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器鏨刻工藝之金鏨花扁壺

金銀器的品類不同,其製作工藝也不同,今天瞭解一下鏨刻工藝。

鏨刻,在《說文》中有解釋為“鏨,小鑿也。從金,從斬。”鏨刻,即用鏨刀在金銀器等材料的表面進行鑿刻加工的傳統工藝。它的發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最常見的就是小孩子的長命鎖。

金銀器鏨刻工藝之金鏨花扁壺

鏨刻,有分陽鏨(凸出飾物表面的鏨刻花紋)、陰鏨(凹進飾物表面的鏨刻花紋,鏨去的是花紋的本身)、平鏨(在飾物表面的鏨刻,直接鏨去花紋圖案的線條)、鏤空(在胎型上鏨出花紋,再順著花紋邊緣先鏨刻,脫下底子,留下的就是鏤空的花紋圖案)。

清代的鏨刻工藝,被較多地用在金器工藝品上,如金鏨花扁壺,就是清宮中一件極為珍貴、精美的鏨刻藝術品。

金銀器鏨刻工藝之金鏨花扁壺

金鏨花扁壺為清代皇帝的御用酒具,金壺上鏨刻圖案使其愈顯豪華麗。 扁壺金質,體為扁圓形,圓口,圓頸,扁圓腹,扁方足。頸較短粗,頸部飾兩道寬厚的弦紋,兩側為纏枝狀立耳。

壺身正、背兩面開光,內鏨刻雙夔龍戲纏枝蓮花圖案,呈現出浮雕狀。

金銀器鏨刻工藝之金鏨花扁壺

金銀器鏨刻工藝之金鏨花扁壺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壺體兩側、壺頸和底足均刻滿整齊的回紋,壺底足為梯形,整體造型典雅,花紋雅緻、細密,又遵循一定的規律,十分規整,精雕細琢,可說是鏨刻雕工藝術的傑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