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老軍人服務社拆了,你還記得在它門口擠公交,吃烤腸的日子嗎

小寨老軍人服務社拆了,你還記得在它門口擠公交,吃烤腸的日子嗎

網友@嚕嚕嚕嚕嚕

軍區烤腸٩(๑´3`๑)۶ 幾年前在西財上學,沒事了逛小寨的時候,每次必然會在軍人服務社買烤腸。整個西安市最好吃的烤腸,沒有之一!每一根都烤到炸裂,油脂亮晶晶的,(º﹃º )買上一根站服務社門口香味都能飄到天橋上去

小寨的軍人服務社拆了,

對於很多西安人來說它是那麼的熟悉又陌生,

熟悉它的人都會對門口烤腸念念不忘。

對它不瞭解的人也肯定路過過門口,

很多在西安上過學的同學,

都在它門口擠過公交。

小寨老軍人服務社拆了,你還記得在它門口擠公交,吃烤腸的日子嗎

網友@小小小小小小小.

記得以前在長安區讀書的時候,每次來小寨逛總會路過,感覺他都成了小寨的一部分,現在面臨拆除,還真的有點捨不得。人呀,可能就是這樣子,所有的東西都會慢慢活在回憶裡,而我們終將會慢慢長大

珍惜現在陪伴你的一切,總有一天會慢慢的都活在回憶裡

軍人服務社已經63歲了,

它地處西安的小寨十字的西南角,

小寨則是西安最繁華的商圈,

是很多西安年輕人最愛逛的地方,

很多大學城的學生返校坐公交,

都會在服務社門口的站牌等600或者616,

即便是地鐵修好的今天,

依然有很多人在這個地方等公交。

網友@JUSTIN

我的初戀女朋友住服務社對面,每次在服務社買水買零食等她,陽光就清晰燦爛,空氣中帶著甜蜜。一晃十年過去了,服務社已經拆了,我腦中卻只有她二十歲的樣子。你還好嗎。

但是我在找圖片的時候發現,

網上關於軍人服務社的圖片非常少,

關於小寨的照片都是賽格的時尚和繁華。

它就像一個不起眼的老人默默的在小寨十字的邊上,

看著對面的年輕的賽格一天天的成長,

想當年軍人服務社也曾經輝煌過。

小寨老軍人服務社拆了,你還記得在它門口擠公交,吃烤腸的日子嗎

攝影:tiu

網友@鄭林楓

姥姥家在小寨附近,十幾年前附近一公里的大超市只有軍人服務社。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吃魚,尤其是清蒸鱸魚。但是那時候,新鮮鱸魚的價格很貴,姥爺每次去軍人服務社買的時候總會捨不得,於是他就站在魚缸前等魚死,這樣就能以死魚的價格買下來。有些店員實在不忍心,因為有時候一等就是幾個小時,所以也會把快死的魚直接以死魚的價格賣給姥爺。這些故事是爸爸媽媽講給我的,姥爺買魚,姥姥做魚,那個味道至今仍清晰可辨。只可惜,姥姥已經癱在床上一年了,姥爺也去世七年了。

現在的軍人服務社確實已經跟不上時代了,

大部分年輕人跟服務社的回憶都是跟老一輩有關。

在八十年代初期憑藉齊全的貨品和過硬的質量,

深受西安人民的喜愛。

網友@zhang ^o^

省黨校大院裡的孩子對這個地方肯定是有感情的,記得放學姥姥接我回家的路上經常去裡面給我買零食和文具,印象最深的就是M豆 彩虹糖和高樂高啦 ,大概是二十多年前吧,這些可是那時候的相當於現在的網紅零食呢

還有康元餅乾哈哈哈,我媽媽年輕時候也在軍區買衣服 裡面的絲綢館很有名,物美價廉,因為軍區那時候是給官兵解決生活需要的,所以裡面都是質量過硬的好東西,

軍人服務社和農貿市場構成了小寨商圈的雛形,

他長達二十多年一直佔據小寨商圈的中心地位,

那個年代逛服務社就和現在逛賽格一樣,

是那時西安人的流行活動之一。

小寨老軍人服務社拆了,你還記得在它門口擠公交,吃烤腸的日子嗎

網友@酸梅小番茄

以前和我媽媽逛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軍區了,那個時候都不知道賽格是啥,小時候的衣服鞋子都是在軍區買的。還陪我媽去軍區打醬油,自帶大飲料瓶的那種。我媽有一塊她剛工作時姥爺送的手錶,我媽很珍惜,她用了很久很久了,以前表沒電了,她說只有軍區那裡修表的可以配,但是現在那塊表已經停了很久了。

