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添加西药,或者医生既能使用中药,又能使用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吗?

行医论道


什么叫中西医结合?结合之后,事实上在逐步抹杀中医。当下,多数中医者都在干这个勾当,相当于自残,残而又残,中医渐弱,这是中医之悲。当今社会还有一种现象,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某种药品的营销商,药品的属性彻头彻尾变成了商品,其目的不是治病,而是昧着良心赚取高额利润,这种情况多数卖药的特别是变相传销的厂家和商家都存在。一些卖膏药的,打着祖传密方或道家密方的旗号,在膏药中添加西药,有的甚至添加了禁用西药和激素,这种药对于筋骨病效果会十分明显。患者多数不懂药性,更不懂病理,显效现象让自己蒙蔽。切不知,这是慢性杀人,病患只是暂时缓解,但潜伏了更大的隐患,日后一旦发作,将是致命的。可是现实中,很多患者对这类药却信之不及,对卖药者还感恩戴德,商家明知是害人毒药,又利用患者的感恩戴德来深化骗局,循环往复打造所谓的品牌。无知的患者多么可悲又可怜,害人的商家又是多么可恨又可杀。目前,国家对中药饮片的制售正在进行严格筛查,但还应该对外用中药同等进行,特别是以变相传销方式销售的药品,应一律封杀。


行医论道


中西医结合并不是中药里添加一点西药,或者医生给你开了西药,再加点中药那么简单和机械。病人得了病,如果只需要服用一种西药就能治好的,为什么非要增加中药呢?而有些疾病西药治不好,服点中医小药即可好转的,又为什么非要加西药呢?

比如感冒后遗留的慢性咳嗽,细菌感染的证据不足,吃抗生素并不一定效果好,而且还容易耐药,看看中医,吃点止咳化痰的中药往往非常有效。又如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明明已经有了可以完全清除或抑制病毒的西药,用西药治疗即可,何必天天吃中药?有时,确实可以中西医结合。比如得了肿瘤,用手术、化疗等西医的治疗后,可能对身体造成很大损伤,再用中药调理一下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盲目和机械地又吃中药又吃西药,不仅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增加副作用。

最近,我修改我们医院一位药师写的稿件,她的临床数据中有一例患者吃了一种叫“仁合胰宝”的药,得了药物性肝炎,发展为肝衰竭,差点丢了性命。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药,于是上网查,结果发现这种被称为“仁合胰宝”的说明书为中药,但实际上其中含有苯乙双胍等违禁药品。还有被国家药监部门通报的维C银翘片,大家都以为这药只是维生素C+中药制成,但实际上其中还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马来酸氯苯那敏(又名扑尔敏)。因收到该药引起的多例不良反应,被通报。

2001年的“梅花K”事件是“梅花K”黄柏胶囊看非法添加的四环素成分,导致多人服用该药中毒住院。2009年的“糖脂宁”事件是“糖脂宁胶囊”中非法添加了“格列本脲”等化学药物,每粒含“格列本脲”最高达12.3mg。如果按照说明书的用量服用,患者一天摄入的“格列苯脲”将高达110多毫克,是正常用量每天15毫克的7倍多,极易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过快,严重低血糖,造成其心、肺、脑功能不可逆的损伤直至死亡。

中药的使用方法也不能硬往西药上套。有一阵,我国把中药制成静脉输液制剂成风,以为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可是,中药的成分那么复杂,几种成分一起输到血管里,过敏反应发生率很高,国家不得不多次通报,修改说明书,限制这些药物的使用。只有像屠呦呦那样,把中药里的有效成分提纯,那才能算中西医结合。把中药生搬硬套地加上西药或按西药给药治疗,那不仅不是结合,而是害人。


