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立枯病又稱“死苗”,主要由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侵染引起。寄主範圍廣,除茄科、瓜類蔬菜外,一些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能被害,已知有160多種植物可被侵染。

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今天我給農業朋友們列舉幾種常見作物立枯病的防治方法,大家所知立枯病對於幼苗期間是病發高峰期,導致對經濟上產生巨大損失,希望今天文章裡的幾種辦法能夠幫到農業朋友們的煩惱。

立枯病多發生在育苗的中、後期。主要危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初為橢圓形或不規則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部逐漸凹陷、溢縮,有的漸變為黑褐色,當病斑擴大繞莖一週時.最後乾枯死亡,但不倒伏。輕病株僅見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溼度大時,病部可見不甚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黴。

水稻立枯病:水稻立枯病是幼苗期間主要的病害之一,容易發生的時段是在水稻一葉一心或兩葉一心時發生。在春季時節常還伴有猝倒病相伴發生。

防治方法:①可採用完全腐熟的肥料,處理好排水系統,土壤的溼度應保持在60%-75%之間,幼苗間距不能過密,以免造成地面不通風和光照不足。②可採用50%多菌靈(每67平米用藥100克)、70%甲基硫菌靈(每67平米用藥100克)、40%敵磺鈉(每67平米用藥200克),拌毒土進行均勻撒施混土消毒。③在病發初期可採用異菌脲.腐黴利600-800倍液對莖基部進行噴灑。

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白菜立枯病:通常發生在7-9月份,病菌以菌核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休眠越冬,翌年地溫高於10℃開始發芽,進入腐生階段,白菜播種後遇有適宜發病條件,病菌從根部的氣孔、傷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發病。

防治方法:根據當地氣候正確選擇播種期,選用種子應採用耐熱、耐溼品種及適用於西南地區的遲白菜。可施用豬糞堆肥,培養拮抗菌進行土壤或種子處理,能有效的抑制絲核菌,到達防治立枯病的效果。前期可施用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必要時可採用異菌脲.腐黴利600-800倍液進行噴灑。

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甘藍立枯病:主要在苗期為害甘藍,病菌主要侵染幼苗根莖部,致病部縊縮和變灰白(黑),潮溼時其上生白色黴狀物,初期葉、根系較正常,植株感病數天後即見葉萎蔫,乾枯,繼而植株死亡。定植後受害較輕,極少量植株繼續死亡,一般停止擴展。此外,該病還表現為猝倒狀或葉腐。

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甘藍。②苗床選擇2~3年以上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壤土田塊。播種不宜過密,覆土不宜過厚。④施用充分腐熟肥料。發病初期必要時可採用枯草芽孢桿菌進行噴施。

以上是我為大家整理出來幾種作物立枯病的病發時段和防治方法,希望能夠帶給農業朋友們的一點幫助。

我是小曾,每天我都會為農業人、農民朋友帶來最專業,最前沿的農業農資訊息和知識。歡迎各位讀者朋友到評論區留言,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中易購農業科技,我們下篇文章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