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许昌地区总站小学,还有几人记得?

多年前的许昌地区总站小学,还有几人记得?

多年前的许昌地区总站小学,还有几人记得?‖老家许昌

文‖王振江

还记得总站小学的样子吗?

我所上小学的全称是:河南省许昌地区运输公司子弟学校。学校简称:总站小学。

总站小学坐落在许(昌)南(阳)公路的北面,离市区火车站三公里,公里橛子正好在学校的大门口。

在少年眼中,整个学校是一个口字型的建筑,占地面积不小,南面正中间有一个风雨门。西面临运粮河河堤,没有围墙,北面是许昌地区煤建公司宽厚的红砖院墙,院墙上是水泥的半圆形封顶,很坚固,很平整。学校东隔壁是许昌地区公路段的蓝色高院墙。学校南面靠东侧有一排平房,是教师、校长办公的地方。

整个学校南面的另一半由中轴的砖铺道路又分为两半,东面那一半是一大片桃树园,西边那一半是篮球场、田径场。学校外围的南面和西面是L形的水域,那时我们眼里的这片水很宽,很深,很清,经常有渔夫脚踏双叶舟,带着鱼鹰在里边捕鱼。

由于我父亲所在的河南省汽车修配厂与运输公司是同一个系统,所以我们家属院里出了个校长,还有好几位男女老师。那时,我们都觉得小学校长是很大的官儿,很是威严呢!

总站小学不知是什么时候建的,我到那里时,沿着学校周围的大杨树已长成参天大树,中轴线路两旁的松柏树长得郁郁葱葱,尽管有人修剪,但高高的两排树顶端似乎长得合在了一起。

口字形的教室从东南方排起,每年级三个班,以此类推地转着圈编排,等你小学毕业了,正好转到西北角的教室。

多年前的许昌地区总站小学,还有几人记得?

孙文江:我的第一位老师

离主校区二里地,运输公司家属院的最后边,有一片普通居民区,老式房子,杂乱无章。运输公司家属院这一片的地名叫“白庙”,后边民居杂乱的这一片叫“后街”。

在后街杂乱民居的某一片地方,有一个四合院似的民房,估计过去是有钱人的宅院,有浑砖到顶的房子,也有墙是用泥垛起来的,上面是小青瓦的房子,冬暖夏凉——总站小学一年级的三个班,不知道为啥给安置到了这里。

1963年9月1号,我自己和我们家属院的几个小伙伴,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背上新的、空的、准备装书的书包,来到后街报到,那时候好像干什么父母都不陪同,全是我们自己去做。

我生命中认识的第一位老师叫孙文江。

我们三个班,约150个学龄儿童,站在老院子里,面向北面,北边房屋的南墙上挂着一张大大的图画,图画上边有一个大猴子(猿人),另一张图上是画了一排猴子,演化着人类的进化历程。

我的第一位老师——孙文江登场了,为我们讲了第一堂露天课《中国猿人》。这时候孙老师还不是我的班主任,但他是整个一年级班主任的主任。他黑黑的、瘦瘦的、偏背头、嘴唇较厚、两眼较亮、较有智慧、平常人的身材、平常人的衣着打扮。

此人撩拨开了我获取知识的闸门,让我知道了人是猴变的。人类历史是几十万年演化过来的。人要与大自然搏斗,拿着大棍子打野兽吃,人会用火吃肉了,人会使用石器了……一个刚破壳而出的小鸡娃儿,带着好奇的眼光开始打量起这个世界来了。

新奇、好奇、离奇、出奇。

新人、新桌、新凳、新书。

老街、老房、老屋、老墙。

老路、老树、老井、老师……

多年前的许昌地区总站小学,还有几人记得?

