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雖然我什麼都不缺,但是為了身邊的人,包括阿姨,為了全體魅族人,全體員工,公司的發展,社會的共鳴,我必須站出來,因為我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為什麼不?”黃章2014年復出首日在公司內部激情演講,沉穩中透著責任心和強烈的魅族情懷。時間一晃來到2017年4月黃章再次復出,並將魅族拆分成為魅族、魅藍和Flyme三個獨立事業部,自己主抓高端機型研發,為即將到來的魅族15週年獻禮。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就在此時,另一位行業大神走進魅族,他就是楊柘。楊柘既是一位營銷大師也是一位文人墨客,深諳傳播之道的他曾在華為創造輝煌,從華為P7的君子如蘭到Mate 7的爵士人生,他憑營銷理念將華為手機送入國產手機出貨量第一的寶座。此番加入魅族與不善言辭的黃章搭檔,對魅族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楊柘的到來將把黃章的產品理念更完美的呈現出來,把魅族的品牌進一步昇華。

而此時的手機市場競爭比2014年更為慘烈,受市場飽和、科技創新乏力等因素的影響,手機市場出貨量持續多個季度走低。而在經過全面屏、人工智能等多輪風口洗禮後,各大品牌的出貨量數據也逐漸拉開,魅族也因為275天沒有新品備受粉絲期待,一款重振人心的旗艦產品對魅族來說勢在必行。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2018年4月22日的烏鎮陰雨連綿,但這絲毫沒有影響魅族新品的發佈和魅族粉絲的翹首期盼。不跟風,不將就一直是黃章也是魅族的行事風格,此次發佈的魅族15跟之前在社交媒體上洩露的信息基本相同,單就敢做“無全面屏”這一點就值得尊敬。“目前的全面屏我並不認可,但如果我不推出所謂的全面屏手機在商業邏輯上是有問題。”或許你還記得錘子堅果Pro 2發佈時羅永浩的一席話,從中也可以看出黃章在對待產品上甚至比老羅更為偏執,更為激進。

產品設計:拒絕隨波逐流

當你看到魅族15時你可能會驚呼,都2018了黃章怎麼還有勇氣這樣設計產品。是的,屏幕比例並沒有隨大流搭載所謂的全面屏,更沒有頂部的“劉海”設計,整體的機身ID設計更像是幾年前的超窄邊框概念,為此發佈會上楊柘還拿出了乾隆皇帝的“蟲二”典故形容魅族15的超窄邊框,頗具中國風。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就在其他品牌全面屏已經迭代到第二代時,魅族15依然堅持不使用全面屏,不隨波逐流而是從體驗出發,考慮的是操作上的便利。為了滿足單手握持的需求,魅族15將機身寬度定義在71.95mm,屏幕上搭載了16:9屏幕,但由於1.175mm超窄的邊框,使得魅族15有高達83.6%的屏佔比,這在傳統的超窄邊框手機中是不敢想象的。由於屏幕尺寸的特殊以及苛刻的邊框需求,為此魅族專門向三星定製獨家了OLED屏幕,可以看出魅族在產品細節上的不計成本。

和其他品牌為提升屏佔比向上下兩方向拓展面積不同的是,魅族是向兩個邊緣摳出更多面積。可以說魅族15的整個機身尺寸都是圍繞著這塊屏幕來呈現的,甚至可以說是圍繞著魅族15的超窄邊框呈現出來。我不好說是類似全面屏手機修長的機身設計好看,還是魅族15比全面屏手機更方一些的尺寸美觀,這是仁者見仁,我只說這是魅族獨特的設計語言,你喜不喜歡它都在那。此外,屏幕的邊角沒有采用全面屏手機常用的圓角設計,而是一個直角頂到邊框,直接而冷峻。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機身正面的小圓點回歸恐怕是讓所有魅族粉絲欣喜若狂的設計,但由於我並不是魅族粉絲所以可以更冷靜的看待它。相信沒人覺得背部指紋識別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目前真正能拿出正面方案的也只有魅族、榮耀和vivo。經過體驗能感受到指紋識別無論錄入還是識別效率都非常高,而全新加入的mEngine線性馬達在使用小圓點時震感也很舒適。

