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後臺有人留言告訴我,父母就是要有一定權威,孩子不能慣著……的確如此!

不過權威是為了孩子模仿、信任,而不是為了把孩子訓練成害怕自己、放棄自我思維的奴隸。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嗎?到底如何才是不慣著孩子,如何才是尊重孩子,如何做父母才有權威呢?


暑假裡,我老爸帶著小侄子住在我家

有天晚上

我和Coco在客廳裡畫畫

我爸媽和小侄子在另一個臥室裡面背故事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沒過幾分鐘,就聽見他們在那邊吵起來了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講!

講!

講!

講!

講!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突然回到了二三十年前,

這逼著我背故事的場景不就是

我以前的遭遇嗎?

那種咆哮聲

我太熟悉了!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隔著房間門,

我的腦海裡

全是三十年前的自己

那個瑟瑟發抖的我

當時的我生怕背錯字

就會捱打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不過,就算我再怕,捱打也是經常的事

包括我以前練不好字

錯字太多的作文

考試不及格的試卷

基本上除了頭和臉不打,其它手啊腳啊都抽過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數不清楚有多少次

我含著淚水去後院摘了柳條回家

我屬於典型的屈服型,

就算摘一個打自己的棍子,

也絕對不敢為自己考慮半分,

而違背父親的意願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記得有一次被打,我瘋了似的逃走了

媽媽在後面追了幾步

被打後,我一般都躲在廁所裡哭

那個年底的廁所臭氣熏天

蒼蠅亂飛

但是這些都抵不過的心痛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廁所就是我能哭訴的角落

我經常躲在廁所裡

自己和自己講話

直到自己哭夠了

再跑出來回家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這些都不是美好的回憶

但是每當我這樣和別人說我被家長打的經歷

我身邊的人,就都笑得很開心

我也很尷尬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的確,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不過,我弟弟被打的也不少

他卻學習成績很差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這些家長的打罵,讓我更獨立,有責任心,

還善良陽光了嗎?

每一次被打,我在想啥?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不被打的時候,我在想啥呢?

老爸不在家真好

老爸三天兩頭就要出去外面打工

那段時間,我覺得好開心啊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其實很多父母也懂不應該打孩子

因為很多父母和我一樣,

也是深受上一代給我們的皮肉之苦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表面上父母是因為壓力大

為了我們好,擔心孩子

而控制不了情緒

但是實際上呢

前一秒鐘還在火山爆發

後一秒鐘如果家裡來了客人

所有的父母

都可以立刻控制情緒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因為那個年代,總是有客人突然來訪,因為沒電話呀

有很長一段時間

我都趨於討好型人格

畏懼權威

不敢提出獨立的觀點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直到當媽後,

我才感到對自我的認知

終於開始清晰起來

對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也變得更加睿智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我對自己要求很高

是為了滿足家人對我的要求

所以,遇到自己做的不好時

就會受挫折

失去自信

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這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的修煉,

不是為了去追究誰的責任

這裡也不是為了說父母打孩子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父母的錯誤的權威建立,

已無法改變

但我們的改正可以體現在下一代人身上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我建立的權威觀念

對於我的愛人,孩子們

才意義重大

溫柔以待每一天

當孩子回到家

這是一個講愛的地方

一切美好的品質

都將從這裡出發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編者寄語

家是講權威的地方,但溺愛不屬於權威。

不慣著孩子首先父母需要有界限感,界限面前,父母需要溫柔和堅持,過多的擔憂和干預、一切以孩子為中心,都會溺愛孩子。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所以,不學習,後果很嚴重,因為想當然,一般可能這樣想:犯錯就打罵懲罰、有權威就是父母說了算孩子不能頂嘴、不慣著孩子就是不聽孩子父母說了算……

問人性要教育,尊重人性才能尊重教育,要激發一個人生長的可能,首先他應該成人,而不是成為思想的奴隸、從屬於某個人、某個結果,只有真正接納自己,才能做自己。

做自己不是自私,而是接納與包容,只有包容得了自己,才能包容得了他人,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有容乃大,是一回事,不過很多人只記住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我們建立起的權威,是孩子的起點,是孩子眼中的全世界。

父母就一定要有權威?那也得看是啥樣的權威!

願溫暖的世界,從每個小家,從被溫柔以待的孩子這,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