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視頻想要樹立品牌形象,只能另擇它路嗎?

西瓜視頻前身名為頭條視頻,2016年5月上線,一年後更名為西瓜視頻。西瓜視頻負責人張楠曾表示,升級為獨立品牌,是希望在短視頻行業擁有更清晰的品牌辨識度。

西瓜視頻一度被視作視頻版的今日頭條,主要依靠PGC模式生產內容。APP首頁還是以幾分鐘的短視頻為主,下設不同頻道,但首頁也有十幾秒的小視頻和直播的入口。

隨著短視頻風口的來臨,今日頭條系all in短視頻的戰略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上線一年,西瓜視頻的DAU就突破1000萬,到2017年10月累計用戶量達2億。於是,17年年底,今日頭條CEO張一鳴表示西瓜視頻要拿20億幫助創作者變現。

在這個階段,西瓜視頻也共同分擔了今日頭條的商業化壓力。除了推出邊看邊買的電商功能,還把平臺上優秀創作跟品牌連接起來,展開原生廣告等內容營銷。

然而,風口上的短視頻行業瞬息萬變,西瓜視頻的高歌猛進並沒有持續太久,15秒小視頻迅速取代了幾分鐘的短視頻,成為佔據用戶注意力的新寵。17年下半年,火山小視頻的日活數據逐漸趕超西瓜視頻,而抖音更是在今年春節的大爆發後一騎絕塵,遠遠甩開同陣營的兩款產品,跟快手進入短視頻頭把交椅的爭奪。

西瓜視頻想要樹立品牌形象,只能另擇它路嗎?

數據的滑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西瓜視頻雖然獲得了自己的名字,卻仍然沒有鮮明的形象。憑藉年輕的核心用戶和打造爆款內容的能力,抖音已經成為了當下短視頻時尚的引領者。而對標快手的火山小視頻,依靠競爭對手的鮮明形象,也樹立了自己的形象。唯有西瓜視頻,數據尚佳,品牌形象卻頗為蒼白。

西瓜視頻並非沒有價值,抖音和火山小視頻的價值在於內容,西瓜視頻的價值則在於平臺。儘管在小視頻模式的圍攻下,短視頻不再如當初般受寵。但作為營銷工具之一,短視頻的重要性卻與日俱增。有數據顯示,優酷自制綜藝《這就是街舞》通過西瓜視頻分發的短視頻,有效播放量總計2.7億次。

把電視劇和綜藝中最具戲劇衝突的部分單獨剪輯出來,往往能達到非常好的傳播效果,一些早已播完的電視劇甚至會憑藉眾多短視頻素材而長久地存在於大眾視野中,比如經典的瓊瑤劇和前些年大熱的宮廷劇《甄嬛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