小圓點使用的應用僅有單擊返回上一級,按住單擊返回桌面,長按呼出負一屏和按住雙擊呼出相機我覺得還是有點大材小用,如果可以像MacBook一樣加入更多的手勢識別易用性可能會更強,比如按住三擊呼出當前通知的消息,如何?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機身的背殼採用據說是鋁合金鍍不鏽鋼的材質,既結實耐用又重量輕盈,由於郭老屍拿到的是灰色版本,機身背殼這種鍍膜工藝非常精緻,有點類似車漆。此外,魅族15背部上下兩端的天線獨特的雲紋工藝非常用心,傳統風格濃厚。注重細節這也正是黃章出品的一貫特點,但由於楊柘的加入也讓我們驚喜的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化元素加入其中。

總體來看魅族15的機身設計,最想說的兩個字就是精細,有些既有傳統想法又有不妥協的執拗,作為一個做消費電子品牌敢於挑戰主流,值得受人尊敬。

拍照功能:令人驚豔

看過我此前手機體驗文章的小夥伴肯定會發現我一向都把拍照放到最後一個環節,為什麼魅族15我放到第二個環節呢,那是因為當我拿起它拍攝的第一張照片就被驚豔到了。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這張照片是我使用魅族15拍攝的第一張,攝於烏鎮通安客棧的房間內,早上七點多屋內光線昏暗,拉著的窗簾僅漏一個小縫照射在這陶白色茶具上。照片的噪點控制的讓人意外的好,而且放大後無塗抹痕跡,整個邊緣輪廓都很細膩柔和,毫無不適感。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再來講回硬件,發佈會上楊柘說“底大一級壓死人”這確實是相機領域的常見說法,一款全畫幅單反和APS-C畫幅單反在CMOS上區別可以說決定了同樣拍攝條件下的諸多效果,無論是高ISO的噪點表現還是畫面畸變情況等等。換到這臺手機中,魅族15採用了1200萬像素廣角+2000萬像素長焦的雙攝方案,搭載了索尼IMX380和IMX350感光芯片,1/2.3 inch感光元件尺寸+1.55μm超大單像素尺寸,用楊柘的話說是跟卡片相機一樣大小的底。此外魅族15支持四軸光學防抖這也讓成片率大大提升。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魅族15的弱光表現和無損變焦。在過往的手機體驗中,不少手機拍攝效果一旦變焦,畫面效果就呈幾何倍數下降,慘不忍睹。但魅族15的無損變焦經過體驗即便是在三倍變焦時畫面質感的下降也是比較小的,完全在接受範圍內。而弱光的表現更是讓人大讚,多說無益,還是拿樣片說話。下面這些樣片都是無任何處理的原圖。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硬件:主流配置 注重優化

一句“你好高通”開啟了魅族和高通的合作。魅族15搭載的高通驍龍660一直是目前手機圈最主流的中端芯片,它採用14nm工藝配備八核Kryo核心,最高主頻為2.2GHz。內存方面魅族15提供了4+64和4+128兩個方案,隨著目前應用和遊戲消耗的資源越來越大,4GB的運行內存在智能手機中只能算是入門級,但魅族像iPhone一樣將精力放到了系統的優化而不是硬件的堆疊,這也讓魅族15在運行農藥等大型遊戲時可以獲得良好的資源支持。但有個問題同樣顯露無疑,就是Android畢竟不是iOS,開放的操作系統使得廠商無法控制全部應用,所以雖然王者榮耀、吃雞這樣的遊戲更獲系統專屬支持,但其他大型應用恐怕就沒這待遇了,不過好在Flyme還有“VIP專屬通道”功能。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另外一個讓我有足夠好感的就是嵌入式的聽筒和呼吸燈。嵌入式的聽筒其實沒什麼,之前在堅果Pro 2上就見過,但在聽筒上嵌入防塵網從而達到IPX65級防水和防塵能增加魅族15的使用場景,並且手機安全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這點確實能看出黃章較真的性格;此外在聽筒位置處集成的呼吸燈顏色柔和,這裡並沒有用某些廠商那樣不同類型消息用不同色彩區分,只有一個白色,只有一個閃爍頻率給人的感覺非常舒適。

