所熟知的几率又小了很多。

现在王阳明已经被大众所了解了,连国家领导人都非常推崇他的思想。也许王阳明有一天也能到我们的课本上,他的思想也能被普及被传播。有书君相信有闪光点的思想总是会被人发现,只是早晚问题。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自号阳明子。是明代的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作为儒家的四大圣人之一。著书立说,知行合一,开宗立派。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政治上的地位,都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曾国藩曾这样评价他: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王阳明的学说思想,阳明心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立德,立言,立功于一身。门生弟子,个个不凡。嘉靖首辅徐阶亦是再传弟子。

王阳明可谓少年不凡,15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果。王守仁18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途中从娄谅那里了解到“格物致知”之学。

王阳明20岁时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对骑射,军事他都非常感兴趣。弘治十二年,28岁的王阳明参加礼部会试,成绩出色,随后授刑部主事,后因病回乡。弘治十七年被启用,授兵部武选司主事。后因被宦官刘瑾陷害被贬至贵州龙场。期满被召入京。在兵部尚书王琼的提拔下,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荡平盗贼,平定宁王叛乱。王阳明不想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选择功成身退,创立书院讲学。但在动荡的年代里,一个非凡卓越的人想像普通人一样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是几乎不可能的。



嘉定六年卢叔,王寿造反。朝朝廷下诏,让王守仁官复原职兼左都御史 总督两广兼巡抚。守仁大军至思恩,叛军听闻王守仁至而投降。嘉靖七年,卢苏,王受归降王守仁。可谓功绩卓著。

平乱后,王守仁因肺病严重而回乡。

阳明心学强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

朱载垕评价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律,功高不赏……。


大鱼记


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为什么他们四个单独列出来叫四圣?从哪个层面来定义?还是只是四个名字就四圣?这个说法本来就有问题,就像香港歌坛硬要搞个四大天王出来为了宣传一样,作为搞学问的话,这种挂名牌的说法八叔觉得很不合适,因此在八叔的意识里无所谓四圣之一的王阳明是被少提及。

但是王阳明作为立德立言立功的唯一人(八叔个人的认为)为什么很少被提及,这么问就合适了。那为什么呢?

也很简单,两个方面:

一:利益所致;

二:思想觉悟高度所致;

第一方面:利益问题;

心学虽然来源与儒学,根基上也是推崇儒家的仁义道德与礼之类的思想,但是心学内容表面看起来,容易被个人主义化,心即理这种理念在皇帝的话就是法,对权威要绝对遵从的思想环境里,这其实是大忌的。事实心学从开始提出来就被当时的主流意识反对妖魔化这也是原因之一。人人都有一颗心,那人人都有自己的理,但是不是人人都能用良知来看待对待事情的,作为权利利益的拥有者,如果认可心即理的说法,他们还怎么去跟想跟他们争权力利益的人讲理?思想这种东西,再好在传播过程中也一定会被千奇百怪地解读,就像善良的安拉思想缺培养出IS一样,动奶酪的思想是不能任由发展的。从明到清到马列主义,这都是不合适的。

第二方面:思想觉悟高度不够;

心学来源于儒学但是对儒学有本质的丰富拓展,尤其大明王朝开始的八股文科举考试用的教材最主要的就是朱熹的,但心学对于朱熹的格物穷理是持批判的,格物来求理,理在外,心即理,理本存于心,每个人都有,你让那些读几十年书的人怎么转得过弯来?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果心学诞生在西方,那王绝对能成为哲学一代大家,唯心主义的全面阐述者。在马列主义的教育下,我们把唯物主义当成正派,而唯心主义当成反派,但是从哲学的角度,唯心唯物绝对是平等正面的,只是看待认识世界的角度出发点不同。事实上到今天,提及王学主要还是在说他的知行合一于,那放在教条化的儒学思想环境里,更难理解得了唯心主义也是思想认知的一条路。这就是觉悟高度不够。

即使在未来,知道王学的人会越来越多,但王阳明还是不会被当成与孔孟朱熹齐名的圣人,不因为别的,因为王学相对于儒学里面所蕴含的不确定能量太大。


帅八叔


我这里摘取环球时报的一段文字—

从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到1895年甲午战争,日本扳倒大清国用了27年。明治维新的三大政策是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回顾历史必须承认,“文明开化”政策获得了成功。如果说封建社会的众生百姓接受观念上的改变离不开日本学者的努力的话,那么,那些学者、政客们又是被谁启蒙的呢?

