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呼吁:勿把“中国组装”当成“中国制造”……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他提醒新时期要正确评估中国的综合实力以及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

强烈呼吁:勿把“中国组装”当成“中国制造”……

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开始锁国,中国于是失去了整个大航海时代。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在发展的关键节点,一方面,中国人切忌自我陶醉,须保持头脑清醒、看到数字背后隐藏的重大问题,别把“中国组装”当成“中国制造”;另一方面,也不必对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心怀恐惧,这都是伴随中国崛起而来的、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调适。

我们要做的,是吸取教训,以平常心态客观看待自己和世界,扎扎实实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1、勿把“中国组装”当成“中国制造”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制造”引起了西方的恐慌。

然而,比较一下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制造”、80年代的“日本制造”,就会发现,“中国制造”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德国、日本整个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的,而“中国制造”很多产品是从西方和其他国家过来、利用我们的廉价劳动力进行了组装,然后再出口。

富士康很典型,那只是一个组装工厂,不是中国制造业。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组装”的概念比“中国制造”更科学,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技术成分在里面。

现在,工业已经到了4.0版,那什么概念呢?

工业1.0版,就是机械化

2.0版,自动化

3.0版,信息化

4.0版,智能化

我到广东各地调研时问地方领导:你们的企业到底在哪一个版本?

我得到的答案是:大部分的企业还处于1.0版到2.0版之间。

中国工业体系确实很全面,什么都能做、什么都有,3.0版4.0版有很多,但不是原创,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

依靠人家的梯子爬上来,人家把梯子抽走,你就会摔下去。

通过竞争才能做出自己的原创性的东西,必须靠自己的梯子爬上去,否则永远要跟在人家后面。

2、对于GDP必须保持清醒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数字得益于我们的人口总量,我们的人均GDP很低,还不到1万美元,而美国人均超过5万,新加坡有5.6万。

对比一下,就会明白,中国还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到2050年,中国要分三步走: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还有不到两年就是2020年,接下来的15年要怎么走呢?我想,人均GDP至少要再加1万美元左右。

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至少要把自己提升到“亚洲四小龙”的最后一位,即中国台湾的水平(2.5万美元左右)。即使这样,也有很长时间要走——从不到1万到2.5万,还有1.5万美元的距离。

早期,我们的发展是简单扩张型的,实现这个跨越,靠廉价劳动力就可以。但是,从1万到2.5万就比较难。这几年,中央一直强调要从数量型经济转向质量型经济,究其原因,就这个道理。

今后中国经济发展一定要靠技术、附加值高的产业,这条路可能越走越难,至少不会像前面几十年那么容易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虽然很多人都希望中国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心,但是也不能忘记:你离世界舞台越近,所承担的世界责任就越来越大。

很多年以来,中国在联合国体系中的贡献都名列前茅。

但是,如果按照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来衡量,要求中国做出世界第二的贡献,那就很不公平了。

这不能从总量来看,不能脱离人均GDP。美国人均GDP5万多,中国1万都不到。如果在该项投入过多,怎么跟国民交代呢?如何实现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呢?

所以不能过度地承担责任,影响到国内可持续的发展。一旦内部可持续发展出现问题,外在影响力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了。

因此,外部责任要与国内发展情况相适应。

3、互联网只有美国一家独大

骄傲使人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举个例子,很多年来,大家都说这个世界上互联网只有中美两强。确实,美国和中国都有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日本、欧洲没有。

但是,我的观点不一样。

在我看来,互联网只有美国一家独大。

因为中国只是应用了美国的原创性技术。

这次中兴事件,就暴露我们的弱点:人家不给你芯片,你就休克了。触屏、系统(WINDOWS、Android)都不是我们的,如果人家这些系统都不给你用,你就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中国所谓很多创新都是应用性的东西。我们的游戏占有的海外市场比美国大。但是,我们要看到差距背后的原因:美国对这些不感兴趣,美国做标准,中国只是做地方市场。并且,这个地方市场也建立在美国的技术之上,中国很少有原创性的东西。

中国要好好地排查一下自己的家底,弄清楚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现在,中国面临的情况是离不开外国技术。美国确实要依靠中国市场赚钱,但是,缺了中国,它自己没有致命的问题。

诚然,当今世界体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各有分工,不需要事必躬亲。但是,对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来说,核心技术必须独立自主——世界市场是稳定运作的,没问题;一旦出现问题,有国家对我们发起贸易冷战、技术封锁,就会面临困境。

4、我们被欺负了吗?

今后,中国与美国乃至世界需要互相调适。

一方面,其他国家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中国的文化、法律、法规或者政策,等等;另一方面,中国也要适应世界体系的规则与文化,就如同任何人去美国,就要适应美国当地的法律,去欧洲、日本也一样。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但是,只有当中国跟世界互相调适过、互相适应了,才能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于是,大家看到,中国跟有些国家之间存在些摩擦,这是非常正常的状态,没有摩擦才不正常。

以WTO问题为例,中国做了妥协,美国为了让中国成为这个世界体系的一部分,也做了妥协。今天,特朗普认为美国向中国妥协太多了,对WTO不满了;中国认为自己的妥协也很多了,不愿意更多。这些看法都是从自己国家利益的角度上考量的,容易理解。

有人感觉这个调适过程,好像我们被人家欺负了。其实不然,妥协都是双向的,人家到中国来要遵循中国的法律法规。换言之,我们的企业去了美国,就要按照美国的法律行动,美国的企业到了中国也是一样。

另外,就像上文提到的上世纪80年代,我们给了外资很多优惠,如果放在现在,可能有些人就不接受了,要“人人平等”。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平常心态,去评价当前中国和世界相互适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摩擦和问题,不要太情绪化。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没必要把它当成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也不要用民族主义情绪、或者说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眼光来看待它。美国要适应中国,中国也要调适自己。

-

另通知:“2018中斯艺术文化交流使者”宁波选拔分赛因宁波市天一旅行社副总李敏盘违约而取消,该单位副总在不负责任的违约下,使得授权方造成了严重的信誉伤害,借此文强烈谴责.

强烈呼吁:勿把“中国组装”当成“中国制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