蔡晧东医生


不可用,不可取,现在社会就出现挂着中医牌暗使用西药止痛激素药之类,主要是治慢性病症状止痛消肿快,病人抓三剂中药一服下去就有病人想要的效果。


陳榮10


最近方瓜生病了,也不是什么大病,颈椎病而已。这毛病不会死人,但却让方瓜坐立不安。右手麻木,肩膀疼痛,肩夹酸痛,完全不能上电脑写出版社约稿《蚯蚓到底有不有尾巴》。违约可要赔钱的。于是决定去找医生,他是个中医黑,当然只去找西医。西医一番机器折腾后,告诉方瓜:颈椎四五节骨质增生。治法两种:一手术除去骨刺,二牵引一个月可能会好。这中医黑当然用最快最科学的方法:割骨刺。手术很顺利,骨刺割除,症状都好了。方瓜到处炫耀科学的厉害。并大骂只有脑残才用狗屎中医。半年后,骨刺复发,长得更多,西医看了后说:服中药会安全些,再作手术,易伤脊髓,那就只有终身伴床了。这可得了,方瓜马上怒斥西医生:你脑残了,那中药根本无科学依据,只是凭空臆造,治不了病。我要手术。医生当然也只得手术了。手术后,方瓜发现整个人仿佛只有了脑袋,脖子以下感觉不到了。他学科学的,当然知道怎么回事。但医生说:手术的副作用写在说明书上的。


Tuswangzi


中西医结合是指运用中医和西方现代医学相结合,治疗疾病的方法。

现实生活中,不论中医,还是西医,最终结果都是减少疾病,使人健康,延长生命,减少因疾病引起的痛苦。所以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西医殊途同归。

就中医和西医来讲,二者只是观念不同,就像两个人世界观不同,所以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但经过实践活动证明,二者都治疗疾病。中西医结合,就像中国的道教与印度的佛教。

早在建国初期,毛主席曾提出搞中西医结合,几十年来,也取得成功的经验,但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中药中加入西药,或者医生既能开中医处方,也开西医处方。真正的中西医结合是指对于某一疾病,在中西医之间选择最有疗效,最简便方法,使人痛苦最小的情况下,短时间恢复健康。比如在我们这里有个烧伤专科,他用祖传秘方的烧伤膏,涂抹患处,再口服一些普通的抗生素,能使人花很少的钱,短时间减少痛苦。这只是简单的中西医结合。

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当出现一个患者后,对于他的病,能作用现代医学手段,确定病的部位,分析出疾病的种类,再选择用中医或者西医的手段,治疗疾病。比如心痛了,可以通过心电图,彩超,心脏造影,等方法,了解疾病的具体点,从而选择用药,或者借助手术达到治愈目的,随后再口服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

对于某些疾病,尤其是目前为止不能找到病因的疾病,和一些慢性病,能通过中医药缓解疾病的痛苦。比如白塞氏综合征,即反复口腔溃疡口腔疱疹,中医在《金匮要略》中,很早提出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狐惑病,即类似于白塞氏综合症。

中西医结合,是个很大的课题,需要很多医生共同努力,也需要很长时间去实践。


仲夏67612880


我的理念告诉我,原则上中西药不能同时运用,但有些时候也要灵活掌握。急救是西医的长处,但西医只能控制而不能治愈,中医能治愈而且疗效也非常快,所以古时候叫那些名医为王一贴,吴一剂什么的。


吴淼73737286


任何药物的使用必须要有医学理论的指导,否则的话,知道了所有的药方,普通人就会成为良医吗?这显然是荒谬的。中西医结合是理念上的结合,在理念指导之下,会有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情况。我们可以说中西医结合会有联合用药的情况,但不能说中西药混用就是中西医结合。


闲看花开花落92


痛风在古代是富贵病,但现在变成普遍的病,主要是饮食结构改变引起的疾病。在古代由于该病发生的人数比较少,古中医虽有记裁,也有治疗的思路,但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期止痛的方法不多,提供的思路都是慢性期的解决方法。加上中国历史上经常更朝换代,因此中医的资料流失的很多,对此我们要真诚地感谢中医先辈们,没有他们的传承,中医难以流传到现在。

痛风病开始增多的初期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时医院对痛风的治疗办法不多,一般都是西药的止痛消炎药,加上适当的中药外敷。随着患病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医大师通过临床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有效经验,目前痛风治疗,中医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思路,也解除了很多患者的痛苦,治疗的副作用也没有西药那么大。

西药治疗痛风的药物,不外是两种,一是控制尿酸的形成,二是加速尿酸的排出。医生通过检测,假如患者的排尿中,尿酸排量达到了满负荷,就建议采用控制尿酸形成的药物,如别嘌醇片。如果排尿中尿酸较低,就建议患者服用加强排尿酸的药物。患者需要长期服,不能停止,一旦中断服药,尿酸指数是报复性反弹,而且痛风的发作是极其痛苦的,临床上经常见到此类患者。而在服用此两类药物的过程中,身体的副作用视个人身体的敏感度呈现不同的表现。皮疹和骨节发软是比较多见的症状。到疾病晚期,肾,心脏均受到极大的损伤。