  其实明治维新前200年,日本社会就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启蒙过程,启蒙者是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1472-1529)。17世纪初,有关王阳明的书籍传入日本。最早接受阳明学的是江户时期的下级武士中江藤树(1608-1648)。1622年他擅自“脱藩”,在家乡近江开办“藤树书院”,以极大热情投身平民教育。他破除等级观念,宣扬官民平等的理念,被称为“近江圣人”。他门下阳明学者辈出,大弟子熊泽蕃山于1670年开办“冈山藩学”,这是日本最初的武士子弟学校,江户后期还教授“兰学”(西洋知识)。

  到明治维新前,不论社会上或幕府内部,能叫得上名的阳明学信徒不下百人。其中有武士(比如山县有朋,日本陆军创始人)、商人(涩泽荣一,“日本企业之父”)、学者(福泽谕吉,思想家,“脱亚论”者)、政治家(伊藤博文,日本首任首相)、危险分子(吉田松阴,“征韩论”者)等,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阳明学的重要特征是开启思辨,自我认知。和朱子的“性即理”不同,朱子要人们去情欲,居静深思,以“格物致知”;王阳明则认为,人的性和情不可分离,两者构成了“心”,所以“心即理”,而“理”又分“外理”和“内理”。人的“心”只要符合“内在的理”,就是自己充分理解的、通过自己的实践可以解释通的道理,就是完成了“心”与“理”的统一,而不必刻意追求“外理”,即便是经书中圣人阐明的道理。在王阳明看来,“愚夫愚妇皆圣人”,前提是“致良知”。现实社会里,代表良知的“诚意”比“格物致知”更重要。而“良知”不是静思得出,而是生活中磨炼而来。所谓“知行合一”,“致良知”必“事上磨炼”。

  阳明学对人的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宋代以后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但实际上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阳明学认为良知在身胜于读书,平民也可以成为圣人。其次,阳明学开通了肯定人的欲望的大门。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达,社会发展,生活安定,人们的思想多样化,这个现实是不容忽视的。第三,重视朋友关系。王阳明通过讲学的方式,广交朋友。儒家的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中,前4个在地位上是上下关系,而朋友关系则是平等的。

  日本庆幸自己没有建立起科举制度,不管是朝廷还是幕府都不用豢养大批文人,也就没有学说思想的垄断。清贫的文化人相对自由,代表庶民观点的阳明学说很容易被接受。当然,江户时代的官学依然是朱子学。但在儒佛共存的日本,儒家理论高空虚渺,幕府政治的凝聚力日渐低下。改变这一现状的是另一位儒学大师——朱舜水(1600-1682),他和王阳明是同乡。

  1644年明朝亡国后,反清遗臣朱舜水逃亡日本。水户藩二代藩主德川光囶敬仰朱舜水的才德,将他迎到江户(东京),行弟子礼,舜水开始在日本讲学。舜水追求务实,实理实学,批评日本朱子学空洞务虚。朱舜水身居异国,向弟子警示明朝灭亡的道理。德川光囶从朱舜水那里吸取了儒家的忠君爱国、大义名分思想和重史、尊史、尚史的史学思想。此后,德川建立的日本“水户学”,成为明治维新以来近代日本社会主要精神力量。此外,不论日本省庵学的鼻祖安东守约,还是古学鼻祖山鹿素行,都是朱舜水的高足。

  朱舜水并不自诩阳明传人,他以极高的品格博得各界尊重,自由施教的学风使其与弟子间建立全新的友情。除了得其真传的弟子,间接受其影响的人也很多。当时践行阳明学“知行合一”者,必走舜水探求实理实学之路。

  当然,日本社会的启蒙与江户以后重视实学教育也有关联。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生存,是江户教育的一大特点。江户的寺庙在各地办学,通常都叫“寺子屋”。教的课程是,读(千字文、汉文)、写(信、告示、诉状、商品名、收条、借据等)、算(算盘、记账方法)。内容五花八门,将来只要有用就让孩子们学。到1850年,日本人的识字率已达70%-80%,而英国产业革命后期的识字率仅20%-25%。可以说日本社会已经基本完成迎接大变革的思想准备。

  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也是阳明学的信徒。他认为,国家的独立首先必是民众的自立,有自主意识才能自立,能自立者一定会自强,而当他们接受“民主”、“自由”理念时会很珍惜,很好地运用。而自卑的百姓希望有德者管理社会,久而久之会从相信变崇拜再到迷信。福泽的启蒙书卖了300万部,相当于每10个日本人中就有一读过他的书。

  遗憾的是,王阳明的“良知”这一基本准则没有被日本人深刻理解。日本强大后,自恃武力,走向歧途。福泽后来成为“脱亚论”的倡导者,他对中国和朝鲜不屑一顾,“人民不开化,作为敌手就不足为惧,作为朋友就不足利用”,他甚至说“日本应该站在欧美的立场去看待今天的支那和朝鲜”。


