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明知殺關羽會讓劉備興兵來伐,爲何還要斬了關羽

公元208年,東漢建安十三年,曹操在佔據荊州之後,領百萬雄兵,水路順流而下,意欲一口吃掉東吳。在此危急存亡之刻,孫權劉備兩家選擇聯合起來,共同抗拒曹操,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機遇下,赤壁一戰,曹操百萬大軍灰飛煙滅,自己也落得敗走華容道。至此,曹劉孫三家各分天下的局勢基本定格,劉備在赤壁之戰之後先後攻取西川和漢中,另一方面關羽將荊州地盤不斷坐大,襄樊幾乎已是囊中之物。一時間,劉備集團勢力大有統一之勢,偏居江東的孫權感到了局勢的不妙,故而遣呂蒙白衣渡江,一舉奪下荊州。關羽本人也在曹魏和孫吳的雙重夾擊下敗走麥城,最後被吳將潘璋所擒,斬首而死。

孫權明知殺關羽會讓劉備興兵來伐,為何還要斬了關羽

孫權在得了荊州之後,對於如何處置俘虜了的關羽,成了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一般來說對於俘虜來言,要麼殺,要麼養著。對於孫權來言,將關羽殺害,無疑會激起劉備的勃然大怒,此舉必然會導致孫劉聯盟的崩塌。況且此時,荊州已在囊中,孫權的目的已經達成,殺了關羽其實也沒有什麼用,還不如養著。先前一個活生生的于禁的例子就擺在面前。那麼,為何孫權還要將關羽斬殺呢?

孫權明知殺關羽會讓劉備興兵來伐,為何還要斬了關羽

說實話,論魏蜀吳三國的正統性,孫權的東吳無疑是最沒有資質的。為何如此說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作為皇帝的代理人,雖說沒有篡位僭越,但是曹操這個太上皇,所有的人已經心照不宣,況且古代視長安和洛陽為正統,曹操手握二都,正統性必然不差。而劉備呢?漢景帝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皇族血脈,統一天下名正言順,說到底就是皇帝家自己人。而孫吳呢?從一開始就是一支軍閥,孫堅開始在江左佔山為王,之後孫策又和個土匪一樣打這打哪,這才有了江東六郡的基業。所以孫權只能選擇一直保全自己的一畝二分地就行了,統一天下不過是下下策而已。所以在在曹丕稱帝之後封孫權為吳王,他也沒說啥,魏蜀吳三國中他也是最後一個稱帝的。

孫權明知殺關羽會讓劉備興兵來伐,為何還要斬了關羽

所以在法統上來講,孫權奪取荊州,本來就是名不正言不順,說白了就是搶劫。這樣一來,對於魏蜀兩國來言,荊州無疑是可以進行攻打的,古代講究師出有名,就是如此。所以對於劉備來言,無論東吳是否將關羽殺害,他都會選擇出兵伐吳的。這樣就導致了孫權對關羽處置的為難,殺了關羽,劉備會打我,不殺關羽,劉備還是會打我。那麼,孫權還有第三種選擇麼?有!是什麼?放關羽回家啊。可是孫權轉身一想,放關羽回家,無異於縱虎歸山,結局還是會讓劉備打我,那麼這一種選擇也不是最優解。情急之中,急中生智,孫權想了一招借刀殺人的主意。就是將關羽斬首之後,把關羽的首級送到曹操那兒,這樣劉備就會遷怒於曹操,沒準兵鋒就會轉向北邊。此計看似很妙,實際不過也是一蠢招。曹操是那種能讓你當替罪羊的人麼?劉備是那種傻子麼?曹操得了關羽的首級後選擇厚葬,劉備興舉國之力伐吳。夷陵之戰表面上是劉備為了報二弟被殺之仇,實際上是為了重新奪取荊州,為統一打基礎。

孫權明知殺關羽會讓劉備興兵來伐,為何還要斬了關羽

孫權殺害關羽,一是世人面前狠狠的打了劉備一記耳光,畢竟關羽不同尋常臣子,結義兄弟。二殺了關羽,也宣示了孫劉聯盟的徹底決裂。孫權此舉,在世人看來無疑是腦子犯抽。但是對於魏蜀吳三國分分合合的聯盟關係來講,一切只是為了利益。當年赤壁兩家聯盟,就是不想曹操統一天下。關羽威震華夏之後,曹操和孫權同時感受到了劉備大有後期崛起之勢,故而又形成了魏吳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