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当年如何横扫清华图书馆?过人才华两三百年才出一人

钱钟书当年如何横扫清华图书馆?过人才华两三百年才出一人

青年钱钟书

1929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招生时爆出一条新闻,一位数学只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的考生却被破格录取。

这个人就是钱钟书。他数学极差,可英文、国文却是特优,英文还是满分。主管老师欲退不忍,欲取不敢,便报告了校长罗家伦。罗校长亲阅试卷后立即定夺:此为奇才,破格录取。

罗家伦为何这么做?或许与他自己的经历有关有关。

时任清华校长的罗家伦,是当初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当年罗家伦报考北京大学时,作文被北大教授胡适打了满分,可数学却是零分,胡适和北大校长蔡元培破格录取了罗家伦。或许是这段经历,让罗家伦对钱钟书有惺惺相惜的感觉,他顶住同事的压力,也破格录取了钱钟书。

钱钟书当年如何横扫清华图书馆?过人才华两三百年才出一人

罗家伦

后来的事实证明,罗校长没有“看走眼”。兼具才华与学力的钱钟书不仅成绩屡获第一,还被推为外语系三才子并名列首位。

有些人质疑钱钟书的英文水平并不高。对此,有人专门做过考证。

钱钟书中学上的是桃坞中学和辅仁中学,都是教会学校(寄宿),都有外教教学。桃坞中学的英文水平如何呢?1922年,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举办过一次中学生英文考试,桃坞中学即名列第一。钱钟书在校时曾获得过全校(不分年级全体参加)英文作文比赛第一名。此外,中学时的钱钟书已经独立地翻译出了威尔斯《世界史纲》中的一章。

大二那年,钱钟书在清华英文系的成绩单:六门功课中,五门都是超(“超”就是绩点最高分),另一门是超+。

从清华毕业后,钱锺书考取了英国留学的公款。成绩在所有赴英庚款生中是历史最高分87.95。

多年后,耶鲁大学教授、汉学家费景汉这样描述钱钟书的外文功底:“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他用英文背诵一段那诗人的诗作。提起德国诗人,他就用标准德文背诵作品。说到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一段。出口成章,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钱钟书当年如何横扫清华图书馆?过人才华两三百年才出一人

杨绛与钱钟书在出国留学的轮船上

清华求学时期的钱钟书,才华横溢,用功勤奋,深得同学的好评。据说,钱钟书横扫了清华图书馆,吴组缃、曹禺等清华才子都对他深表佩服。

钱钟书到底是如何做到“横扫图书馆”的?不妨来看看当时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

同学韩石山记得,钱钟书一个礼拜读中文书,一个礼拜读英文书。每个礼拜六,他把读过的书整理好,抱去图书馆还,再抱一堆回来。

夫人杨绛曾在《我们仨》书中回忆,钱钟书几乎把所有的假期时间用来读书,以至于“在清华待了4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有去过。”

钱钟书当年如何横扫清华图书馆?过人才华两三百年才出一人

钱钟书一家三口

同学饶余威在《清华的回忆》一文中写到钱钟书时说:“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画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

钱钟书的博学,使他不是老师的学生,而成了老师的“顾问”。吴宓教授就曾推荐他临时代替教授上课。吴宓曾赞他是“人中之龙”: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

钱钟书的天分、才学过人,成就也过人。以至于谦虚都是多此一举,杨绛曾转述解放前曾任故宫博物院领导的徐森玉的话:如默存(钱钟书)者“二百年三百年一见”。

顺便说一下,钱钟书的才华可能遗传自父亲钱基博。

钱钟书当年如何横扫清华图书馆?过人才华两三百年才出一人

钱基博

钱基博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历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北京清华大学国文教授、南京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教授、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现苏州大学)校务主任、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及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武汉华中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等职。

钱基博自幼天资聪颖,家学渊源,16岁那年就撰写了洋洋4万余言的《中国舆地大势论》,发表在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上。他早年曾受业于古文学家黎庶昌门下,夯实了古文功底。1906年,时任江西提督的陶大均看到他的文章后,惊叹他是“龚自珍再生”。还有一次,著名实业家、曾中过状元的南通张謇,在读了钱基博的文章后,击案赞叹说:“大江以北,没有见过能与他相比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