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黑科技丨AI智能预测拼写或将干扰人类思维?

聚焦信息技术领域 为产业发声

看懂黑科技丨AI智能预测拼写或将干扰人类思维?


导读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掀起的热潮正在席卷全球,各大公司纷纷抢占人工智能市场,一时间,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成为市场上的新势力。不久前,在2018年度谷歌开发者大会Google I/O 2018上,谷歌发布了一项名为Smart Compose(智能组合)的Gmail新功能,该功能在用户编写电子邮件时利用人工智能为用户提供建议,在上句还没有完成时,整句话都会用灰色显示。这一大黑科技,迅速让科技发烧友议论纷纷。

AI赋能Gmail智能预测拼写


据谷歌介绍,Smart Compose(智能组合)通过机器学习交互式地为正在写邮件的用户提供补全句子的预测建议,从而让用户更快地撰写邮件。这款产品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基于此前智能回复(Smart Reply)技术开发而来,与Smart Reply不同的是,Smart Compose 提供了全新的方式来帮助用户撰写邮件,无论用户是在回一封来件,还是从草稿箱起草一封新邮件。然而,新技术的产生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智能预测拼写也无可避免。

看懂黑科技丨AI智能预测拼写或将干扰人类思维?

首先,智能预测可能会出现拼写延迟。因为 Smart Compose 需基于用户的每一次输入来提供预测,所以它必须提供 100 毫秒以内的理想预测,这样用户才察觉不到任何延迟。这时候,平衡模型复杂性和推理速度就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

其次,由于Gmail 拥有超过 14 亿的各种用户。为了面向所有用户提供自动组句预测,模型必须拥有足够强的建模能力,这样它才能精细地在不同上下文中提供定制建议。这些难点成了阻挠Smart Compose发展的绊脚石。

智能预测拼写会否影响人类思维


对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和其他形式的人工智能,谷歌至少已经研究了10年,这十年谷歌也被加冕了各种荣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用户习惯的养成,此次AI对于Gmail的赋能不得不让我们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发邮件时,如果自身表达的意思与预测相近用户是否会直接采用预测拼写。如果采用,这对于大多数的懒癌患者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毫不夸张地说,随着时间变长,用户的思维方式必然与机器趋于一致。此时,从思维到行动往往就会出现一定的自证性效应。

什么是自证性呢?自证性是一种在心理学上常见的症状,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简单来说就是信念与行为,其专业名词是自证预言。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应。他们把这种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在实验中,他们随意抽取一组一年级学生,尔后告诉这些学生的老师,这些学生经过特别的测验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无穷潜力。此后,师生们在各个方面对他们另眼相看,老师们积极、恰当地引导。

看懂黑科技丨AI智能预测拼写或将干扰人类思维?


他们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自尊心、自信心倍增,各方面分外努力。结果发现,当教师期待这些学生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智慧进步时,他们果然在一段时间后取得比对照组学生高得多的智商分数。研究者解释说:这些学生的进步,主要是教师期待的结果,即这一效应就是由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和对其更高的人际期待而产生的“罗森塔尔效应”。这就是自证预言。

看懂黑科技丨AI智能预测拼写或将干扰人类思维?


现在自证的案例有很多,例如我们逛某宝时,某宝根据浏览足迹,给出购买推荐;又如我们不断接受网易云根据听歌风格推荐的歌单;再如,有人生日时,我们会根据各种平台给出的提示框准时送上祝福。这些都是在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我想大家都会在大多数时候先行在给出的方案中选择。就算你会带有一定的反抗性,但不得不承认眼睛适应性的强大。不过,俄亥俄州立大学英语系副教授,语言学家Lauren Squires曾表示,在智能预测拼写使用越来越频繁的时候,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他为我们提供的模板并不是很有创意的。可能仅仅是将Hi变成Hey。

技术进步下人类的思考


技术的进步当然是激动人心的,尤其是人类在AI领域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成就。但与此同时它的非议也越来越多,比如:将来是否会代替人类、人类的每一步动作是否都被设计、人类是否会像机器人一样思考。这些问题无一不在冲击我们的脑神经。尽管人类现在对此有所认知,但依旧无法摆脱AI带来的便利,这便是大数据时代具有讽刺性意味的一点。

“我写的邮件,本来可能也没什么特别的”,Lauren Squires她笑着说道:“你是觉得,谷歌会为我们创造一系列新的用语,然后我们就像关在这些语汇的笼子里,出不来了吗?”“但是人们本来就在这么做啊,都是别人使用过的。”

看懂黑科技丨AI智能预测拼写或将干扰人类思维?


结语: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这些都是大数据时代下的产物,社会进步的证明,我们无从避免。我们只能期待人类不会沦为机器的附属。

黄河连线系太原九州连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