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航旅纵横 市值超500亿 民航巨头让全国机场用上“人脸识别”

开发航旅纵横 市值超500亿 民航巨头让全国机场用上“人脸识别”

提起国内的民航信息化,相信普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的是携程、飞猪、去哪儿等。

但是,国内最大民航信息技术提供商其实是中航信。大家与中航信接触最多的,可能是乘坐飞机时,下载的能方便进行选座、查看信息等操作的软件"航旅纵横"。

民航信息化龙头

在300余家机场快速推行"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在机场的应用很多,安检、登机、布控、VIP服务等不一而足,而应用最广泛的应该是"人脸识别安检"。

目前,国内大部分机场已经正式上线或试运营"人脸识别智能安检系统"。但目前应用系统无统一规划,标准接口驳杂,供应商资质背景不一,数据安全无法保证。

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及统一信息化标准,防止核心数据流出,中航信目前已正式开始在全国300余家机场安装"人脸识别智能安检系统",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成为率先正式应用该系统的机场之一。

开发航旅纵横 市值超500亿 民航巨头让全国机场用上“人脸识别”

中航信作为市值500亿的央企,为国内除春秋航空之外的全部航空公司及机场,和300余家外国及地区航空公司提供电子旅游分销(ETD),包括航班控制系统服务(ICS)、计算机分销系统服务(CRS)和离港控制系统(DCS)。在航空公司或代理网站购票,都会直接与中航信系统对接,民航业的数据掌握在中航信,这正是出于国家安全需要。

"人脸识别"只是"前菜"

让乘客体验智慧民航才是目的

除了安检系统,中航信还将与各个机场共同就旅客分级安检、无纸化通关、会员合作、机场智能营销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提升机场智能化运行能力及旅客满意度。

目前,中国有300余个通用机场,超过50个枢纽机场,年吞吐量超过15亿人次。绝大部分机场尚未实现"智慧化",中航信此次在国内机场上线"人脸识别智能安检系统"是智慧民航的第一步。

开发航旅纵横 市值超500亿 民航巨头让全国机场用上“人脸识别”

旅客在机场内实现自助化服务是智慧民航的重要体现,例如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自助安检等服务。各种自助设备有助于对旅客的值机、行李、安检、购物、登机等关键信息进行采集,从而成为构建面向旅客服务的大数据体系的重要信息源。

为旅客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也是智慧航站楼的重要应用场景,利用构建的旅客大数据体系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可以为旅客个体提供个性化的楼内引导、航显提醒、广告推送等应用。

今后广大旅客能在机场及民航系统体验到越来越智能便捷的服务,一证登机、精准引导、VIP个性化服务都开始逐步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