天绮爵


四圣之中,就属王阳明的个性比较张扬了,他不像朱熹,让人听天由命,朱熹大力的推广存天理,灭人欲之之说。

按照朱夫子的解说,一切不合时宜的欲望都是罪恶的开端,这个开端一定要扼杀在摇篮之中。正好这一说法迎合了封建社会官方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统治。

比如说,生在帝王之家的人,以后的帝王就应该在他们家产生,其它的人连想都不要想这件事。所以,朱熹的这一说法,也被当时的皇家大力的推崇。被封为官方学说,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热度多年不减。

王阳明则不然,他倡导的是心学,说白了就是做任何事,都要追随自己的心愿。若是自己觉得追求功名利禄好,那就去追,若是自己觉得闲赋在家,饮酒锄田快乐那就宅在家里。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所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把所有的人,都按着一个模板去培养。

王阳明的学说更多的是想去解放个人的思想,鼓励人勇敢的去追求真理。而这一学说,恰恰是和程朱理学相违背的,也不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统治阶级就是不想让大众有多余的想法,天天惹事生非的,容易引起社会的矛盾。

所以,王阳明的学说,根本就得不到官方的认可,只要官方不认可,也就不能大规模的去推行他的学说了。这就是为什么相对于其它三圣来说,他唯一略显冷清的原因。


史学达人


  • 为什么很少被提及?
  • 因为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反馈-强化系统”。发动自己的良知作用于外界,外界也会把这种良知反馈给自己的内心,从而将良知强化,这就是反馈-强化系统。
  • (讲一个色盲实验:假如一个人,生出来就认为红色是绿色,绿色是红色。
  • 当他长到两岁的时候,老师指着树叶对他说:这个树叶的颜色是绿色。
  • 他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呢?他看到的树叶本身是红色的,然后,认为红色这种颜色的名称叫绿色。
  • 等他长大后,看到马路上绿灯亮了,他其实看到的是红颜色,红颜色的名称叫绿色,绿色灯亮就可以开车,然后他就开车走了,整个过程不会出任何错。
  • 所以天生的红绿色盲,永远没有人知道他是红绿色盲,他自己也永远不知道自己是红绿色盲。
  • 这是反馈-强化的经典案例,人的思想更是这样,不断的反馈强化,直到坚信自己的思想就是唯一的真理,而且坚信不疑!)
  • 所以,大力智慧的源泉,源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通过发觉外界事物的规律原理以图提炼大力智慧。
  • 所谓“心即理”,“心外无物”此之谓也。

  • 这就导致后人没有稳定的修行标准,因此分出了很多门派,不能形成唯一性的哲学,持续传承下去。

  • 学阳明心学具体能得到什么好处?
  • 阳明心学,是关于人的哲学,是大有可为的哲学。凡是有人类参与的事业,在心学的武装下去做,都能做得尽善尽美。
  • 王阳明,一个明朝普通官员。打仗剿匪,得心应手;杀人诛族,心平气和;甚至贿赂太监,也心若止水。因为他“此心不动”,“清净光明”,总能把洞见力、执行力调节到最佳状态,这就是心学的妙处。
  • 有人会反驳,王阳明会打仗,是因为他有打仗的天赋。普通人学会了心学,不一定像他那样会打仗!
  • 这个王阳明早有回答:所有的圣人就像24k的黄金,纯度相同但重量不一定相同。
  • 圣人不是神,不可能创造神迹。但是,圣人可以把自己的能力调整到最佳状态,成为最好的自己。
  • 阳明心学在日本得到了广泛传承。在内地已经没落。
  • “一生俯首拜阳明。”——东乡平八郎。

美之星暖通


我深度相信,王阳明的书没几个人认真读过,他为什么会是“圣人”?也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原因。

先声明一点,我读孔孟,读老子,但是很少读王阳明的著作,水平不够,很难达到“心觉不远,莞尔一笑”的境界。

孔子成为圣人,是因为他是儒学的创始人,他又明确的世界观也有明确的方法论,他的世界观就是“这个世界需要秩序,需要温情”,他的方法论就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这一套,在中国流行了两千多年,绝对的主流思想。

孟子称为亚圣,是因为他是儒学的开拓者,在“仁”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义”的概念,并成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做人和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和孔子并称为“孔孟之道”。

王阳明首先是一个“儒生”,在探究朱熹倡导的“理”的核心的过程中,打破了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论,但是得出的结论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更多的是“心灵鸡汤”式的更接近于激励和立志方向的“感悟”,而这种感悟更趋向于唯心。对于懂王阳明的人来讲,敬仰的人多,能够付诸实践的人很少,曾国藩算是迄今最成功的实践者。

