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出過哪些將軍?

老虎大王1


國軍將領有三李一王,三李是李仙洲(山東齊河人),李玉堂(山東廣饒人),李延年(山東廣饒人),一王是王耀武(山東泰安人)。三李是黃埔一期的,一王是黃埔三期的,但有說法是三李不如一王,因為王耀武是國軍五大王牌之首74軍(後來的整編74師)的親爹,這支部隊正是在他的調教下,打出了風格,打出了水平,重要戰役幾乎無役不與,張靈甫是王的得意門生,對於74軍只是蕭規曹隨罷了。李玉堂也是一員勇將,後來被老蔣斃了,赴臺後老蔣頗有悔意。李延年在解放戰爭中幾乎是無一勝績,但在抗日戰爭中有很多閃光點,後來也赴臺了。王耀武在十年動亂中被揪鬥致死。李仙洲被特赦後任山東省政府政協主要領導,後來參與創辦了著名的中國重汽。我認識一個行長就是李仙洲的孫子,為人很謙和,據說他的很多親屬都在重汽上班。李仙洲的老家齊河大碼頭村,我有次也偶然路過,就是黃河邊上的一個村落,裡面幾乎都姓李。

王耀武

北伐前的將軍就更多了,一來北洋政府對將官的銓敘不太嚴格,經常來個勳章雨,位列上將而毫無戰功的人也不少。我只說幾個出名的,山東蓬萊人吳佩孚,山東泰安人孫傳芳,山東濟陽人盧永祥,山東濟寧人靳雲鵬,山東掖縣人張宗昌。

吳佩孚

解放後山東籍將官也很多的,這裡不一一贅述了。

說下原因

1、地域因素:山東緊鄰直隸,在保定、天津有諸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和天津武備學堂等軍事院校,他們的生源自然鄰近省份的就多些,山東省近水樓臺,所以從軍的人也就比較多。

2、身體素質:山東兵員素質也是各省份之眾較為出色的,所謂山東大漢的名號並不是近些年才有的,舊上海的巡捕多從山東招募,香港地區的警員也很青睞山東人,所以有的香港電影裡,比如《最佳拍檔》》系列那個光頭佬就一口的山東話(雖然不太像)。

3、人口基數:山東歷來不是一個貧瘠的省份,種地有平原,礦業也不少,人口數量位居全國前列,所以按比例來講,山東人將官多,是很正常的。

4、民風因素:眾所周知的是,闖關東的多數是山東人,東北人,往上數三代多是山東人,山東人具有的開拓進取精神也是多將官的重要因素。

闖關東油畫


天涯蚊子大師


齊魯男兒最熱血,抗日戰場數英豪。在硝煙瀰漫的抗日戰場上,齊魯男兒一腔熱血,衝鋒陷陣。張自忠以死明志,趙登禹殺敵殉國,王耀武幾乎無役不與,他們都為民族解放做出了貢獻,是山東的驕子。這裡我們介紹另一位驕子,在臺兒莊會戰外圍戰莒縣之戰中壯烈殉國的劉震東中將。


劉震東,山東沂水人。早年為生活所迫闖關東而入伍奉軍。不久,與張學良一同進入東北講武堂學習。畢業後進入奉軍郭松齡部。

郭松齡反奉時,劉震東時任郭部第5旅少將旅長。由於與張學良的同窗之誼,郭松齡反奉失敗後,作為郭的部屬,劉震東並未受到追責。

1927年,劉震東因在南口戰役等戰鬥中作戰勇敢,屢立軍功,晉升東北陸軍步兵第15師中將師長。次年,進入北平陸軍大學深造,與李宗仁、衛立煌相識。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主力撤回關內,但劉震東激於民憤,堅守東北,堅持抗日。1932年任抗日義勇軍第5軍團總指揮,在開魯、喜峰口一帶堅持抗日,與日軍數次交鋒。他的抗戰事蹟被中外報刊多次報道。

馮玉祥等人成立抗日同盟軍後,劉震東率部加入。同盟軍解散後,劉震東出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訓練辦公廳中將主任。

抗戰全面爆發後,劉震東義憤填膺,向何應欽請戰,何不置可否。劉震東抗戰心切,親去南京面見何應欽,遂被任命為第5戰區高參兼第2路抗日遊擊縱隊司令。

1938年初,劉震東率部駐守山東莒縣。2月17日,日軍坂垣師團一部進犯莒縣、沂水等地。劉震東率部阻擊。坂垣師團田野支隊在重型火器的配合下企圖向莒縣縣城發起衝擊。縣長許樹聲率縣武裝棄城而逃,此時40軍也未至。危急時刻,李宗仁電令劉震東部擔負短時間的城防任務。


2月21日晚,後繼部隊趕赴莒縣縣城。劉震東被推選為前敵總指揮,副總指揮為朱家麟旅長。

2月22日凌晨,坂垣部重兵強攻莒縣縣城。劉震東身先士卒,親臨火線指揮作戰。敵人組織的多次進攻被擊退。劉震東還組織了敢死隊,迂迴到敵後,沉重打擊了日軍。

坂垣部再次向縣城發起攻擊。北城一段被敵攻破,敵人由此湧入城中。在劉震東的指揮下,守城士兵與日寇展開撕殺,陣地被奪回。

日軍久攻不克,調集重兵支援。而我方援軍卻因橋樑被炸未能及時趕到。劉震東深知莒縣之戰關係到臺兒莊決戰,誓與莒縣共存亡。他臨危不懼,繼續在城牆指揮作戰。不幸被炮彈擊中頭、腹部,重傷殉國,年僅45歲。2天后,守城將士雖浴血奮戰,終因兵力懸殊,撤離縣城,莒縣失守。