至於電池續航,魅族15搭載的是3000mAh電池,15Plus搭載了3500mAh,經過幾天對魅族15的使用體驗上來看,魅族15的續航表現中規中矩。

Flyme:AI賦能魅族15

如果讓我選擇基於安卓平臺的三大國產操作系統,一定是MIUI、Flyme和Smartisan。隨著魅族15的發佈,Flyme也迎來了它的7版本升級,而這個版本最大的特點就是AI的賦能。它主要體現在個人助理、AI拍照、AI安全和性能優化等方面。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個人助理是Flyme 7新增的智能服務模塊。它和其他手機的負一屏個人助理功能類似,可以通過One Mind人工智能引擎提供應用建議、停車卡片、外賣訂單、股票快遞等個人服務內容的卡片式整合資訊,不同的是魅族15的個人助理不在負一屏的位置,而且只有通過長按小圓點可以呼出。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在AI拍照上,Flyme 7除了搭載了現在任何一家主流手機廠商都不會放棄的AI美顏,還增加了一個神奇的“照片回溯”功能。在多人合影時常常無法保證所有人的狀態都是最好的,總有人在眨眼有人在打哈欠。照片回溯的原理是在拍攝的瞬間連續拍攝10張照片,而後One Mind引擎會對照片的人物進行識別,當發現有表情不佳的頭像時就可以通過滑動從這10張照片中選出一張狀態最好的來將頭像替換上去,這樣就免去總是聽到“OK,我們重拍一張”。但照片回溯也有不夠完美的地方,就是一次只能識別5個人的頭像,而且拍攝時需要在拍照模式下點更多後選擇“照片回溯模式”進入,我想如果可以在普通自動模式下通過頂部的功能按鈕實現會讓這個功能增加更多的使用機會。

在性能優化上,Flyme 7針對關聯全家桶、偽裝前臺活躍、偽裝播放器的App進行了統一處理,以保證整機的待機時間和機身性能與溫度。全新推出的VIP運行模式,一旦系統偵測到該大型應用啟動時間過長並且是常用應用,就會對系統資源上有所傾斜, 比如系統會凍結其他進程以保證該應用的使用效率。並且當你下一次再次開啟此應用會直接進入VIP通道。這類優化更加適用於王者榮耀、荒野行動這類大型3D遊戲。此外Flyme 7還針對微信和王者榮耀達成合作,專門做了系統優化,以保證最常用應用和最常玩遊戲在魅族15上都能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

魅族15體驗:不將就的黃章造不妥協的魅族15

除了上面介紹的新功能外Flyme 7還有數據搶救、智能光感、實時耳返、兒童防沉迷等多個新功能伴隨推出,在這裡就不一一介紹。 但在使用中我也發現一處功能不夠完善,就是“通知”。不少人和我一樣都特別討厭各個軟件的push,不厭其煩。有不少系統可以統一一鍵將通知全部禁掉,再或是像EMUI一樣當通知彈出後清除時會問你是否禁用。但Flyme雖然有智能通知功能,但實際上不少應用也得在通知界面一個一個關,而且是點進去關。不過除了這點我還真沒有發現Flyme 7其他明顯的短板。

寫在最後:即是歸來 也是出發

422發佈會前一個月,黃章曾在魅族論壇上稱魅族15只是小試牛刀,而8月份的魅族16才是他的傾心之作。可能根本不會有企業家會在產品問世前就會為新品貼上“試水”的標籤,因為他不是黃章。黃章有著實誠、偏執性格,也有著堅韌、自嘲的品質,即便是在品牌最危難之時也沒有看到他暗自落淚,即便是魅族平穩之時他也能會用縮頭烏龜自嘲。

無論8月份的魅族16什麼樣,今天的魅族15我覺得都是一款無明顯短板,且不乏亮點的產品。16:9的屏幕雖然可能對魅族15後面的傳播帶來挑戰,但可以兼容更廣泛的應用這點可以說魅族15還是一切以體驗出發,以消費者出發;而令人驚豔的弱光拍照效果搭配上全新的Flyme 7系統可以說讓這款手機在中端市場競爭力凸顯。

然而魅族會不會通過15和16獲得成功,現在談論雖說為時過早但可以肯定的是2018年魅族過的不會輕鬆。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Q1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8187萬部同比下跌27%,而作為排名跌至第七的魅族肯定不會滿足於現在的成績。

為此黃章回歸後也是從品牌到渠道大刀闊斧的改革。黃章早些年曾自嘲魅族具有神一樣的產品和豬一樣的營銷,現在隨著楊柘的到來,面對如此豪華的營銷團隊,魅族必將有所作為。如果要想重塑輝煌,魅族還需要一步步走出自己的堅實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