很多人關於軍人服務社的記憶會有時代的特點,

比如去軍人服務社“打醬油”,

對年輕人他只是一個網絡流行詞語,

過去卻是一種很常見生活方式。

很多人家裡可能還有過去在軍人服務社裡扯的床單。

小寨老軍人服務社拆了,你還記得在它門口擠公交,吃烤腸的日子嗎

網友@D.D

說起來回憶就是伴隨著長大的商場,我家就在吉祥村,上學就在朱雀路上的98中,軍區禮拜三下午了或者去同學家玩路過是肯定也去,小時候家裡只吃那的醬油醋,每次都排隊,紅塔山香菸只在那買,我用的第一個奢侈品牌永芳。

長大了二樓的羊毛衫永遠花車上都有全毛的幾十一件,還有二樓紡織品一家的床單被套,我不知道為啥生意永遠那麼好,好像不買就沒有了,是起來回憶太多了,家長裡短雞毛蒜皮就這麼的長大了。現在在軍區新大樓做生意,除了菸酒超市,還有好多老顧客來找老廠家,但是再也沒有那個熙熙攘攘了。時代在變遷,人們的消費方式不同了,少女變成了婦女,軍區也變成了回憶.....

因為小寨附近高校多,人流大,

不知道什麼時候服務社門口還自發形成了一個家教市場,

有很多年輕大學生在這裡拿一張A4紙寫好自己擅長科目,

在這裡等待一份家教的兼職。

小寨老軍人服務社拆了,你還記得在它門口擠公交,吃烤腸的日子嗎

網友@閏貓

97年出生。記得小時候軍區賣食品的在小寨西路那一排,貨架圍成一個一個小隔間,巧克力之類的糖果在玻璃貨架裡,要售貨員阿姨一個個拿,冬天有冰糖葫蘆和糖炒栗子賣。再往西走有賣醬油醋的,散裝的,老遠都能聞到醋香味。

網友@Dany

工作以後第一根鋼筆就是去軍區二樓買的,那會樓上人煙稀少,好老的供銷社的感覺 模特都擺的特別密集裡邊還有中老年服飾 問了個人 走到最裡面才有個賣文具的小攤.

進入新世紀,西安的市場經濟迎來蓬勃發展,

賽格、國貿、百盛、銀泰、華旗等大牌商超接連落地,

軍人服務社的地位開始動搖,

尤其是對面新蓋的賽格,

慢慢的大家也都不去軍人服務社了,

受影響的還有不遠處的百匯。

(過幾天會在回憶一篇百匯的)

小寨老軍人服務社拆了,你還記得在它門口擠公交,吃烤腸的日子嗎

網友@杜丹

老軍人服務社簡直是我的美食聖地,烤香腸,冰糖葫蘆,炒板栗,烤地瓜,剛出鍋的韭菜盒子……每次路經小寨,都要進去排隊買好吃的,每次進入買東西,都要在到底買哪一種好吃的中間糾結幾個回合……好吃不貴,它承載了我的整個零食饕餮的學生時代,關閉了之後,旁邊的賽格美食商家雖多,可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了

然而軍人服務社還是有不能取代的東西,

那就是裡邊的小吃,

烤香腸,冰糖葫蘆,炒板栗是很多人心中的最愛,

真的可以用物美價廉,良心產品來形容,

一樣的商品出門賣的價錢可能就不一樣,

味道還沒裡邊的好吃。

網友@Clark

大人都說軍區東西質量好,價格便宜,小時候軍區賣童裝,那時候家人會在軍區給我買衣服,後來大了軍區的衣服就不喜歡了,不過家人會給他們自己和老人買,再後來就是吃些小吃會去裡面,新軍區建成後,沒太逛過,裡面牌子大部分是給上了年紀的人賣的,老軍區就一直沒再去過了,說實話我覺得拆了挺好,畢竟黃金地段做其他的也挺好,反正早就不是記憶裡的樣子了

軍人服務社的拆除,

除了自身經營模式較為單一的原因外,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所有軍產禁止用於商用,

至於這塊地以後幹什麼現在還不得而知,

有人說是建圍牆,也有人說是綠地,

總之老的軍人服務社已經變成了城市記憶的一部分,

或許物是人非都已變成了奢侈,

我們能做的就是用心感受當下。

網友@米含笑

我媽媽是軍人服務社的,我小時候經常會去老軍人服務社裡找她,那裡面有二層樓,樓梯很抖,上樓要從後面繞過去,廁所還在樓下。小時候經常會去媽媽辦公室裡寫作業,軍人服務社的糖炒栗子熱乎乎的時候真好吃。我的成長裡,一直有軍人服務社。

小寨老軍人服務社拆了,你還記得在它門口擠公交,吃烤腸的日子嗎

以上圖文轉自微信公眾賬號: NPC的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