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者先生|牛背上的青草香

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头没有角的老黄牛。据会看牙口的人说,这牛已经有七八岁了,说它老实,是因为它很得我们这些小孩子的喜爱,很温顺,允许我们骑在它的背上,从不狂躁,稳稳实实。于是,我的童年里就有了许多牛背上的趣事……

衣者先生|牛背上的青草香

每逢暑假,将近两个月,便是我放牛的日子。

早晨四点半钟,天蒙蒙亮就起来,顶着露水的湿气,牵着牛穿梭在绿油油的田间地头,四围满是嘈杂的蛐蛐叫声,虫鸣交响……说实在的,我那时,心里是空虚、恐惧的。只要草丝里稍有一点波动,如蚂蚱、癞蛤蟆什么的,心头都是一紧,吓得一身冷汗。现在想想也是的,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在四周都是高高的青纱帐里,孤寂恐惧难免。那时的思想和现在的认识是不一样的,神鬼迷信的想法总是有的……不去放牛,家里是不答应的。于是硬是拜着老黄牛为大叔,求身于他的庇护了。再害怕点,干脆就骑在牛的身上,大声地吼着小儿郎……

衣者先生|牛背上的青草香

放牛最好地方是树地和地头。树地是个好地方,却是我最不敢去的,尤其是早上和黄昏。那长满郁郁葱葱杂草的坟包,确实是放牛的佳地,青草肥茂,五六个大坟头,牛就可以吃饱了。然而,我一个人的时候,就从来不敢去,害怕惊扰了那沉睡在里面的鬼魂,更怕传说中找茬儿……老黄牛偏不信这邪门,挣着缰绳硬生生地将我拉到那坟边,蒿草丛生中,阴森森耸立着一块看不清字的石碑,还有坟头上压着雨水漂白的黄天纸。怕,真害怕,然而牛却是没有这种思想,只是贪婪地啃着青草,似乎着了魔一样。牛对我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害怕也丢不得。于是战战兢兢地握着缰绳,眼睛时不时地向四周看,不敢看那坟头的变相,但似乎有东西在吸引我,总想看个究竟,坟头上的几个小洞,猜想可能是老鼠洞,但真有个小黑头儿一进一出的露头挑逗我,弄得洞口草丛悉悉索索,心一惊,丢掉缰绳跑得远远,呆呆地望着坟头,这一丛冢草,会不会飞出个什么鬼来。我这边心惊肉跳,那边老黄牛却吃得不亦乐乎,不住地耸头,吃了这个坟头,又去那个坟头,肚子都吃得鼓鼓的了,改了往常温顺的性情,跑马占荒地啃食着。太阳升上来了,露水的湿气揉杂着浓浓的草香,蝈蝈的脆鸣,村子里传出的声音,一切显得旋律十足。那坟也不是那么阴森恐怖了,树叶绿草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嫩绿柔和。于是大步向前,抓住那缰绳,爬上牛背,吆喝着往家走去……

衣者先生|牛背上的青草香

下午放牛也是别有一番风趣的。蒿草没有露水的滋润,略显蔫白。找一个大大树林,撤下牛的笼头,让牛自由的吃草。我们这些放牛的孩子,则是三五成堆,一起调侃、玩耍、嬉闹。只要看住牛,一是别跑丢了,二是别践踏人家庄稼就万岁了。于是捉蛤蟆、逮蝈蝈、斗蛐蛐,好不热闹……要是刚下过雨,那浅浅的水泡子儿也是我们的乐园,光着身子扎两个猛子,扑通几下狗刨,偶而还呛几口水汤,好不欢乐。晴天,还可以抠个土坑,找点干树枝,生上火,烤点包米土豆之类的。大一点孩子不甘寂寞,捉到几只黑锅底,扒了皮,架火烤,虽没什么佐料,却也是美味无比的珍馐佳肴了。每天下午像我一样孩子都是吃得满嘴黑黑的,但身体却洗洗干干净净的。

衣者先生|牛背上的青草香

也有犯贼性的时候,南大排有几片瓜地,偶然有头脑灵活的,惹得大家共同谋划。有放哨的,有的没到地头就在大道就开始往地里爬的……弄的跟蚂蚁搬家似的,热热闹闹……八回得有七回失败,结果可想而知,找家的找家,挨揍的挨揍。也有得手的时候,几个人分一两个,只是小小的一块,却也如获珍宝,香脆可口,即使是生瓜,也是苦中作乐,忍着分享。更有甚者,捉磨着偷自家的,总之是淘得没边儿,寻求自乐罢了。黄牛整个下午都自在其所,无忧无虑地甩着尾巴,品尝着青草美味……

衣者先生|牛背上的青草香

太阳西下时,我们就把牛栓在树桩上,拿一把小镰刀去割草,这是一惯的任务。每晚两捆草,家里还有一群鸭鹅等着呢。在玉米地里找青草,就象在山里树林找蘑茹一样,得蹲下找,一旦碰到缺苗的一块,就会有一大丛青草,要么就是两家地的边沟,各扫门前雪,草会长很茂盛的。割草如寻宝,我们这些放牛的孩子猫着腰在包米地里穿行着……割足两捆绑在一起,搭在肩上或跨在脖子上,仍旧猫着腰不顾包米叶子的横拉坚挡,向地头扛去。夏天割草是最苦的差事,包米地里闷热,草叶和包米叶不断地划着皮肤,脸儿、脖子上,胳膊上会有一道道红红的划痕,加上汗水的浸渍,很痒很疼,偶尔草籽和小虫钻进衣服里,会更痒更不舒服……

衣者先生|牛背上的青草香

幕色结束了我们一天的疲惫与欢乐,把草搭在牛背上,自已也骑上去,吆喝着,嘴里咀嚼着涩涩的草香,踏上了回家的路。

衣者先生|牛背上的青草香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对于我来说,至今流连的是那时那地的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虽然没有悠扬的笛声,没有青蛇白蛇的传奇,没有品仙论道的奇遇,但细想想来,这不也是采茶东篱下,幽幽见南山的逍遥吗?也许我们失去的,正是我们苦苦找寻的草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