朱熹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个“理”,称之为“天理”,而人活着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找到并遵循”这个“理”,这个天理究竟是什么?朱熹也没说清楚,但是他把天理和人的思想的关系说明白了,他提出的观点是“存天理,灭人欲”,也就是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同时他提出追求天理的方法论是“格物致知”。但是究竟怎么“格物”,怎么样才算“致知”,估计连朱熹自己也搞不清楚,反正“格”就是了。

王阳明对朱熹的理论最初是顶礼膜拜的,不然他不会对着竹子冥思苦想七天而大病一场。

朱熹方法论的虚无,导致王阳明对什么是天理,如何获得天理产生了兴趣,最终他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就是“天理就是人性”,每个人心里都有天理,不用再追求外部的什么天理了。第二,在方法论上,王阳明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学也就是这两句话“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这个哲学实在是高大上,并且至今实践的人不多,是因为的确实践的难度远远大于“修身养性”,同时习惯了“听天由命”的人们基本上很难把“天人合一”作为思考的自觉。而“知行合一”尽管到目前为止都是十分正确的方法论,但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实在是太难了。

了解王阳明的人少,用他的哲学思想指导自己人生的人更少,而在“唯心主义”没有市场的今天。王阳明自然就小众了。


步武堂


儒家的四个著名的大牌学者,据说被称为“四圣人”。“四圣人”就是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其实,这个“四圣人”的说法是到了近代清末才有,之前还有董仲舒,也被列为儒家的一个圣人。儒家相当于一个特殊的宗教,信仰的是昊天上帝,圣人就是加百列一样的天使,儒生就是儒教的牧师或者神父。我就说说这所谓的“四圣人”吧。“四圣人”之中,孔子主要是讲道德和社会秩序,孟子主要是讲仁政,朱熹比较唯心主义,发展了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过分的强调道德建设,以至于士大夫拼命的伪装自己,至于政务能力被不屑一顾,形成了一个道德原教旨主义。王阳明也是唯心主义,虽然有好的一面,比如提出“知行合一”,但更多的是神棍气息,天天格竹子,妄图格出什么天理出来。王阳明接近于禅宗,迷信所谓的“顿悟”,认为天理是顿悟出来的,最后一事无成,什么也没有悟出来。历史上,王阳明的弟子格竹子格成精神病的比比皆是,虽然也有一些人是王阳明的铁杆粉丝对王阳明极端吹捧,最后王阳明的学说还是成为阳春白雪,不被当局重视。对当局来说,你最好不要胡思乱想,有《四书五经》给你消遣,打发漫长的时间就已经足够了,别没事闲的蛋疼跑来跑去玩什么顿悟。万一顿悟出个不和谐的东西,那就不是朝廷之福了。此外,王阳明的出生年代稍晚,已经是明朝,按照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出生年代越早的人越牛逼,王阳明出生比较晚,哪有资格和孔孟并列?


怀疑探索者



关于“四圣人”这个概念,其实自古以来每个人对圣人的定义都不同,比如更广为人知的“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和半个曾国藩。但是不管概念中的圣人如何,对于王阳明而言都不重要,因为在他看来:圣人讲纯度,而不讲分量。就比方把人比喻成一块金子,那么孔子是9000两的金子,王阳明是8000两,我们每个人是一两。这是重量上的区别,但其实即便你是一两黄金,但是你的纯度和孔圣人的9000两的纯度是一样的,那么你也是个圣人。

所以王阳明认为做圣人,追求的不是重量,而是纯度。我们延伸一下,一个知名度大的圣人和一个知名度小的圣人,名气大小并不重要,重要但是这个圣人是否货真价实,名副其实。

言归正传。至于为什么王阳明较少被人提及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问题。现代国内的心学热潮,搞学术,做演讲不说几句王阳明的格言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学问的。

但是一切都是相对,而非绝对的,比如王阳明与孔子的确悬殊极大。无外乎如下几大原因:

1、孔子是儒家最大的圣人,王阳明是儒家一般大的圣人。

2、心学是儒家的分支,既然是分支就一定是建立在儒学基础上的。

3、王阳明是明朝人,距今只有500年的时间,根据越大越值钱的思维,其他人更老。

4、尊老爱幼是儒家的光荣传统,同样作为晚辈的王阳明自然要在身份上前人一等。

5、王阳明开创的心学,他自己就是集大成者。王阳明去世后,心学就急速走下坡路。所以理学的影响力更大。

最后,我们还是要重申,心学的确是一门伟大的学说,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而学习本身不是冲着知名度去的,而是冲着王阳明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心学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