同班同学李士芳的妈妈

是我的第一个班主任

我的第一个班主任是女的,是我们家属院我家后排房子的李科长的媳妇,李士芳的妈妈,李士芳是我的同班同学。

我的第一堂手工劳动课是动手画画,自己构思,自己动手画。我是左撇子,就用左手画,女老师就手把手教我改正过来。孙老师巡视过来说:“左右手都要用,这样更好。”

我构思画了一个老母鸡和一群小鸡,因为我家当时有一个老母鸡刚孵出一窝小鸡,我是看着小鸡啄开蛋壳跳出来的,印象很深。

两个老师都夸我画得好,形象有创意,并帮助我给画起了名字《鸡妈妈和鸡宝宝》。

过了两天,在总站小学当少先队大队长的六年级的我哥,和三年级的我姐回家说:“小蛋儿画的画儿上学校的黑板报啦!”

全家自然是高兴一番。

多年前的许昌地区总站小学,还有几人记得?

永远感激孙老师

那时候,我爸给我起了一个大名十二个小名,我能记住的是:王振江、铁蛋、小蛋儿、地出溜儿、不时闲儿、王三美、三宝剑、遭人嫌……

一年级没上完,孙文江老师正式成为我们的班主任。我们也正式搬到了西院的母校,在这里开始了我为期六年的小学生涯。

孙老师很关注我,经常表扬我,把我表扬得整天乐滋滋地,整天坐得板直。

有一次孙老师又夸我,我忍不住笑了,同学们都说我的笑不谦虚,但孙老师却说,应该笑,应该为自己的优秀而笑。

在孙老师带领下,我参加了学校文艺汇演,每天排练节目,跳的什么,唱的什么都记不清了。女同学演的双簧让我记得很清楚的一段台词是:“俺班有个徐爱芳,她的功课比我强……”

小学二年级的我就有机会登台表演了,那次演出要求蓝裤子、白上衣,但我没有蓝裤子,只有一条暗格子裤子,我怀着极端忐忑的心情,穿着暗格子裤子去参加汇报演出,唯恐被当场撵出来,孙老师宽容了我,这让我很感动,我一直记着,感激着。

多年前的许昌地区总站小学,还有几人记得?

我在孙老师的面前失宠了

在孙老师的鼓励栽培下,我成了全年级的优秀学生,被全年级同学学习。我入了少先队,整天把红领巾系得板板正正,包括打什么样的折子都仔细比较过。为了模仿高年级的学生,我还故意把书包装得满满的,沉沉的。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在运输公司礼堂我们集体听了一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报告会。来自外地的一个聋哑人讲的,有手语翻译给翻译着“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手比划着称杆子、秤砣子的滑动,很形象,很生动。

其中聋哑人讲了这样一件事:他曾把衣服兜的里边剪开个口子,来到小卖部的糖摊上,故意把衣服的一角搭在人家的糖果堆上,一只手看似插在兜里,但是却在里边把糖果偷偷抓起来放进里边的口袋里偷糖吃。

我活学活用,也这样效法,偷了两次糖,成功了。第三次被人家抓住了,我被扭送到了学校,交给了孙老师。孙老师很生气,把我叫到教室南边的胡同里,使劲地拽我甩我,把我从这边的墙上甩到那边的墙上,至少甩了十来次方解孙老师的心头之愤。

——从此我在孙老师的面前失宠了。

多年前的许昌地区总站小学,还有几人记得?

小学的记忆

1、我小学上的第一堂语文课是汉语拼音,是这样读的:

声母表 (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玻 坡 摸 佛 得 特 呢 勒 哥 科 喝 基 欺 希

zh ch sh r z c s y w

知 蚩 诗 日 资 雌 思 衣 乌

得益于我小学一年级会背了声母,现在打了1286676个字。但是我的韵母学得不好,常打错。

2、我们小学一年级第一本课文是这样的:拼音后是:

第二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第三课:日月水火,山石田土。

第四课: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第五课:五星红旗,我们爱你,向你敬礼!

多年前的许昌地区总站小学,还有几人记得?

(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多年前的许昌地区总站小学,还有几人记得?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