治疗方面,结合中国人的体质特点,建议中药治疗为主,急性发作期间,如果的确太痛,可服用副作用很小的布洛芬,配合中药消炎止痛,由中药充当除尿酸,排痛风石的主力军,当中药治疗将尿酸指数回落到正常指标之后,可停药休息,让身体休养生息,注意饮食,定期跟踪尿酸指标就可以了。中医的疗法优势在于治疗过程中,身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可以得到恢复和加强,注重整体的观念,也不会产生副作用。


一切皆在悟


我发现很多人谈中医的问题,都是在谈它“先进”的理念。

中医中有很多的“理念”,你不能说没有道理。比如“天人合一”,强调人的生理活动必须与环境协调;比如“身心合一”,强调生理的因素与心理的因素的协调。比如“整体观”把人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其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外来病邪作用于人体,破坏了人体阴阳平衡,使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各种病变。

中医治病讲究扶正祛邪,调平阴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结就要散,逸就要劳;以平为期,以和为重。最终使阳生阴长、阴阳自和,五脏协调,病自然就好了。

这些理念,都有一些道理,从哲学上讲甚至可以说很有道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都仅仅是一种“理念”而已,现代医学也有这种理念,你必须把大道理转化成小道理、把理念转化成可操作性的东西,才可以使其发挥作用。就好比“为人民服务”这个口号也没有什么错,关键是政策层面的操作,没有操作层面的东西,不过是“正确的废话”而已。

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中医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理念,实现自己的“道理”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一个人视物模糊,现代医学(西医)去诊断,他会检查是否有眼科疾病?比如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等等;是否有屈光不正?比如近视、远视、散光等等;是否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比如脑瘤、脑血管瘤压迫视神经等等。每一种诊断都有清楚而又明确的理论依据,治疗方法当然也就不尽相同。

反过头来说中医,中医讲究“整体观”,讲究“治本”,讲究“扶正祛邪,调平阴阳,五脏协调,病自然好”,OK,这些理念都没有问题。但接下来一旦涉及到具体应用,中医就开始胡乱臆想了。

眼睛为何会出问题?中医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眼睛不好,肯定是肝出了问题,所以治眼要从肝入手。而肝属木藏血、肾属水藏精,根据五行生克,水生木,所以肾生肝,即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补肝同时又要补肾。

这些中医辩证理论,听上去很“整体观”,很高大上,实际上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全是臆想。比如说现实中因为脑肿瘤或脑血管瘤压迫视神经造成的视物模糊,是肝虚还是肾虚?是滋阴还是补阳?

从中医理论本身来说,为何是“肝藏血”,怎么就不是肾藏血、脾藏血?肝藏血为何就“开窍于目”,为何不是开窍于口、开窍于耳?中医认为肾生肝,即肾藏精以滋养肝血,从五行生克上来说,水生木没问题,或者说水属性东西与木属性东西有互相滋生、促进生长的作用也没问题,但中医有何证据证明肾属水、肝属木?

科学以事实为依据,科学讲究证据,而迷信只要求你绝对相信和服从!

面对这些质疑,没有中医能回答出来,他们只会说中医书上就是这么写的或古人就是这么传下来的。那古人又是怎么知道的?科技领先古人千倍万倍的现代科学都不能证明这些理论,那对世界认知极端低下的古人是如何发现的?

推理很简单,就是臆想出来的。 换句话说,你能找出一个不是现代人臆想的,几千年后的科技却证明不了的理论么?

**************

有人说这些东西不是臆想是经验总结。

诚然,中医最初就是源于古人的实践经验总结,比如生病以后吃点什么草药症状就缓轻了;比如说哪儿不舒服按按那儿症状就减轻了。

可后来呢?受易经八卦、阴阳五行等传统化影响,中医在其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主观臆想。

如果说萝卜顺气、冬瓜利尿等是靠尝、靠经验总结出来的,那什么虎骨壮骨、熊胆利胆、红枣补血、黑豆补肾、水蛭活血、穿山甲通络、大米聪耳、蝙蝠屎明目等等等等,我不相信这些玩意也能“尝”出来或通过经验总结出来。

难道某个瞎子偶尔吃了点蝙蝠屎复明了?还是常吃大米的比常吃馒头的耳朵更灵敏?还有“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肝藏血开窍于目”这些五脏归属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五脏化五液理论;以及人体的经络穴位等等理论,又是哪位大师通过什么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谁能说来听听?

