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不應該到處找風口,而是讓自己飛起來|新媒體如何月入三萬

馬雲:不應該到處找風口,而是讓自己飛起來|新媒體如何月入三萬

圖片來自達沃斯論壇講話

自媒體小編也稱新媒體編輯,專業為網絡編輯,作為網絡編輯專業的學生,帶大家來看看現在是一個怎樣的情形呢?

很多人都把新媒體當成一個近幾年出現的新職業,但這是錯誤的。

我國自從1994年全面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經過多年發展,互聯網產業成為信息產業格局中的一支新興力量。新行業需要新型人才,網絡編輯這一職業在95、96年出現。

2005年3月24日原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公示了第三批10個系職業的名單,網絡編輯首次列入國家職業大典,本職業共分為四個等級。

這就是新媒體編輯的前身,然而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又有了新的變化。

馬雲:不應該到處找風口,而是讓自己飛起來|新媒體如何月入三萬

在2015年12月28日的上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新聞出版廣電局在全國率先啟動數字編輯專業領域職稱評價工作,數字編輯專業職稱評價工作將於2016年2月開始申報,年底前完成首批評價工作。數字編輯也就是網絡編輯,職稱具體包括三個領域9個專業。具體是怎樣的大家可以問一下網絡,就不做介紹了。

這就是新媒體編輯的現在,如果說新媒體是新的行業這是沒錯的,但這個職業發展到現在已經過去了20年。

十年前PC端陷落,新媒體的你該嗅到了危機感

PC端從興起到衰落,讓一代人捲入IT創業的浪潮,又讓一代人狠狠地被時代拋棄。移動終端的興起,讓微信、微博顯得更遊刃有餘,所以市場對新媒體編輯的需求想必05年又提高了一個新高度。這是怎樣的變化,就拿新浪自身舉個例子,博客與微博現在哪個更火?這就是新浪順應時代從PC端的博客推出了更方便的微博。但是下一個十年,也許用不了十年,下一個三年、五年,新媒體編輯會不會被新的事物所代替?

雖然現在這個答案是未知的,但你是否感受到了這種氣味。

馬雲:不應該到處找風口,而是讓自己飛起來|新媒體如何月入三萬

微信公眾號在前幾年異軍突起,很多公司、個人都瞄準了這一時機,做的風生水起。到了今天微信公眾號的數量用氾濫都無法形容,僅僅是大號都有上萬,總的數量簡直就是上千萬。有句俗話叫——從現在起,一切都不晚。在這個信息變化如此大的時代,你抓不住風口,過了時期也就是意味著死亡。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一個領域的大號已經做起來,你可以另闢蹊徑。簡單來說,同樣是做新聞,人民網、新華網你肯定是比不過了,但你可以做你所在的小地區的事實新聞啊,這就是社區新聞的存在感。你想現在開始做新媒體,不管是在微信公眾號、頭條號、一點資訊還是其他平臺,記住兩點那就是要更細分和更垂直化,絕對沒錯。

不是今天也不是昨天,內容的紅利期已經過去或將要過去的言論早在傳媒圈傳開了。而我認為不管是原創圖文還是視頻直播或者短視頻,不是誰會取代誰,而是多了一條路。就像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一樣,人民日報照樣存在,網絡大v也有發展。

馬雲:不應該到處找風口,而是讓自己飛起來|新媒體如何月入三萬

不應該到處找風口,而是讓自己飛起來——馬雲

如果你還不知道在瑞士有個叫達沃斯的地方,那今天一定要記住了,那裡不單單是風景好。世界經濟論壇就在那裡所以也被稱為——達沃斯論壇。這裡就是一個過場,今天不主要講達沃斯論壇。2015年的論壇,我對馬雲的這段話記憶深刻,不管在哪個領域都很實用。

阿里巴巴馬雲在參加達沃斯論壇時接受新浪財經獨家專訪表示,豬碰上風也會飛,但是風過去摔死的還是豬,因為你還是豬,每個人要思考怎麼把控這個風,怎麼去掌握好這個風,怎麼提升自己,所以不應該去尋找風口,而是真正的把自己變成一點點風就能夠飛起來的,以至於能夠翱翔。

用到新媒體領域來講就是,不管在將來,圖文時代會不會被視頻經濟所代替,不管將來會不會有大量的新媒體小編面臨失業,不管下一個三年。五年會變成什麼樣子,你要做的就是要不斷的提升自己,要有敏銳又獨特的眼光,等下一個時代來臨時相信你自己,被淘汰掉的絕不是你。

馬雲:不應該到處找風口,而是讓自己飛起來|新媒體如何月入三萬

全媒派編輯Ethel指出那些只會改改標題的1.0小編,即便不做新媒體也會被淘汰。媒體領域的變革看似迅猛但都不是裂變,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一個新媒體編輯,我需要做的就是擁抱每一步的變化,苦練內功,當下一個機會風口來的時候,果斷上船。

看來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只是我一個人。

新媒體是什麼,實時新、事事新、不斷更新,不單單是指自媒體平臺,做到三新是我認為在新媒體領域生存的不二法則,也適用於任何一個發展快速的行業。

馬雲:不應該到處找風口,而是讓自己飛起來|新媒體如何月入三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