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柳:混在盛泽那些年

老柳:混在盛泽那些年

绸都盛泽,日出万匹,衣被天下。

方圆15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50来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如此,

纺织产业链,当然也如此。

一年365天,普通人的360天平淡无奇,

而江湖中,每天都有人跃跃欲试,

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左冲右突。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咱们在盛泽打拼,吃的就是纺织这碗饭。

老柳仰脖干了一杯酒,咂咂嘴说道:

纺织是一辈子学不完的手艺,但凡琢磨出点门道的,用点心都能站住脚。

长山毕恭毕敬地给老柳斟上酒,又敬上一支烟,老柳眯着眼深吸了一口,徐徐吐出一串烟圈问长山:现在有三条道,销售、技术和管理,你小子想好了咋个走法吗?

老柳:混在盛泽那些年

我刚来,啥都不懂,还真不知道咋走,长山小心翼翼地说道:想学管理,可行不?

老柳摇摇头:我就给你唠唠我的经历吧,听懂了你也就知道该咋走了,听不懂的话,你就当咱俩唠闲篇儿。

长山使劲地点头。

说来话长,想当初我来盛泽,那可是没有一丁点儿退路。

为啥?

家里没出路,不混出个样儿咋有脸回去?

三十多岁了,现学纺织,晚太多了,出苦大力人家都不要,因为咱太瘦了。

后来绿苹果纺织招聘什么采购助理,我一看,这个行啊,买东西砍个价我老柳的口才还是杠杠地吧?

那是!长山点头说道。

老柳:混在盛泽那些年

谁知人家一面试,咱就不行了,原料纱线嘛也不懂。好在人家恰好要找一个办公室主任,说白了就是打杂的小总管。

招工、培训、考勤、保安、保洁、新建工厂缺东少西的,啥心都得操,每天抡圆了小腿儿,事情还是做不完。

老板虽然也是高学历,但是脾气那叫一个暴躁。只要他一来,整个大办公室,都能听见他的训斥声,太吓人了,办公室里的人是能躲就躲。

战战兢兢地干了一个多月,还是出事了。

长山不解地问:咋了?

招聘我的那个副总,新官上任三把火,得罪了老板的亲信呗。他还是急了点儿,你一个空降兵,人生地不熟的,直接对着一群元老开火,那不是等着被干掉?没多久,被人盯准了马脚,工资也没结就被直接轰了出去。

我当时也傻眼了,总感觉不妙。

老柳:混在盛泽那些年

老板疑心很重,担心我们都是副总招来的亲信,就给我们这一拨后进来的人都停工放假了。虽然我干活卖力气,大伙对我的印象还行,可谁敢或谁会跟老板说情呢?

好在老板娘人不错,到月了把我的工资结了。第一份工作就这样没了。

山子听得入了神,香烟烧了指头才一激灵扔了烟头。

老柳又抿了一口酒,继续回忆。

工作没着落,心里是真的慌。看电视的时候,发现图文频道有招聘信息。有家纺织企业新建厂,要招一个人事经理,只是位置有点远,单程要30公里。

我马上打了联系电话,对方倒是蛮客气,约好了第二天早上九点半面谈。

早上九点就到了那家公司门口,保安也没让我进去的意思。在门口等到九点半,打电话过去,对方说是在外面,让我等一会儿。三伏天儿,太阳晒得人头晕眼花,厂门口附近连棵树都没有,只能傻等。

中午11点了,还是没人喊我进去。跑到隔壁小店,买了个面包一瓶水赶紧跑回来继续等。

一直等到晚上五点半,我的忍耐也到了极限,这家企业不靠谱!等下见了面,我就告诉他:不守时也不尊重人的企业,我不来!

老柳:混在盛泽那些年

正思量着,工厂边角门开了,走出一个人来说:柳先生,老板让你进去。

我一愣:一直在门口守着,也没看见有人进出啊,难道人家本来就在里面?

办公室里除了老板,还有一个人在面试好像车间管理的岗位。我没有看他们,眼睛望向窗外。

老板瞟了我几眼,很快打发走了那人。笑着说:真是不好意思,让你等了这么久。新建染厂,事情太多了,好在刚刚搞定了银行。

跟前一任老板比起来,这个老板更和善些,我心里的怨气也消了很多。

聊起人事,我把在绿苹果做过的事儿,聊了一遍,那老板不住地点头。

半个小时候,他说:工资3000元,年底有奖金,尽快报到。

这个数比上一家多出1000块,我没有理由不答应。

事后,老板的表哥告诉我,让你等那么久是老板故意安排的,他觉得做人事经理,没有耐心是做不好的,用这招已经刷掉了6个人了。

老柳敲了敲桌子:知道不?有时候,忍耐力也是一种能力。

长山点头。

老柳:混在盛泽那些年

在这里,我从零起步。不仅学到了很多织、染、整的知识,也逐渐学会了六大模块,和许多的管理理念、效应。还参加了吴江市人力资源协会,里面藏龙卧虎,真是开了眼界。

工作了两年后,我想跳槽了。

长山不解地问:为啥呀?