**************

退一万步讲,就算中医某些理论是经验总结,可事实告诉我们,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没有科学指导的经验总结往往会走偏。比如中医认为核桃健脑抗衰老,前几年我在云南、山西、河北某些盛产核桃的地方出差,见那儿的人天天拿核桃当零食吃,也没见聪明到哪儿去,也没见他们比别的地方人更不容易衰老。

就拿上面提到的大米来说,中医说大米聪耳明目。 第一,从理论上,中医拿不出任何大米聪耳明目的科学依据;第二,从实践上,南方人天天吃大米,也没见他们比北方人耳朵更灵敏,眼睛更明亮;第三,除了中国中医,没有一个国家科学界、医学界承认大米有聪耳明目的功效。无论是理论、实践应用、还是世界普遍认知,都能证明“大米聪耳明目”就是胡说八道。对此中医无法解释,他们只能用比如“中医肾不是西医肾、中医脑不是西医脑,中医的眼不是西医的眼”等苍白的的理论去敷衍。

所以说,想做到和能否做到是两码事,光有“正确的理念”是不行的,你必须有一套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来帮你实现自己的理念。而中医理论,不过是打着“天人合一”、“身心合一”、“整体观”等旗号,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采用取象类比的方法,进行胡乱意淫罢了。

实际上,阴阳五行也好,中医理论也罢,都是理论上可以自洽,实际上无法操作,因为它这些理论经不起严密的实践检验,因此只能采取类比,附会等方法来解释一切,结果问题就越来越多,更别说指导实践了。

当然了,瞎猫有时也能碰上个死耗子,中医理论偶尔也能有蒙对的,但只是极少数而已,其大多数都是无效又滑稽的东西。

**************

中医为什么强调整体联系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限于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中医缺乏了解细节的能力。中医不知道细菌,不知道病毒,对微观世界没有认知,只能从宏观上去解释一些东西。比如说吹了冷风、着凉了后,身体出现不舒服的地方,中医想当然的就认为是风寒侵体。

而现代医学有能力研究生命过程的细节,同时又将这些细节组合起来,这才能真正的把握整体。

比如说一个人腿脚不便,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治疗无非就是舒筋活血,活络经脉等等。

而让现代医学来诊断,一定是通过细致的检查判断其病因如何。如果是局部的肌肉、骨、韧带的因素造成的,通常是以局部(腿脚)的治疗为主;如果考虑是神经源性的因素,病变部位可能在脊髓或脑,治疗手段就要作用于腰或头;如果是血管因素,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必须考虑全身有无病变,是否与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有关,可能就要治心或胰等;这样的考虑还有很多很多。

中、西医哪个说法更准确更科学,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

中医粉面对反中医的文章,基本上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大体意思是“中医有很多东西确实是科学解释不了的,但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发展到今天,对世界的认知无异于管中窥豹。面对宇宙奥秘,人类是极其渺小的,太多事情无法用科学来证实。”

这种说法其实是很搞笑的。既然太多的事情无法用科学解释,那我们该怎么办?努力发展玄学?发展阴阳五行??

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满世界都在学习着科学、用着科学、研究着科学,大家日常生活中享受着科学带来的一切,对科学称赞不已,很多人喊着要抵制戏子,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可一旦遇到中国传统的东西,却又反过来质疑科学了。

人类对世界认知确实是窥豹一斑,但这窥豹一斑还是因为有科学。没有科学,人类连窥豹一斑都不能。没有科学,恐怕我们现在还认为打雷是老天爷发怒,雷公电母在施法;没有科学,我们可能现在还认为月亮上有冷寒宫,里面住着嫦娥和玉兔;没有科学,我们可能现在还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整个宇宙以地球为中心。

就因为人类是极其渺小的,所以我们才要努力发展科学,只有科学,才能帮我们正确的认知这个世界。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习研究科学,没听说哪个国家和民族学习阴阳五行和易经八卦的。几千年来,阴阳五行为中国造出一个螺丝来了么?抛弃阴阳五行,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么?

