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在给女儿做午饭的时候,我想着如何写这篇文章的内容,我如何以旁观者,路过者,亦或是,我的感叹与焦虑都缘于我自己也是母亲。

新年是在农村婆婆家过的,自女儿出生七周岁以来,第一次在奶奶家过春节。也正是这个春节,让我对农村的教育现状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何解?如何解?怎么破?我无能为力,我能做的,惟有纪录下来。

……小叔子抱着他三岁多的儿子从自家盖的二楼走下来,小叔子不知道什么原因说了句让孩子低头,他三岁多的儿子接着说:低头思故乡……

我当即感叹,这是谁教的?让一个孩子能听到“低头”俩个字而接出诗仙李白的名句。给小叔子带娃的婆婆不识字,公公每日忙碌于农务,在带孩子方面,绝非有多大耐心。内心深处都是应付了事。只要孩子不伤不闹不哭即算带娃成功交差。孩子夜晚由妈妈带,小叔子的媳妇也就是我的妯娌是个90后,刚24岁。也就是说她末满19岁时就已经怀上了这个孩子。农村从不缺乏惯孩子的环境,如今更不缺乏宠媳妇的环境。我这个妯娌自打入了门,那简直是家中尊贵,每天她的日常如下:清晨起,洗脸,化妆,化妆需要一小时左右。然后下楼吃婆婆做好的饭。接下来习惯动作,打开电视,玩手机。逛街不说是每日必上演的剧目,隔三差五也是常去。逢年过节打打小麻将。就这些,一个农村90后小媳妇的日常生活写照。她自然也不会教孩子什么。说不教孩子什么,但是各种零食,各种玩具层出不穷,甚至超于城里的孩子。她们,以这种方式来爱孩子。

果不其然,婆婆说,三岁多小孙子学会的这些都是来自于我送的那个儿童故事机。说从这故事机里学会了好多唐诗和故事……所以说,没有孩子是神童,只要环境具备,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时逢新年,初一要拜年,去了几户同根同脉的长辈家拜年。所见无非如此,大同小异。每家的孩子长期的伙伴无非就是电视上的动画片,现如今村里网络发达,电视可以随意随时点播自己想看的节目。当然,除了电视还有手机可陪伴孩子们来玩耍。

记得有天清晨吃饭,小叔子的儿子一直找手机,找爷爷要完找奶奶要。爷爷问了一句:你找手机干什么?三岁半的小孙子翻着白眼理直气壮地冲爷爷喊:我斗地主!

嗯,不仅这个三岁半的小童会斗地主。就连一亲戚家的不到二周岁的的二胎也会拿手机斗地主。

每个家庭里,都不曾见到一本书或几页纸。这个整体缺乏文字书籍熏染的孩子们末来如何走向,我不知道。只是我焦虑,焦虑这些孩子的末来灵魂定位在哪里?

相比每天消失的自然村落来讲,婆婆所处的这个村落如今常住人口达二千人左右。也算是大村了。村里也不缺乏老光棍,更不缺乏一些家长里短的新鲜事。但是整体的村风是老妪带娃,儿媳们各种玩。儿子等正月过完后外出打工赚钱。孙子们最长情的陪伴来自于电视和手机,还有爷爷奶奶一日三餐的照料。

即或是父母都是在身边,孩子们也是由爷爷奶奶辈带。教育谈不上,正常的家长里短,伦理道德虽说会教一些。但在宠溺之下,孩子的性格不建全显而易见。小孙子可以随意吼爷爷奶奶,可以翻白眼,可以争取任何折腾爷爷奶奶以达到目地的事情。有一家男娃,上幼儿园的年龄,父母离婚,在爷爷宠溺下从来不食一顿正餐。只等餐点过后嚷着让爷爷煮方便面。天天在房间里看电视,从清晨到日暮天天如此。

都说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可我觉得在这种留守或者不留守下。儿童的成长心理,教育环境才更令人堪忧。他们是农村的末来。他们是被宠爱的一代,也是被遗弃的一代。

近期看过好多关于回乡过年的文章,如同一位作者所说: “太多返乡手记,不过是一屏屏狗血故事”。而我所担忧的是:如果农村孩子的教育环境不加以改变,只怕日后会有更狗血的故事袭来。

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加关注,传播正能量,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