家族企业,亲戚太多了,想绕都绕不开,好多事很难让员工心服口服,小情怀泛滥,就有了离职的念头。

于是我去了另一家纺织企业。

这次跳槽最直观的好处是,年薪十万。

老柳:混在盛泽那些年

有了前一家的打磨经验,新公司我一点一点地搭建体系,每隔一段时间,老板就能看到些许变化,他很开心,后面开展工作就顺多了。

在职场中,让老板觉得你有剩余价值,怎么看你都顺眼,否则,看你哪儿都不舒服。

要想保持住自己的价值产出,你就得不断地学习,还得学会运用,光学不用是扯淡。

在这个公司,我发现:有能力的业务员永远是老板的心肝宝贝。是他们把坯布卖了出去。

业务员只要服务好客户和工厂就可以了,没有做管理那么琐碎。

客户从哪儿来呢?大部分是老板给的,自己纯粹开发的少。

业务员也有高低,高手都会顺藤摸瓜:把这个客户变成朋友了,他会帮你介绍业务,当然如何维护关系,各有各的道儿。

所以,趁年轻,能做业务就做业务,手上

有优质客户资源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到哪儿都是香饽饽。

老柳:混在盛泽那些年

纺织业的老板,十个有九个是业务出身,他们精于市场,疏于管理,所以才会在一定规模时请个人力资源经理帮忙管理。

但是,如果你觉得请你来就是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管理的,你活不长。

为啥?老板请你来是让解决问题的,不是让你来重复问题创造矛盾的。你再了解公司能比老板还了解吗?他不知道有问题吗?你要是有能力,悄悄地帮老板办好每一件事,处理好每一个问题,老板自然会看在眼里。

那怎么才能做到有能力呢?长山眼巴巴地看着老柳。

做管理的,首先得有两把刷子,专业水平过硬,这是底气,然后以身作则,千万别偷懒也别耍小聪明。你以为了不得了,其实很多双眼睛盯着你呢。

想做管理必须跟老板默契,有时候,还得配合老板演双簧。

长山傻了:双簧?

老柳:混在盛泽那些年

就是得替老板背黑锅。你想啊,老板自己也拿不定主意的事,你就得冲在前面去执行,如果对了,那是老板好,错了,就是你人力资源的错。这就等于给老板留了缓冲的余地。

当你在管理岗位遇事不再愤青,被老板批评也不气馁,能够多角度思考事情的时候,说明你的定力和韧性已经有了些火候。老板骂你最多的时候,也许就是准备提拔你的时候快到了。

那搞技术呢?

这个比较适合心静、内向的人。织造、染整、印花、后整,那么多环节,踏踏实实地悟透一项技术,在公司里成为不可替代的技术大拿,你基本就能行了。剩下的只要关注最新的技术潮流,别被旁人碾压。

最难的是,得有人愿意带你,而且学习时间比较长。

长山问老柳:怎么才能干到您这样呢?

老柳笑了笑:在行业内有了名气,自然会有猎头瞄准你,不停地把你挖来挖去。前期为了钱,你可以跳,一旦遇到了好公司好老板就一定要稳定下来。跳槽太多,老板是不会轻易重用你的,打麻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走庄不如糗庄。

身在职场,成事的有,痛失前程的也有。有些道理,可能是在退出江湖后才真正明白的。有人输在了小有所成,有人输在了鬼迷心窍。

我见过一些人,初入职场,意气风发,一鼓作气地有了点能耐,然后就以为自己很是了得,老本经验坐吃山空后沉溺于琐碎日常。还有一些人,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拿了不该拿的好处,东窗事发后被逐出江湖。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是为自己不堪重任的人品自找理由。曾有一个跟单,就因为贪了100块钱,被老板无意中发现了,立马就辞退了。一个大老爷们对着老板大哭,想保住工作,可是,职场并不接受你羞惭的眼泪。

老柳:混在盛泽那些年

酒瓶见底,老柳微醺,抬手喊服务员结账。长山忙站起来说:我来结。

服务员笑着说:有人替你们结过了。

二人诧异:哪位啊?

就是你们身后那桌的一个年轻人,一直在听你们聊,后来接了个电话着急走,顺便把你们的帐也结了。

他还留了一张字条让我给你。

老柳接过来一看:老兄说的实在话,深有感触!如方便,明天晚上咱们还在这里,喝点酒,继续聊聊。

老柳拍了一下长山肩膀说:还有最后一句没告诉你呢,人在职场如在江湖,有命也有运,直着腰板走路,保持鞋子干净,比啥都重要。

回去的路上,长山的酒劲上来了,靠着一棵树休息下。偶一抬头,一轮新月,皎洁升起,夜色如水,却心生豪情:明天一定是个艳阳天。

老柳:混在盛泽那些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