正如科学的特点所说,科学不是真理,但科学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科学当然不是万能的,但科学在不断发展,向前发展,很多东西如果现代科学都解释不了,我们凭什么相信几千年前生产力和科技比现在落后很多的古人能解释了。

如果说科学不够发达,无法解释虎骨壮骨、熊胆利胆、红枣补血、黑豆补肾、水蛭活血、穿山甲通络、大米聪耳、蝙蝠屎明目;无法解释为什么肝藏血开窍于目,肾藏精以滋养肝血,那落后的古人又是怎么知道的????推理很简单,中医粉来说!

**************

第二种说法大体意思是“中医如果没效为何会有那么多人用,没效为何我叔叔大爷七大姑八大姨得了某某病,就让中医治好了,我小时候怎么怎么样,也让中医治好了。你怎么解释?”

我们经常听到关于中医的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人们应该注意到,所有人在说中医能治病时使用的都是同一个方法,这就是举例证明。比如说,某某电视台记者患中风在国外不治,回国用中药起死回生;某某人的小姨子得了一种怪病,西医束手无策判死刑,靠中医妙手回春等等,却很少听说比如中医成功攻克某某疾病。

中医粉对西医治好的,而中医治不好的很“理所当然”的选择了闭口不谈。看来“西医只报道失败案例,中医只报道成功案例”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医并非人类社会中唯一的传统医学。史书上有各国人民使用传统医术治病救人的记载。例如,古代印度也有使用草药救治无数病人的记录,欧洲人的书上记载了使用基于“体液说”的放血疗法拯救无数患者的神奇故事。甚至在今天非洲的某些部落里还流行着用跳大神来驱除病魔的习惯。那里的部落酋长们说,跳大神很验灵(不灵验不会有人用)。

既然各国人民自古到今有这么多的治病救人的奇效良方,为什么却不被纳入今日的主流医学西医呢?这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现代医学对于医药的“有效性”的认识。

感冒了,喝了一杯板蓝根冲剂,三天后好了,到底是板蓝根的疗效还是人体的自愈?不用随机双盲测试谁也不知道。不能因为吃药在前病好在后,就认为这两个事件有因果关系。再比如腰疼,贴了一剂“虎骨麝香止痛膏”,第二天“仿佛”好了一点,“仿佛”不痛了,都是很主观的一种感受,特别是有些作父母的,为了怕子女花钱,为了怕子女不放心,痛也说不痛。再比如中风后遗症,口角下垂,流口水,腿脚不利索。针灸一段时间后,情况好多了。但你怎么就知道是针灸的作用?如果不针灸,多揉一揉捏一捏,就一定不会好转?我记得欧美发达国家在中风后遗症的恢复上,是领先中国的。

所以,要说中医有效,决不能光用例子来说明,必须拿出严格的临床试验结果,要能够在成百上千个临床试验中被重复。你可以举一万个例子说明中医有效,但我只需要你拿几百个病人做的双盲试验的结果出来。

可惜,中医不敢,中医不怕举例子,就怕双盲试验。中医大夫们一提起大规模双盲试验就胆战心惊。他们不愿也不敢面对科学方法来接受检验。这是中医的致命之处。所以中医必然和其它国家的许多传统医学一样被排除到今天的主流医学之外。

如果光用举例子的方法,我们不光可以证明中医有效,甚至可以证明世界上所有巫医、算命先生、气功师、看面相先生、风水先生、占星术者都是有效的。但只要几个小小的科学试验就可以将所有这些骗术戳穿。


霜叶之枫


中西医结合一直是一个概念,并没有中西医结合的!

现在主流的中西医结合,无非就是西药治标,中药治本,西医检查,中药治疗,其实这个说穿了,仅仅叫做中西医配合,并没有结合。

真正想结合,一定是在根基上就有结合,基础理论就有结合,比如中医和易经,共同的基础理论就是阴阳五行,然而西医在根本上就已经否定了中医的基本,甚至连疗效和预后标准都不一样,根本谈不上结合。只是开明人士愿意中西医配合治疗而已,中西医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