劉將軍犧牲後,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在徐州為其舉辦追悼大會,號召全軍將士學習英烈,殺敵報國。

劉震東將軍矢志抗日,為國捐軀,浩氣長存。


歲月是一條河流


國民革命軍從1935年開始重新銓敘軍銜,上將有這樣三級: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特級上將只有蔣介石一人。一級上將二級上將若干。下面是從山東走出的幾位上將:

兩授上將的吳佩孚

吳佩孚是山東蓬萊人,直係軍閥首腦,在北洋政府時期被授予上將軍銜,且是“孚威上將軍”,他1939年逝世後,國民政府追贈其陸軍一級上將。

出身山東的西北軍將領宋哲元

宋哲元是山東樂陵人,馮玉祥的部下,後任二十九軍軍長,長城抗戰其部下大刀隊大展威名。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對日寇心存幻想,進退失據,對平津失手有一定的責任。1940年去世後,國民政府追贈陸軍一級上將。


以身殉國的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

張自忠是宋哲元部下,七七事變後,按照宋的指令留在平津與日寇周旋,被輿論罵為漢奸。1938年,參與臺兒莊戰役,立下戰功。1940年,身為33集團軍總司令,在棗宜會戰中壯烈殉國,國民政府追贈其為陸軍二級上將。(原為中將加上將銜)

正規軍敵後抗戰于學忠

于學忠和吳佩孚是老鄉,蓬萊人,曾任河北省主席,陸軍二級上將,抗日期間在敵後抗戰,當然其效果遠不及八路軍,最終也沒能堅持住。1964年病逝於大陸。

還有不少山東籍上將,這裡只講國民政府期間比較有名的幾個,歡迎補充。


文綜史組


山東省走出的將軍最有名的應該是王耀武和張自忠還有吳佩孚吧!

1,王耀武。


王耀武出生于山東泰安的一個農民家庭,年輕時做過小商人,1924年王耀武成為黃埔三期學員,走上從軍道路。抗日戰爭期間,王耀武多次於日軍發生惡戰,先後擔任了51師師長,74軍軍長,第二十集團軍司令,第四方面軍總司令。好不過分的說,王耀武是抗日戰爭期間與日軍作戰最多,殺敵最多的將領。

王耀武這個最大的特點是,善於打仗更善於做官。打仗方面,王耀武素有“寧碰閻王,莫碰老王”的稱謂。十分了得。王耀武很有經商的才能,在國民黨政府權錢交易流行的官場上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很多同期畢業的黃埔生,都成了他的下屬。

王耀武人生最高成就是雪峰山會戰。王耀武率領9個軍26個市,打敗了來犯的5個師團日軍,殺敵2.7萬自損2.66萬,戰績十分輝煌。王耀武也因此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

2,張自忠。


張自忠是山東臨沂人。出自西北軍的抗日名將,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留守的張自忠有了漢奸之名。後來張自忠重新帶兵在臺兒莊戰役一雪前恥,成了抗日名將。棗宜會戰中,張自忠作為集團軍司令帶頭衝鋒,戰死沙場,他是抗戰中犧牲的最高將領。

3,吳佩孚。

吳佩孚是山東蓬萊人,當天還是一個師長時,就引起了安福系首領段祺瑞重視。吳佩孚最輝煌的時刻是直皖戰爭勝利後,官至直魯豫兩湖巡閱使、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

吳佩孚是後期直係軍閥的頂樑柱,是首位登上《時代》雜誌的中國人,1924年吳佩孚被當成“中國最強者”,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人。

你還知道那些山東歷史名人?快來說說吧!


歷史知事


第一,民國時期。山東籍的將軍非常多,近代著名軍校黃埔軍校就有許多山東人,只不過,這些人最後大多是國民黨陣營的,比如三李(李仙洲 李玉堂 李延年),一王(王耀武),劉安祺(二十一兵團司令長官),王叔銘(國民革命軍空軍司令員),高魁元(林元帥的上下鋪同學,後去臺灣幹到了防衛部門最高長官),此外還有張廷孟 張金廷 宋瑞珂等高級將領,這些人,都是跟著常凱申在抗戰中死人堆裡爬出來的,1949山河易主,他們要麼被俘要麼去了臺灣,短期內,歷史可能也無法對他們有很客觀的評價。

第二,共和國時期。應該說,因為早期革命重心都在南方,中共這邊的山東籍將軍並不多,抗戰時期和國共內戰,北方戰事才多了起來,1955年第一次授銜,山東籍將軍大多軍銜不高,最高的只是中將。再往後,山東人逐漸成長了起來,1988年恢復軍銜制度後到現在,山東的將軍非常多,具體數量可以查詢一下。

無論民國的還是共和國的,山東的將軍都是為國家為百姓做出極大貢獻和犧牲的。齊魯好兒郎,山東人很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